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資安、生技...台股4大族群逆勢突圍!一張圖看:第一季23檔營收高成長股清單

資安、生技...台股4大族群逆勢突圍!一張圖看:第一季23檔營收高成長股清單

2020-04-15 11:01

第一季營收出爐後,正是投資人檢視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口袋名單時機,《今周刊》篩選出第一季營收逆勢成長的個股,提供投資人汰弱留強。

台股歷經每年11月中旬後4個半月的「財報空窗期」,3月底到5月中可說是最密集的財務資訊發布期。繼年報率先公布後,緊接著是第一季的營收與獲利。

 

不過,台股因受到新冠肺炎(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第一季的總經環境包括油價、失業人數的慘烈情形,都超越金融海嘯,基本面數據也都乏善可陳。

 

疫情雖然嚴重影響全球各地資本市場,不過,近期台股表現反倒「強強滾」。台股從3月的低點8523點到如今收復萬點,漲幅超過17%,且很多個股都有收復月線的跡象。市場上出現不少看到台股近期走低,想要進場投資的小散戶。根據券商統計,2月新開戶的人數將近14萬人,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儘管台股指數重新站上萬點,但若是買到業績不如預期的個股,也難保不會出現「指數收復、股價走低」的窘境。因此,在這種經濟環境下要慎選不畏疫情影響,第一季基本面強悍、逆勢成長,第二季展望不差的績優股,才是最重要的股市生存法則。

 

《今周刊》根據去年年報及第一季營收,挑出今年第一季營收年增率與季增率雙雙成長、且股價已經收復月線的績優股,再搭配第二季營收預期富有潛力的類股,歸納出4大投資族群,供投資人參考。

 

半導體產業〉台積電強勢、記憶體增溫

 

從分析篩選出的個股中,第一季營收表現最好的是半導體產業。龍頭股台積電(2330)今年第一季合併營收3105.97億元,年增42%,創歷年同期新高,並超越首季財測3079.7億元的目標。在台積電的強勢帶領之下,可以看出今年第一季半導體的營收表現不受新冠肺炎影響,包括台灣晶圓代工廠二哥聯電(2303)第一季營收也年成長超過2成,創下歷史新高。

 

要多少錢才夠第三人生所需?

 

作養老金規畫時,必須要想好3件事,一是幾歲退休、活到幾歲; 二是你想過什麼樣品質的退休生活,計算出退休後每年所需花費的總金額是多少;三是準備好退休後所需的醫療保險。

 

如果你正在準備自己的退休金,可按資產分配「50、30、20」法則, 將 50%收入用在每月必要的生活開銷,30%用於投資理財,剩下20 %,一半用於保險,另一半保留彈性運用的空間。如果你已退休,退休金加上被動收入最好要能支應每月支出,就能達到不為錢煩惱的境界了。

 

你有計算過每月支出是多少錢嗎?彰化銀行推出的養老金/退休儲蓄試算表,非常簡單好用, 你可以上彰銀網站輸入資料(可將保險金和負債每月攤提,放在其他支出的項目),看看自己需要存多少錢才夠養老(預設通貨膨脹率為每年2.3%)。下表以今年55歲、希望65歲退休、活到80歲的人試算,每年支出近50萬,養老金需要近1000萬,每月要存160,875元,但若把年齡降到從45歲開始存退休金,每月只要存50,968元。

 

(圖片來源:《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寫給準老人的30篇優老計畫》)

 

這個試算表告訴我們退休金越早準備越好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要維持每月32,000元的生活水準,外加每年10萬元旅遊預算,必須準備1000萬才夠養老,而且這還不包括大筆醫療開銷。


大筆醫療開銷則建議由保險支應。時代在變化,舊型的癌症險多半是針對住院、手術、身故理賠,隨著醫療的進步,住院的天數大幅降低, 化療或微創手術等都不需住院,「住院醫療險」其實不用買太高,最大開銷反而是出院後的照顧費用,此時更需要的是「失能照護險」這種按月或按失能程度給付的保險金。

 

不管是「手術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最好能負擔健保以外的自費項目,才能讓保障更全面,因此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對於高自費額度的理賠通常較占優勢。如果你擔心買的醫療保險「過時」,不妨找保險專家諮詢。

 

 

作者簡介

萬子綾博士、黃淑君、楊婷雅、蔡麗瓊、楊香容、鄭惠文

作者群同為五、六年級生,擁有多元身分與專業,包含失智症治療教學專家、心理諮商師、職涯發展師、銀髮人才職能訓練及媒合專家、成人教育訓練講師、長照管理發展師……等。

撰寫本書的初衷源於想讓自己與家人放鬆僵化的關節與心結,坦率面對老年的變化、擺脫老後失能的憂鬱、遠離失智海嘯的衝擊,並期許透過優老計畫的養成減輕長照壓力,使照顧者喘息、被照顧者獲得心靈快樂與尊嚴。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希望老後的我,看起來還不錯!寫給準老人的30篇優老計畫》

延伸閱讀
台股對利空出現抵抗力》把握8年來大跌的機會 這4檔高殖利率個股值得留意
台股對利空出現抵抗力》把握8年來大跌的機會 這4檔高殖利率個股值得留意

2020-04-13

台股觀察》下跌後的反彈修正 政府及法人有默契「守住萬點」?
台股觀察》下跌後的反彈修正 政府及法人有默契「守住萬點」?

2020-04-10

把買口罩當成闖關遊戲、地圖APP找「寶物」...欣賞台灣科技的軟實力!以愉悅的姿態,就能優雅地活著
把買口罩當成闖關遊戲、地圖APP找「寶物」...欣賞台灣科技的軟實力!以愉悅的姿態,就能優雅地活著

2020-04-09

台灣先生谷月涵:台股要再大跌機率不高,疫情過後看好這些產業
台灣先生谷月涵:台股要再大跌機率不高,疫情過後看好這些產業

2020-04-08

抗SARS經驗17年磨一劍 台灣生技業要打重要一役
抗SARS經驗17年磨一劍 台灣生技業要打重要一役

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