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來襲,許多家庭財務正面臨嚴酷的「壓力測試」;年底將屆,更是對家庭財務進行「健檢」的好時機。效法企業經營,運用三張財務報表搞定「人賺錢」、「錢賺錢」兩件事,做好家庭財務長工作,即可預約一張通往財務自由的入場券!
「小趙來找我諮詢,原本是想問我,向銀行借二百萬元投資股票該如何規畫?」說起不久前,老友突如其來的求救電話,陳政毅的語氣中還是帶點驚心動魄的緊張感。
陳政毅曾在上櫃公司湧德電子擔任稽核,以及侏羅紀公司財務長,現在也在臉書成立「家庭理財專業—卡爾斯」專頁,為粉絲提供家庭理財諮詢建議。而在實際看過老友、也就是小趙提供的財務資料後,「我真的嚇出一身冷汗!」
財務健全,這是好公司的最基本要件;同樣的,幸福的家庭,健全財務也扮演著穩固基石的角色。而無論企業或家庭,要讓財務安穩無虞且循序成長,關鍵都在於能不能有一位克盡職守的「財務長」。
上市櫃公司必須要有財務長嚴格把關,而在一般家庭,雖然財務的複雜程度不似企業,但因為缺乏「用財務長的腦袋」定期檢視,「家道中落」的悲劇同樣時有所聞。就像小趙的故事,這是個差點就在一念之間,把全家人未來命運一次梭哈的驚悚故事。
想借錢買股搏翻身?
先把家當公司經營 了解現金流向才能開源節流
讓小趙懸崖勒馬的,是他的老友,而財務長慣用的三張財務報表,更是一套人人都該學會、也能輕鬆上手的「金錢整理術」。
家住竹北、今年36歲,目前在一家網通設備廠擔任製程管理師的小趙,有兩個小孩,一個六歲讀幼兒園大班,一個三歲由沒上班的老婆自己帶,從表面看來,其實過著最典型的中產家庭生活。小趙每月薪水實拿6.4萬元,公司每年年終獎金固定二個月。二年前,小趙除了固定月薪,還有平均每月一萬至二萬元不等的紅利、加班費、生產獎金等收入。
無奈隨著網通產業景氣下滑,每個月除了本薪之外,小趙能夠拿到的「變動薪資」跟著大為銳減。身為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還要負責財務調度的他,生活壓力漸感沉重,遂想將自住房子增貸二百萬元,投入股市。
陳政毅發現,小趙除了有280幾萬元的房貸餘額外,還有一筆86萬元的信用貸款餘額。幾經盤問,小趙才支吾地說:「其實一年半前,向銀行借了一百萬元買股票,豈料所買的電子股暴跌,於是全部停損出場!」
但小趙旋即又說:「我覺得股市現在跌那麼慘,該效法股神巴菲特的危機入市精神。所以想用房子增貸二百萬元,買幾檔優質的好股票……。你有沒有熟識的銀行能提供優惠利率?」
二話不說,陳政毅立刻著手幫他製作財務三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隔天,他就急著打電話給小趙:「事情大條了,你的狀況頂多再撐十八個月。打消借錢買股的念頭吧!我們先想辦法解決眼前危機。」
沒想到小趙火氣很大地回他說:「我怎會不知道自己的狀況,就是要度過這一關,我才要借錢買股搏搏看。」陳政毅勸他找老婆一起好好討論,小趙卻更火了:「我之前借一百萬元,她不知道,這次賠這麼慘,我怎麼跟她開口?」
就像面對一個想要病急亂投醫的鐵齒老闆一樣,財務長的法寶,就是用血淋淋的數字讓老闆認清現實。不想再做口舌之爭的陳政毅,於是直接攤開小趙家的第一張財報:現金流量表。「讓你無從迴避地面對現實!」陳政毅認為,這是金錢整理對個人或家庭理財的第一個重要功能。
在這張記錄每月各項收入與支出金額的現金流量表上,明確寫著計算後的悲情數字:每月淨流出一萬九千元,對比戶頭僅剩的三十五萬元存款,這是陳政毅認定小趙一家「最多再撐十八個月就山窮水盡」的鐵證。
釐清不同階段的養錢策略
著手製作家庭三表 搞定錢賺錢、人賺錢的煩惱事
認清困境,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創造一萬九千元的每月流入?是要靠省吃儉用、兼職打工、投資收益或乾脆借錢應急?這部分,必須搭配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
