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贏在加碼的技術

贏在加碼的技術

林心怡

台股

shutterstock

1159期

2019-03-06 11:55

你是否總是這樣,加碼的股票都不會漲,賣掉的股票就狂飆……,
又或是自以為是逢低撿便宜,但隨著股價向下攤平,卻是愈套愈牢?
究竟投資贏家為何能在別人遲疑時,勇敢加碼翻倍賺;在市場過熱時安全下莊?
在這裡,八位投資贏家親授控制風險、贏在加碼的台股絕技。

一月四日低點算起,今年以來至二月底的兩個月之內,台股加權指數漲逾千點,漲幅超過一成。那麼,你賺到了嗎?

 

猶記去年底至今年初,市場彌漫一片悲觀氣氛,「成長減速」、「動盪加劇」成了各界看待未來一年全球股市的關鍵字;但在一月低點前後勇敢加碼,賺到這一波「報復反彈」的贏家大有人在。簡單舉例,像是飆股達人艾致富,以及被稱為「產業隊長」的投資贏家張捷,就先後不約而同看到IT委外服務廠商緯軟的投資機會,在去年底至今年初,股價從四十幾元至七十元附近分批布局,對照二月波段高點一二五元,短時間內賺到倍數漲幅。

 

有趣的是,這群贏家並不是因為「獨排眾議」才大膽買進,他們並不否認「經濟減速」、「指數波動加劇」的基本判斷。相對的,正因為認定指數上漲空間難以樂觀預期,所以,看見低點買進的機會就要聰明加碼。

 

「聰明加碼」是門技術,它包含了大環境與個股低點的判斷、買進時間與部位的選擇,以及買進之後順勢加碼、部分減碼、出清停利的步調釐清。難度不低,但在大盤上檔空間有限的這一年,靠著「加碼的技術」盡可能掌握獲利機會,卻是小散戶的重要一課。

 

股票加碼時機

 

台股上演「雙軋」行情

景氣閃藍燈  各大操盤高手推逢低加碼好時機

 

先從大環境判斷著手。「目前台股融資餘額仍處金融海嘯以來的低水位,加上法人資金陸續挹注,這波行情走的是『軋空手』、『軋空頭』的雙軋行情。」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如此形容。他在去年十二月市場氣氛悲觀之際,就認定台股底部大致確立,預期今年第一季指數可上看一○五○○點。

別誤會,黎方國仍然認為今年大盤指數空間不大,但個股表現空間迥異,因此,挑對產業、選對股票,並且擬定進場、加碼、出場點,是投資人今年必修的功課。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也同意這樣的說法,並以「最危險時機已過」來形容台股現況;至於未來,他認為由於部分公司已表態首季為營運谷底,待財報公布前後失望賣壓短線消化完畢,利空出盡後,個別產業前景佳的公司將很有表現空間。

 

在業界享有「最會得獎台股基金經理人」封號、現任施羅德樂活中小基金經理人詹祖光也分析,台股相較其他國家有低本益比與高現金殖利率的優勢,能吸引資金推升行情;此外,今年適逢總統大選前一年,而從過去近五次總統大選前一年的台股表現來看,僅二○一二、二○一六年大選前一年分別受到歐債危機與油價崩盤的影響為負報酬,其餘都有不錯的漲勢,因此,若不考慮外在環境的干擾,下半年仍有行情好戲。

 

綜合來看,指數空間或許有限,但台股今年不致走向大幅修正之路,因此,擇時、擇股、擇機聰明加碼,仍是眾家達人的基本操作心態。

 

關於擇時,熟悉總體經濟基本面的投資者,多半會以「景氣對策信號」為基本指標,「藍燈買、紅燈賣」則是慣用邏輯。詹祖光分析,今年一月底公布去年十二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十六分,跌破十一月的「黃藍燈」下緣,亮起低迷的藍燈時,似乎已出現逢低買股的訊號;而對長線資金來說,上半年也會是逢低慢慢加碼的好時機。

 

