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巴菲特破天荒買入ETF,意味著什麼?標普500指數 vs 波客夏股票,未來哪一個賺更多

巴菲特破天荒買入ETF,意味著什麼?標普500指數 vs 波客夏股票,未來哪一個賺更多

99啪

聰明理財

shutterstock

2020-02-19 11:25

波克夏最近公布去年第4季最新持股,個股增減都有,但最有趣的是,竟然開始買進標普500指數ETF(VOO及SPY),很多人好奇,就連巴菲特也開始指數投資?

 

標普500指數是衡量投資績效最常用來比較的指標,至於股神巴菲特所掌管的波克夏公司則是最成功知名的案例,很多人會拿兩者做比較,那麼未來投資人該選擇那一個?

 

有一位非常資深的波克夏股東,曾提出過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從賭城連贏到華爾街的天才數學家,《他是賭神,更是股神》一書的作者—愛德華.索普。

 

 

他在書上提到,他在1983年後,開始以每股982.5美元(約合台幣29,596元)首次買進波客夏A股,並且持續加碼,長期持有,經過30多年後,今年一月中波客夏A股股價為340,706美元(約合台幣10,263,267元),得到非常驚人的報酬。

 

此外,他早在1968年就已認識巴菲特,並曾受邀至他家中打僑牌,之後還在2003年參加波克夏的股東會,並且會後與巴菲特及蒙格共進午餐。

 

相信波克夏的投資者,應該很少有人跟巴菲特有如此長久與密切的關係,他的見解自然很值得參考,那麼,他對於兩者未來的表現怎麼看呢?

 

首先,他認為隨著波客夏資金的成長,巴菲特擊敗標普500指數的機會,正如自己預期的正在減少。

 

他列出一張表,從1980至2016年分為四個時期,每10年當一個區間,比較兩者的報酬率,最右一欄則是波克夏A股每年的優勢。

 

圖表中可以看出波克夏的優勢正逐漸消退,從17.77%、9.21%、4.01%、降至0.03%。事實上,假如將最後一段期間更新至2020年,波克夏已經落後大盤。

 

 

 

另外他指出,假如未來巴菲特不再管理波克夏時,股價上漲機會將會更不確定,就算他繼任人選很優秀,但股價還是可能會大幅下跌,或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最後,他曾以捐出波克夏A股的方式贊助公益活動,當對方需要撥款時就以轉換B股的方式賣出,來籌措所需資金,不過他交待,假如未來離開人世,剩下的股票要自動轉為追蹤標普500或美國全市場指數的ETF,如此作法,原因應該也是如前所述。

 

至於巴菲特本人的看法,之前曾有記者問過他類似的問題,他的回答我記得很保守,並沒有正面回覆,只說依然跟大家推薦標普500,但假如投資人想要打敗大盤的話,波克夏可以提供最好的機會。

 

該選擇標普500指數或波客夏股票?

 

 

這個問題,兩邊各有擁護者,並沒有標準答案。

 

不過很多朋友選擇波克夏的理由是稅務問題,因為它不發股利,沒有預扣稅30%,複利效果更好。

 

但我認為投資思考要有體系及先後順序,稅務問題不該是首要考量重點,最優先考慮的,應該還是未來波客夏打敗標普500指數的機率大小,因為那才是問題的核心,未來影響績效最大。

 

假如你認為未來機率仍大,那當然選擇會投資波客夏,假如認為機率小,那或許就會選擇標普500指數。

 

至於選擇標普500指數後會面臨的稅務問題,再去思考解決方案。

 

比如英股就有一檔知名的標普500指數ETF(CSPX),同樣不配息,股利會自動複利再投入,預扣稅只有15%,加上標普500原本殖利率就不高,應該可以將稅務問題的影響減到最小。

 

另外嚴格來講,假如要比較績效的話,因為波克夏是不配息,應該要跟SP500的總報酬指數比才比較精確(代碼是^SP500TR)。

 

假如將SP500TR、SP500、BRK-A三者績效來比較,過去20年或是更長期間,波克夏確實大幅領先其他指標,但拉近至15年,波克夏已跟SP500TR的績效差不多。

 

至於過去10年,三者績效分別是SP500TR(254%)、SP500(189%)、BRK-A(179%),波克夏已落後其他二者。

 

 

所以可以看出結論還是,巴菲特擊敗標普500指數的機率,正逐漸在減少中。

 

不過還是老話一句,過去只是參考,未來績效誰能勝出,就留待將來驗證了。

 

作者簡介_99啪

法律系畢業,高考及格,歷任公職10餘年,因年金改革自學投資,40歲財務自由辭職,現為專職投資人、財經作家、講師,著作「沒有18%我靠股票打造自己的鐵飯碗

 

本文獲「99啪的財經筆記」授權轉載,原文出處1原文出處2

.