對於個人或家庭理財,損益表的最大意義,是讓你思考如何提高「毛利率」,應該「增加本業營收(工作收入)」、「增加業外收入(如投資收益)」,或者要從「減少成本費用」,也就是減少支出著手。在小趙家的損益表中可以看出,這家人過去九個月的「非經常性支出」僅有四萬八千元,經常性支出也無節省空間。也就是,再怎麼省,也無法填補每月一萬九千元的缺口。
算到這裡,增加收入已是唯一的路。那麼,要靠「本業」或者「業外」呢?這時,資產負債表就派上用場了。這是一張評估財務風險程度的報表,而如果依著小趙的「借錢買股」盤算,這家人的資產負債表,將無可避免地惡化到「地雷股」的程度。
經計算,小趙原本的負債比(負債/資產)已高達66.8%,超過一般評估企業財務穩健與否的50%水準。而若真的用二胎房貸借了二百萬元,以年息2.5%、二十年本息攤還概略計算,負債比將進一步攀升至75.6%。家庭融資比(投資負債/生息資產)竄升至一四三%,等於每一元投資中,有一.四元是借來的,槓桿比率已到「恐怖」的程度。
就是經過這樣的分析,才讓小趙看清「借二胎房貸買股票」的尋常動作,其實竟把全家人的命運置身於近乎毀滅性的風險之上。
更重要的是,即使小趙這回的股票投資改採保守策略,買進有穩定股息收入的個股長期持有,設算殖利率為6%,小趙每年可進帳十二萬元股息,平均每月所得可額外多進帳一萬元。但,仍無法扭轉目前每月現金淨流出高達一萬九千元的危機,更何況,二胎房貸還會讓他每月再加一萬多元的新增還款負擔。
「做不到,請務必打消借錢買股念頭!」陳政毅強調:「一個負現金流的人,即使再怎麼具備巴菲特的投資知識與情操,被錢逼到,他一樣會淪為賭天九牌的投機賭徒!」
經過了一連串的金錢整理,答案呼之欲出:「借錢買股」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也會讓家庭未來的財務風險置於毀滅等級,甚至,每月資金不足的情況會更加惡化,影響所及,是投資行為走調的風險居高,最後成為無可翻身的惡性循環。
別忘了,上面這段悲劇的情節,源頭只是簡單的一念之間,而也只有經過攤開財務報表的細部整理,才能看透危機。
所謂理財,說穿了就是「賺錢」、「省錢」、「借錢」的綜合結果;而賺錢又可分為「人賺錢」與「錢賺錢」,財務長腦袋的金錢整理術,就是讓你在這些諸多選項當中,釐清不同階段、不同處境之下最適當的養錢策略。
「我給他的唯一解方,就是請老婆重新工作……。」三張財務表攤開,「省錢」、「借錢」、「錢賺錢」都行不通,小趙的脫困之道只剩一條路—人賺錢。
陳政毅回想,當好友的老婆知道事實後,態度十分冷靜地說:「本來就想趁小兒子明年上幼兒園後重回職場,其實,只是早點開始賺錢,與原本規畫沒有差異。」老婆計畫重回職場,一家人的現金危機可望解除了。重新試算後,雙薪的這一家每月可結餘三千元,加上年終獎金等非經常性收入,每年估計可儲蓄二十萬元。
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
戒掉呆儲蓄的死板思惟 活用資產創造生息能力
話說回來,小趙因家庭財務拉警報,想「借錢買股搏翻身」,這個方法雖不可取,卻情有可原。此話怎講?《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作者麥考米克(Douglas P. McCormick)在書中開宗明義指出,家庭最重要的生財工作只有兩個:勞力資產與資本資產。
麥考米克認為,「勞力」這項資產,是愈年輕,淨值愈大。一個二十五歲初入職場的年輕人,手頭上最大的資產是自己的勞力,幾乎沒什麼資本資產;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勞力資產剩餘淨值會愈來愈少,相對地,資本資產卻可能隨著時間累積愈來愈大。也就是,愈來愈該思考「錢賺錢」的運用之道。
事實上,除了避開錯誤決策造成的人生財務風險,金錢整理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讓你意識到必須為「錢賺錢」的人生下半場認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