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還是來了!9月1日起,川普正式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15%關稅(手機、筆電等產品延至12月15日開始課徵),加上美國長短期債券殖利率出現倒掛現象,一時之間,「熊市」聲音不絕,日本野村證券甚至預測美股會重現2008年的「雷曼式崩跌」(Lehman-like)。
市場的恐慌情緒,從「行為」就可以表露無遺,例如黃金從第二季最低點的每盎司1265.8美元,一路漲到1554.6美元;美國公債在資金狂買下,殖利率也紛紛走低(即價格大漲,兩者呈反向關係),像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去年底的3.24%降到最低1.47%,而目前全球公債市場裡,有3分之1、近17兆美元的公債已經淪為負利率,代表資金已經不計代價急著避險。
恐慌情緒蔓延——黃金和公債等商品成為資金避風港
圖檔來源:goldlegend.com
圖檔來源:財經M平方
從投資歷史來看,當眾多資金盲目地追逐某個目標時,不是代表泡沫近了,就是離高點不遠,畢竟「人多的地方必出事、熱門的商品不便宜」。雖然黃金和公債等避險商品是否到了高點,需要一段時間回頭看才能確定,但至少股神巴菲特沒跟大夥一起「湊熱鬧」。
不僅如此,根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底報導,巴菲特經營的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公司,還準備9月在日本發行額度超過1,000億日圓(約9.39億美元)、五年期以上的債券。這是波克夏有史以來第一次發行日圓債券,眾所皆知,日本早已進入「負利率」時代,因此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將會很低很低。(編註:9月6日最新消息,計畫籌資4,300億日圓,約40億美元)。
當市場瘋狂「買進」債券時,這位老先生卻選擇站在對立面,準備「賣出」債券,背後盤算是什麼,引人好奇。不過以巴菲特超過50年的成功經驗來看,只要借到的便宜資金,能夠找到比支付債券利息還要高的投資標的,來進行「套利」,或者等到債券走空後再贖回,最終贏家就非他莫屬。
事實上,當市場利率愈走愈低、甚至是零利率時,對巴菲特來說,應該是「天大的喜事」。2017年3月道瓊指數二萬點之際,他曾公開表示,假如未來10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直維持在2.3%(當時的情況,現已降至1.5%附近),沒買股票的人肯定會非常後悔,因為他預計道瓊指數有機會上看10萬點,而如果市場一直停在零利率,股票的本益比將上看100倍或200倍。
巴菲特也曾比較道瓊指數在1964年至1998年之間,前面17年和後面17年的差別,來證明利率走低的好處。
在1964-1981年的第一個17年期間,美國GNP(國民生產毛額)增長率高達373%,但道瓊指數卻只從1964年初的874點,小漲到1981年底的875點,幾乎原地踏步。
而1981-1998年的第二個17年,美國GNP增長率只有177%,不到第一個17年的一半,但道瓊指數竟然從875點,飆漲到1998年底的9181點,漲幅近10倍,成就難得一見的大牛市行情。
1964-1981年期間美股走勢和經濟出現背離 關鍵原因是「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為何用GNP而不用現在普遍聽到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是因為早期主要國家都用GNP做為估算經濟成長的基礎,然而隨著GNP裡的「國民在國外所生產的勞務及最終商品價值」項目難以估算,才逐漸改為有「屬地主義」味道的GDP。
只是道瓊指數在兩個17年之間的走勢,和經濟成長表現出現「背離」情況,究竟原因為何?答案就是:利率!
股市多空看法都是雜音
「利率」才是投資人應該留意的重點
比較這兩個17年的長期債券利率變化就可以一目瞭然。第一個17年期間的利率是從1964年底的4.20%,一路走升到1981年的13.65%,這是因為1970年代發生了石油危機,發生停滯性通膨,聯準會主導利率飆升,想當然爾,投資人寧可買債券也不想去買風險較高的股票。
至於第二個17年期間,利率反而從13.65%一路走跌到1998年的5.09%,於是資金紛紛棄債轉股,加上新科技興起帶來的網路美夢,為股市帶來長期的榮景。
以1964-1981年的例子來看,在巴菲特的腦海裡,利率升降對股市的影響,遠比經濟成長還要來得重要。
由此可知,貿易戰或債券殖利率倒掛,並不在巴菲特的警戒雷達上,今年以來他對外的所有訪談,都再三表明這些因素並不會影響波克夏的投資組合,強調「我今天持有的股票,會和上週一樣」,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波克夏帳上坐擁千億美元現金,卻一直沒有「大象級」的收購機會。
其實早在今年第一季的時候,美國長短期債券就已經出現殖利率倒掛的現象,市場對經濟衰退的質疑聲一直此起彼落,巴菲特當時認同景氣有放緩的跡象,但「一點也不擔心」,不認為會嚴重到衰退。他甚至表示,「利率愈低,對股市愈有利」。
過去他形容利率就像「地心引力」,無時無刻在影響各類金融商品(包括股票和債券),只要利率越高,金融商品提供的報酬就相對乏善可陳,為了吸引買盤,價格需要向下修正;相反地,只要利率很低很低,金融商品的價值就會突顯出來,資金自然會去擁抱,推升價格。
對巴菲特而言,低利率環境如果維持下去,資金會想尋找更高的投報率商品,而股市是很好的選擇,尤其債券殖利率愈低,愈能彰顯股票的長線投資價值。
貨幣重回寬鬆軌道
「熊市來了」恐還言之過早
統計數字印證了巴菲特的話。知名投資集團Bespoke的研究顯示,截至8月27日為止,S&P 500指數成分股裡超過六成的股票,其股息殖利率高於美國10年期公債(約1.5%),而且有約五成股票優於30年期公債(約1.96%)。
另外,S&P 500整體的股息殖利率也同樣高於30年期公債,這是金融海嘯以來首見的現象。「如果要選擇10年期美國公債,或S&P 500公司來持有10年,我毫不猶豫會買下後者。」巴菲特認為全球利率會長期偏低,「我們可能正處於一個日本早在1990年就進入的低利率環境,果真如此,股票將相對便宜。」
S&P 500今年以來的股息殖利率已經不輸給美國長天期公債
圖檔來源:stock-ai.com
至於台股現在整體的股息殖利率,則超過4%,並不遜於S&P 500成份股,這也讓大盤指數過去半年來只要回到一萬點附近,就有買盤進場承接,逢高賣的外資也會趁機回補,因為當負利率商品愈來愈多時,能提供高回報的投資商品將彌足珍貴,高殖利率個股的回檔空間自然有限。
如今包括美國聯準會在內,今年以來已有20多家央行轉為降息,有的國家像印度甚至已經降息四次,而瑞士信貸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董事長陶冬則認為,利率倒掛帶來的訊息不是經濟衰退,而是低利率時代的全面降臨。
當全球貨幣政策重新回到寬鬆軌道、沒有發生重大金融危機之前,股市遁入空頭的說法恐言之過早;至於市場充斥的負利率商品(投資或存錢還要付利息),巴菲特之前坦言沒有看過這現象,不過他寧可把錢領出來放在牀墊下,也不想被反向收取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