※ 本網站及作者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及投資結果。

 

一直抱有進修念頭的邱詩瑜,有一天在上網備課時偶然看到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的進修課程,「當時一看到『聲譽管理』,覺得這就是我要的。」她進一步瀏覽進修課程內容簡介,發覺聲譽管理在台灣還是個非常新穎的概念。「到現在為止,台灣對聲譽管理的討論還是非常少,在形象管理的理解上相對狹隘。」

 

為了深化禮儀的概念和運用,邱詩瑜毫不猶豫地報名了進修課程。2014年暑假,趁著學校演講邀約的淡季,她飛往丹麥,進修「企業聲譽管理」與「行銷策略」,正式展開進修之路。

 

禮儀x商管x行管=無可取代

 

原本英語就不錯的邱詩瑜,到了哥本哈根商學院上課更是如魚得水,上台簡報、撰寫報告都不成問題。「語言能力好,幫助我更快搜尋到想找的資源。」商學院的進修經驗,讓邱詩瑜懂得「從企業的角度運用禮儀的專業」。爾後受邀到企業講課,她會先了解公司的工作程序、培訓員工的目的,從而設計較符合企業需求的形象管理方法。

 

她以某知名進口汽車的企業培訓經驗為例,企業方認為只需培訓好員工的禮儀,便能減少與客戶的衝突。「但我會去找出問題的來源、研究德國原廠的標準作業流程是什麼,再把國際禮儀融入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從根本上解決客戶問題。」

 

為了研究標準作業流程,甚至必須閱讀英文原廠資料,「因為翻譯後的資料,往往會與原意有出入」,她解釋,並表示進修課程讓她對禮儀的應用,上升到聲譽管理的層次,「或許這是我和其他講師不同的地方,因此能不斷接獲企業演講邀約。」

 

針對進修領域的選擇,邱詩瑜建議,要選自己最有興趣的領域,「別跳脫原本的專業,要有延伸、關聯性」。例如她選擇再到中國南開大學進修,是因為她在丹麥進修時發現,丹麥政府會補助企業人士到中國學習東方禮儀。「禮儀不會永遠一成不變,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未來的國際禮儀將會融合更多中式文化。

 

觀察到這個趨勢,為了使禮儀的專業與時俱進,邱詩瑜決定前往中國進修、了解當地文化。到南開大學進修管理學後,雖課程偏重討論行政管理,但她發現從政策的高度學起,是最快了解中國企業管理邏輯的方式,也意外涉獵政府管理的背景知識。

 

當你跨足越多領域,中間產生的交集越強,這項能力就越無可取代。」邱詩瑜以「禮儀」為核心領域,結合企業管理、行政管理等不同背景,不斷強化自身專業獨特性,常保不被取代的能力,讓競爭力屹立不搖。

 

分析優先順序 精準利用時間

 

在職進修不僅需要決心,如何兼顧工作、生活和家庭,還能抽空準備進修的報考科目和課業,更考驗時間管理的功力。對此,邱詩瑜認為「懂取捨」很重要,「以前幾乎每天、早中晚都可以各安排一場演講,但在準備考試之際,就必須推掉一些邀約,一個月只排兩、三場演講。」除了工作,她也盡量減少一般飯局活動,「因為一旦你出門,消耗掉的就不只是時間,還有體力。」

 

維持健康的生活,是有效運用時間的先決條件。「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若失去健康,什麼事都做不成。」邱詩瑜強調。為了保持健康,她作息規律、嚴格分配時間,「扣掉一天八小時的睡覺時間,剩下的16小時分配給工作、生活和進修,每個面向就只有五小時。」深知時間珍貴,邱詩瑜把握一天當中思慮最清晰的時刻,每天凌晨四點到六點起床讀書。她也善用工作空檔或任何零碎時間,完成課業或日常工作。例如在高鐵、捷運上,邱詩瑜會閱讀隨身攜帶的資料;想買一雙高跟鞋,就規畫好兩場不同地點的演講,在途經的百貨公司買鞋。

 

因為在職進修,邱詩瑜認為自己更懂得分配和運用時間,「不只對工作有幫助,也會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分析人生不同面向的優先順序,學會取捨,才能往前邁進。」她也勉勵,在工作上遇到瓶頸、難以突破時,不妨化阻力為動力,及早規畫和準備,透過在職進修「充電」,幫助自己走得更遠、更穩。

 

About邱詩瑜

出生:1979年

現職:國際禮賓親善協會理事長

經歷:文官學院公務禮儀講師、2017臺北世大運志工培訓講師、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校園講座講師、Acer宏碁集團外聘講師

學歷:佛光大學生命學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學士

專長:國際禮儀、美姿美儀、形象塑造、企業服務SOP制訂及訓練

 

工作忙到沒時間進修?邱詩瑜用這招!

 

- 方法:赴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修習「企業聲譽管理」、「行銷策略」課程;赴中國南開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班

- 優勢:取得學分、學位;課堂上與教授互動,學習更深入

- 如何不被取代:發展多重領域,並與專業結合

- 擠時間策略:早起兩小時、善用通勤時間或演講空檔、婉拒邀約

 

 

本文選自《English Career》第63期

延伸閱讀》公開台灣企業語言要求 近8成語言條件是英語

 

圖說:邱詩瑜觀察到國際禮儀發展趨勢,選擇赴中國南開大學攻讀管理學博士。(照片提供/邱詩瑜)

延伸閱讀
一個舞蹈家用9萬元,18個月在股市淨賺6千萬:普通散戶如何用「箱型理論」賺大錢
一個舞蹈家用9萬元,18個月在股市淨賺6千萬:普通散戶如何用「箱型理論」賺大錢

2020-02-17

小女警月薪6萬該怎麼投資?陳重銘:這樣買0056,2年後年領10多萬股利
小女警月薪6萬該怎麼投資?陳重銘:這樣買0056,2年後年領10多萬股利

2020-02-17

巴菲特25年來推薦了14次的投資法:指數化投資
巴菲特25年來推薦了14次的投資法:指數化投資

2020-01-02

巴菲特:我一生99%的財富,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
巴菲特:我一生99%的財富,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

2019-12-02

孩子到底該「窮養」還是「富養」?巴菲特、洛克菲勒這樣做,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孩子到底該「窮養」還是「富養」?巴菲特、洛克菲勒這樣做,打破富不過三代魔咒

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