至於瑞展產經董事長陳忠瑞提出的「藍燈過半的精確買訊」投資法則,搭配過去台股景氣循環平均會有「五個藍燈」的週期做推估,同樣也可佐證「長線資金上半年可徐徐加碼」的說法。

 

以景氣週期的角度確認基本加碼戰略後,仍然需要留意幾個可能造成基本面翻盤的變數。知名財經部落客的投資贏家葉芳提醒,從總體基本面來看,散戶必須緊盯台股四大多空指標,首先是中美貿易戰的後續發展,不宜走向「兩國全面翻臉衝擊全球經濟」的地步;其次,是觀察美元指數,藉以掌握資金的流向,只要美元指數向一○○逼近,台股資金應仍無虞。

 

第三,是觀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當殖利率來到三%以上或連續上升,會對上漲的股市帶來壓力。第四,是外資期貨、現貨同向且連續的動作,當連續「同賣」,易有往下波段行情;而外資期貨、現貨買賣不同向,則為「區間震盪」走勢。

 

確定了大方向與必須觀察的變數後,從對的產業挑選個股,更能發揮投資綜效。在這部分,雖然投資選股必須以「自己深入研究過」的標的為前提,但是各路名家還是依據今年容易凝聚人氣的族群,提出了基本建議。

 

基本面首重「選股」

聚焦今年主流產業股  有計畫拉回伺機找買點

 

黎方國強調,在產業方面看好四大選股主軸,包括中美貿易戰的轉單受惠股、手機的新應用、5G網路、電動車等。詹祖光則補充,包括無線充電、無線藍牙耳機、多鏡頭手機、網通與伺服器供應鏈、手機超薄邊框設計受惠股、車用半導體等產業,均值得關注。

 

「產業隊長」張捷以廣明為例,就是典型中美貿易戰的轉單受惠股,隨著廣達生產線移回台灣,伺服器要先移回,則必須強化產線的自動化能力,這部分的設備就可能會提高廣明的達明機器人(Techman)需求量。

 

艾致富則舉例,產業橫跨今年主流車用、5G產業,且股價遠低於合理價值的泰鼎-KY與榮科,以及橫跨車用、手機、智慧家庭鏡頭的今國光,皆為今年主流產業所需應用,都是值得拉回找加碼點的標的。

 

至於,所謂的「加碼」,可分為「賺成長股價差」的「順勢加碼」,以及「撿便宜」的「價值低估買法」。奉行順勢加碼的艾致富認為,投資成長股不一定要「買在最低點」,而是要在安全且確定上漲趨勢成形的過程中,將持股買到合理比率。

 

艾致富回憶,他第一次買緯軟時,股價在五十元附近,之後曾一度跌到四十三元左右,但他並沒有逢低攤平,而是等到去年十一月底股價回漲,且超過自身成本的五十九元附近,才大膽加碼。這是典型的「倒三角加碼」思惟,也就是,隨著股價上漲,有計畫地「向上累積部位」。

 

但過程中仍須謹慎判斷。艾致富當時評估,隨著緯軟股價走強,也觀察到公司第三季營收獲利表現亮眼,累計去年前三季EPS四.一元,大幅超越前年同期的一.五元,搭配市場預估今年EPS有七元水準,以當時股價五十二元至六十元估算,本益比還不到十倍;加上「股價才剛開始帶量上漲,站上短中長期均線」,更篤定掌握到正確投資方向,於是決定加重持股部位。

 

「至於一月八日股價帶量突破六十二至七十元區間,像是宣告將近一個半月的盤整就此終結,則是另一個加碼點。」同樣也在去年底開始一路布局緯軟的張捷指出,觀察緯軟自去年十一月開始,營收年增率與月增率同步成長,加上本益比偏低,讓他掌握到順勢加碼的機會,這一抱,近期股價最高一度來到一二五元,近乎翻倍獲利。

 

基本面選股

 

「轉機股」怎麼挑?

