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不斷湧入中國金融市場,在第三季,外資持有A股市值接近1.8兆,成為僅次於散戶的第一主導力量,這到底會產生什麼變化?看看台灣股市過去以來的經驗,就可以窺之一二。
中國金融市場在過去一兩年,每逢週五收盤後就有大消息,一行三會幾乎周周有新政策,習以為常之際,這一次的周末假期前送上的是個國企的債務地雷,北大方正一筆20億短期債務到期跳票,骨牌式反應,旗下上市公司的股權被司法凍結,債信評等大幅滑落,未來一年內到期債務230多億元也令人擔心。北大方正旗下多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大約3000億人民幣,都要受到牽連。
北大方正這顆雷,不意外。本專欄此前談過中國影子銀行問題,消弭影子銀行、虛胖債務是本屆政府在金融市場發展裡第一優先的,現在市場對於地雷的消化能力更強了,北大方正根正苗紅,它都能爆雷,政府也沒打算理他這爛攤子,我覺得這是好事,一方面市場的抵禦能力強了,一方面政府處理影子銀行問題還算從容。
讓扭曲的債務消退,但是陸續到期的錢要往哪裡去呢?政策上是有意識、有節奏地將資金引到股票市場中,中國政府經過多年學習發現,讓資本市場壯大對共產黨政權極為有利。A股市場開始進入一段比較長期、平緩的正常牛市。
我們先前一直提醒專欄讀者要注意外資在A股帶來的結構性改變。目前A股已經進入下一個里程碑。最新數據裡,QFII持有A股的市值已經要超過公募基金了。
2019年外資持續增持,外資流入A股主要通過「陸股通」和「QFII/RQFII」兩個渠道,截至今年第三季,外資持有A股市值已接近1.8 兆,超過私募的1兆、超過保險加社保基金的1.5兆、超過券商資產管理的1.7兆,接近公募的2.1兆權益规模。現在就可以鐵口直斷,外資會在2020年超越私募、公募、保險、社保、券商,成為中國股市中僅次於個人散戶的的第一主導力量。
而這會帶來什麼變化呢?
機構化、國際化趨勢下,定價權也隨之轉移,產業龍頭的投資價值會更為突出。市場愈來愈關注企業的ROE(股東權益報酬率)、資產負債率、配息率等實質指標。美國股市中,龍頭企業相比非龍頭PE(本益比)溢價63%,而現在A股龍頭相比非龍頭PE溢價僅為10%,A股定價體系改造後的結構很令人期待。
A股定價體系的確正在向ROE定價體系轉變。隨著外資的不斷流入,市場機構化趨勢日趨明顯,以長期邏輯為代表的資金注重偏長期競爭優勢的ROE等估值指標;另一方面,2017年以來中國經濟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供給側改革、去槓桿、貿易戰等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導致整體市場環境處於長期底部區域,從而使得各行業中已經具備競爭優勢的頭部公司會佔便宜。
當外資占比增加後,還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為給老外賺太多了,說外資很會賺聰明財,其實攤開來看,哪裡有特別聰明,反而還笨笨的,外資老老實實照教科書做,因為考核期較長,不像本地的基金每周小考、每月段考,所以外資拿得住,能夠賺到長期的錢。這故事,在台灣已經上演過了,現在本地的機構投資者,也開始追蹤外資的重倉股。
中國政府和民間已經學會如何在金融市場裡募資,北京的金融監管官員們常常說,美國之所以強大,就是直接融資做得成功。所以現在本京政府每周一新政的勢頭,朝向是降低影子銀行、解決間接融資的薄弱定價能力,引導資金朝向資本市場。證監會最新的文件,再度發揮宏觀調控角色,宣告大家,申請股票型基金,加班一周內就批給你,讓你趕快到市場上拿錢去,至於要申請新的債券基金,就邊上站,慢慢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