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經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從金融海嘯過後長達11年的大多頭,到現在幾乎全球的股票交易市場都跌破年線,即使台股在這一波疫情中相對抗跌,但是仍在3月歐、美相繼淪陷,確診病例大幅增加後也正式跌破年線大關。
目前因為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已經有不少投資人摩拳擦掌,準備趁股市低檔「抄底」進入股市。
股市恐慌性的賣壓不見得代表企業的基本面表現不佳,在撿便宜之前,要注意的除了價位,還有股價反彈的動能,其中一個觀察重點就是公司的基本面,上市櫃公司公布的每月營收,是基本面的資訊之中,相對領先的指標。
由於過往農曆年經通常在1、2月之間,常常會影響到台灣、中國的工作天數,通常前兩月的營收一齊分析才比較有意義。所以《今周刊》以今年前兩月營收創「歷史新高」的企業,搭配去年前3季有賺錢(EPS為正數)篩選出表格供投資人參考。
公布今年前兩月的財報過後,根據證交所統計,今年前兩月上市櫃公司營收共4.73兆元,較去年同期衰退約4,236億元,年減8.22%。
即使因為一、二月份中國部分地區的停工和延遲復工,仍然超過400家上市櫃公司前兩月營收逆勢成長。若是跟歷史數據相比較,仍然有超過100家上市櫃公司前兩月營收為歷史同期最高。
以產業來區分,上市的半導體與防疫相關生技產業營收逆勢成長;而上櫃的半導體業、貿易百貨及電子商務業,營收也能抵抗疫情。
在這之中,半導體產業最強勢,佔了近四分之一,高達25家。其中又有13家是IC設計產業,佔半導體產業超過半數。
為什麼半導體獨強?主要是因為今年中國為加速布局5G網絡,全力衝刺5G基礎建設及相關週邊產品及應用,讓台廠IC設計業者大啖訂單。即使在疫情持續蔓延之下,5G相關晶片訂單量仍然維持高產量,是現階段客戶需求沒有動搖的電子產業。
加上先前受肺炎疫情影響,延後復工的企業,目前在中國的營運據點大多已經陸續復工,需求面無虞,若供給面產能逐漸恢復對半導體產業也是利多。
再來,疫情之下的受惠者免不了生技業,不管是醫療耗材、藥品抑或是藥局通路,營收都大有斬獲。除此之外,金控、銀行股也都是不畏疫情襲擊,前兩月的營收相對不受疫情影響的產業。
比較特別還有因為加強隔離、減少人與人接觸所帶起來的「宅經濟」。例如網家(8044)的PCHome、富邦媒(8454)的MOMO以及物流運輸的宅配通(2642)等電商相關產業,也都受惠於疫情,在今年前兩月創下營收新高。
上櫃計程車業大車隊(2640)也是同樣概念,雖然運輸業整體都有受到「不出門」的影響,不過在減少「人與人接觸」的概念之下,計程車業受損害的程度就公共運輸那麼大,尤其是在品牌效應之下,早在疫情一開始就帶入防疫SOP的連鎖計程車隊自然成為乘客的首選,所以即使消費者出門的頻率降低,大車隊前兩月營收都能逆勢成長。
後續追縱這些企業的2019年第四季財報及第一季營收,疫情控制之後,說不定有機會從這些有基本面支撐的企業開始漲。
當然,前兩月營收的是過去的數據,當時更還沒有遇到疫情蔓延至歐美的影響,所以未來不見得仍然會保持好成績,短期供需都趨向緊縮的情況下,投資人還是需要避免只單看同一項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