用本益成長比小於一  判斷個股便宜價

 

張捷的加碼邏輯是,先挑對的成長型的產業與公司,並在對的行情,也就是多頭市場的時候,挑本益比低於今年的獲利成長性,也就是在「本益成長比」低於一時,逢低加碼;小於○.四時,時機更好。理由是,當公司獲利成長性大幅提升時,市場會給予成長性公司較高的本益比,形成股價強者恆強的態勢。

 

張捷再以緯軟舉例,去年EPS有五元水準,預計今年獲利能像往年至少成長四○%,雖然股價漲到七十元,本益比已達十四倍,本益成長比不超過○.四倍,但股價仍有投資價值;加上法人籌碼買進,公司法說會後,法人與四百張以上大戶的買單增加,都是綜合判斷的指標。

 

事實上,永誠國際投顧投資總監陳威良同樣也習慣以「本益成長比」,作為評價轉機成長股的依據。以易華電為例,假設易華電本益比為七十倍,法人預估今年獲利成長上看二○○%,那麼估算本益成長比為○.三五倍,小於一,代表股價相對偏低。

 

在操作策略上,著有《順勢而為,贏在加碼》一書、去年台股與期指獲利翻倍的獨孤求敗建議,不熟悉基本面的散戶,其實無須「摸底猜頭」,以「關鍵K棒」與價量關係為主,另再搭配趨勢線、均線與成交量觀察,順勢而為,就能擴張獲利。

 

均線操作加碼點

 

技術操作判斷「追價時機」

紅K棒站上高點要加碼、黑K棒趺破低點要出場

 

所謂「關鍵K棒」,須包含三要素:首先包括突破創高或跌破創低;第二為K棒形態以中長實體棒為主,或伴隨跳空缺口;第三則為帶大量,最好量增加至五日均量的二倍以上。在判斷上,關鍵「紅」K棒搭配股價站上高點,則是為買進或加碼點;相對的,關鍵「黑」K棒搭配股價低點跌破,則要出場。

 

「散戶救星」帥老師則是以均線主力防守點,作為加碼時機的判斷。股票走勢有三種盤態,分別是多頭、空頭與盤整。其中盤整又分「多頭盤整」與「空頭盤整」。例如:目前的大盤還是年線之下的空頭架構,亦可稱為空頭市場的反彈。

 

他以智伸科為例,在去年十一月七日確認假跌破、股價出現帶量長紅K棒攻擊形態後,雖然拉回,但也同步量縮,符合多頭價量關係;看到這個訊號,帥老師就啟動「找買點」的敏感神經。當十一月十三日出現帶量紅K後,就是標準的「拉回後上漲買點」。接下來,就是一連串順勢加碼累積部位、伺機減碼維持安全水位的選擇判斷。

 

基本上,帥老師認定只要股價沿五日線漲、拉回不破十日線,就均線來看仍屬強勢股,因此,操作上當股價拉回十日線不破時,就是加碼時機。另一方面,當十二月六日股價首度跌破十日線,則先賣出此前累積持股的一半部位,除了保持戰果,也給自己「靜觀其變」的機會,待今年一月十一日盤整突破買點出現,再做買進。

 

然而這一回,由於從底部算起,股價上攻已有倍數漲幅,盤整休息機率大增,因此,當股價隨後再次跌破十日線,則全數停利出場。綜觀帥老師的操作過程,核心關鍵首先在於確認個股屬於多頭格局,隨後是「拉回再加碼」,亦即加碼點是股價拉回十日均線不破時;他強調,若股票採緩漲格局,則可考慮用二十日線作為指標。

 

另一個重點是「移動停利」。移動停利法有兩種:一是均線,二是找主力防守點,也就是支撐與壓力點。跌破均線即考慮出脫部分持股,保留下一回合再加碼的戰力。第三個重點,「是停損!」帥老師強調,剛開始布局後,若股價跌破首度買進當日的股價低點,代表對個股判斷可能有誤,即應嚴肅考慮停損出場。

 

