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的未來,將決定台灣金融業的版圖會如何改變,
「停售投資型保單」如果成真,保險股就比較保險了。
過去這半年,台灣股市最不保險的就是保險類股。在去年之前,連續傳了幾年好消息的保險公司,突然搖身一變成為金融市場的壞消息集中營,而台股兩家以保險為主的龍頭金控,正在進行四十元保衛戰;難兄難弟上一次這麼狼狽,還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的雷曼金融海嘯。
另外,新光金控股價又回到個位數徘徊,原本要拚上市的南山人壽,也是市場地雷大本營,公司投資部門主管成立「老師群組」,等同股友社,公然在市場上炒股票,居然還不是最大的壞消息,花了一一○億元的新核心資訊系統,已經證實是市場上最大的笑話,這些壽險股,到底還有沒有未來?
很抱歉,短期內可能還沒有到底,再等一段時間比較保險。
去年十一月,我們就介紹過成對交易,例如「作多銀行、作空保險股」,假如投資人是「作多玉山金控」,報酬率是三○%以上,再加上「作空國泰或富邦等保險為主的金控」,報酬率往上再加碼十五%至二○%,會是當時最成功的成對交易之一。
延伸閱讀: 連柯文哲、徐國勇都瘋狂在買!金管會整頓儲蓄險 很多人喊痛
延伸閱讀: 還在迷生酮飲食、防彈咖啡?小心這個致命危險
那保險類股到底還值不值得買?什麼時候會到底?目前看來,金融業仍將面臨不同的挑戰,而這個挑戰的核心在壽險業。到底壽險業面臨什麼樣的問題?首先是長期以來壽險受到台灣利率過低的影響,早年賣的保單,答應的預定利率太高,造成「負利差」,接下來就是惡性循環,因為負利率,壽險業到國外買了許多以美元等外幣計價的資產以及福爾摩沙債券。因此只要匯率變動,就要付出極大代價,在這樣風雨飄搖的狀況下,壽險業鋌而走險,賣了很多本質上是定存的某類儲蓄型保單,於是各個產險業不但跟銀行搶「定存」,還付出高額「佣金」給銀行業者,直到最近大家才發現代誌大條了。
其實保險業的未來,決定了台灣金融業的版圖會如何改變,上市金控中,有三家以壽險為主,分別是國泰、富邦及新光,這三家加上中壽,是最近表現最差的金融股,其中國泰和富邦是金控市值的霸主,它們都比其他金控更大,靠的就是保險業的萬貫家財。
當然沉痾非立即可以解決,如果金管會楬櫫的「停售投資型保單」真的付諸執行,對這三家以保險為主的金控,將是大利多。因此國泰、富邦在「三字頭」可依序承接,而新光在八元以下也差不多了,反而是這段時間昂首闊步,以銀行為核心的金融股,過去數年引以為「利」的壽險佣金要出大問題。
「強銀行、弱保險」已有一段時間,「停售或減售投資型保單」將是重要轉捩點。六月初國泰和富邦率先降低保單利率,也是同樣道理。這樣一來,保險股就比較保險了。而銀行股,得先停車看看四周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