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消費曾被評為「沒有自制力的表現」,但若習慣於「不勞而獲」,絕非上策。
以購屋為例,貸款使許多家庭注意理財,財務上的紀律反而讓人更加上進。
你可能聽過以下言論:借錢花是愛享受但沒有自制力的表現,尤其是如果年輕時就借錢消費,長大時,那怎麼得了⋯⋯。
來看個真實故事:劉教授在一所大學歷史系任教,他來耶魯訪問期間,向我說了他小舅子的故事。幾年前,劉教授的小舅子小王結婚,要花一百二十萬元人民幣(以下同)買間四十五坪的房子。小王和未婚妻都在金融業,兩人年收入總共為十八萬元,手頭上的積蓄有三十萬元,所以,要買房還缺九十萬元。這九十萬元要怎麼湊呢?
一種可能是小王從銀行貸款,若以三十年為期、年息五%計算,小王今後的月付額大約四八三二元,每年支出不到六萬元。雖然付得起,但會花掉小王年收的三分之一。
眼前利益破壞友好關係
不過,小王和未婚妻不願意貸款,他們向父母說,貸款會讓他們剛成家就背著還款包袱。小王的父母想想也是,正好他們已退休,有六十萬元養老用的積蓄。小王父母拿出六十萬元,劉教授貢獻了全部積蓄的二十萬元,另一位親戚出了十萬元,讓小王順利買房。
小王的故事似乎是皆大歡喜吧?算不算典型的中國式安排?
當然,劉教授小舅子的故事對華人來說,很習以為常,只是這種安排改變了小王大家庭的關係和性質。
第一,劉教授本人現在一想起這事就生氣,作為歷史學教授,自己的收入並不高,二十萬元積蓄是他當時所有的錢。加上自己的房子也不過二十多坪,憑什麼得將所有的積蓄供小舅子買間四十五坪的大房?
從那以後,提起小舅子,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積蓄,而不是與小舅子的感情,況且那筆錢也讓劉教授跟夫人的關係變得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