要強調的是,如獨孤求敗、帥老師等善於在上漲過程中,以「倒三角加碼」累積部位的策略,最終要能「喜劇收場」,就必須掌握「一次出清」的時機。這部分,帥老師以「大漲一段時間遇壓見大量、K線留上影線」為訊號,認定此為明確的出場訊號。

 

K棒加碼點

 

存股布局贏在「逢低」買進

採「正三角形加碼」策略  賺股息兼賺價差

 

而陳威良則建議投資人可進一步搭配消息面,尤其是在震盪格局的盤勢中,「當消息面『利多出盡仍然不漲』,就是賣點!」他舉例,如長園科一月十日公布去年十二月營收爆發成長至四○二一萬元,月增一.八倍、年增二十八倍,但隔天股價開高走低爆量收黑,就須留意。

 

相反的,若是「利空出盡仍然不跌」,就有買點出現的味道,例如:神盾在去年十二月十七日傳出指紋辨識晶片遭砍價搶單,股價連跌兩天,隔日雖重挫卻帶大量,盤中打開跌停,收盤也未收在最低,代表積極買家在尾盤有試單買進。

 

必須注意的是,相對於抓住價差空間的「倒三角形加碼」原則,存股族的加碼戰略思惟必須全然逆轉,採取所謂的「正三角形加碼」策略,也就是選定價值股之後「逢低加碼、愈跌愈買」。

 

有「存股不敗教主」之稱的陳重銘,一貫傾向「價值低估投資法」,他認為投資應該以基本面為主,再輔以技術面、籌碼面的觀察,來判斷進出的時機點。展望今年的投資策略,他則主張:「寧可少賺,也要先保護自己。」並認為,今年的投資變數不在少數,建議要先做好資金配置與持股分散。

 

在資金配置上,建議保留五成左右的資金,作為逢低加碼之用;在持股分散方面,陳重銘認為今年投資的重點就是元大高股息ETF,不但已分散到三十支成分股,且有股利護身,若再做好資金分配,用「正三角形法」買進,隨時保留部分資金在低點加碼,再搭配周KD轉正且成交爆大量等指標,來進出元大高股息ETF賺價差,不失為價值投資人可以逢低累積部位,賺股息之餘兼顧價差空間的好方法。

 

陳重銘以元大高股息ETF的操作舉例,該ETF每年約可配息一元,以去年十月初股價曾跌到二十五元左右計算,當時的殖利率約有四%,此時可先以一○%資金買進,之後每當股價下跌○.五元,則以「多加一○%」的資金加碼,以此類推;當股價來到二十三.五元時,部位買滿,平均成本二十四元,殖利率四.一六%。

 

以此布局,除了墊高殖利率之外,也充分累積持股部位,且當股價隨後回漲,也有機會將未來一年以上的配息收益,提早以賺價差方式落袋,以更餘裕的資金重啟存股布局。

 

再提醒一次,對於各方投資贏家來說,震盪加劇、經濟成長減速仍是今年的基本格局,投資仍須謹慎因應;但也正因為「短程安打」的機會減少,當有「揮出長打」的機會出現時,更該適度把握,這正是投資贏家會把「加碼技術」當成今年操作關鍵字的原因。

 

跌價ETF加碼法

 

延伸閱讀
最好賺的時機已過 慎防美股5月出現的賣股潮
最好賺的時機已過 慎防美股5月出現的賣股潮

2019-03-11

台股萬點之上無憂?量能和角度有震盪出貨跡象
台股萬點之上無憂?量能和角度有震盪出貨跡象

2019-03-11

全球股市潛伏危機?齊克用:中期上漲趨勢仍未結束
全球股市潛伏危機?齊克用:中期上漲趨勢仍未結束

2019-03-07

第一季營收暗藏潛力股?達人看好3檔個股
第一季營收暗藏潛力股?達人看好3檔個股

2019-03-05

貿易戰近尾聲 聯發科等9檔IC設計股吹多頭號角
貿易戰近尾聲 聯發科等9檔IC設計股吹多頭號角

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