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火綿延,資本市場的資金開始轉到相對不受影響的生技股。
其中,關注重點在於今年營運基本面有成長的生技股,更能支撐股價漲勢。
五月以來,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資本市場的資金紛紛從高波動的科技股,轉入傳產、生技等非科技股。
其中,生技醫療類股可說是最不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的類股之一。由於健康、醫療為人類基本、持續恆常性的「剛性需求」,與整體景氣環境的關聯較小;加上生技族群基期通常都比較低,反而成為資金停泊的避風港,族群表現相對有撐。
先從全球主要生技市場美國的NBI(那斯達克生技指數)進行分析。從NBI來看,美國生技股去年小摔了一跤,二○一八年下跌達九.三二%。不過今年以來,NBI則是上漲六.五八%。
對比近一個月那斯達克指數下跌二.七八%,NBI只下跌一.七%,生技股從指數行情上對比科技股,稱得上是相對抗跌的族群。
▲受惠非洲豬瘟肆虐,瑞基的動物檢測試劑出貨量大增。圖為瑞基海洋生技董事長劉正忠。(圖片/瑞基海洋生技提供)
動物市場大 檢測試劑需求多
再來看台灣生技市場。今年台股的生技醫療指數上升十一.六五%,自五月中美貿易戰以來則下跌一.六六%。相較於台股加權指數下跌五.七二%,也是相對於大盤,受傷害較低的族群。
然而,生技類股不只短線上相對抗跌,長線成長的潛力也不容忽視。寬量國際顧問王冠然指出,隨著全球高齡化問題持續加重,人類對於醫療的需求將逐步升高,伴隨著未來生技業產值也會愈來愈高;加上許多海外生醫人才紛紛回台灣貢獻所學,有機會帶動台灣的生技業,在高技術含量的新創藥物產業上,仍有大幅進步的空間。
即使整體生技產業的後市看漲,不過放眼中短期,投資人還是要尋找有基本面、有營運表現當後盾的企業,才是安全的資金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