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自己的工作力也當成一種證券,基於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原則,投資就不應該再集中於自己所屬產業了。
各位在雜誌讀到的財務規畫大多有誤,有些公式用一百減掉年紀得出股票配置比重,有些畫出資產圓餅圖,宣稱讓人退休後能高枕無憂。
但,它們都忽略了個人財務中最重要的因素,投資策略不應忽視的一環,也就是你的職業,金融界概稱的人力資本。畢竟對大部分人來說,工作就是最大的財務資產,薪水是主要經濟來源。
把工作視為一種金融證券
然而,人力資本一旦納入考量,問題亦隨之複雜。比方說,一位是終身職教授,一位是工廠可能即將倒閉的汽車工人,兩者應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嗎?在能源類股已翻揚的情況下,石油公司的主管還應該布局嗎?
投資銀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出事後,前任員工又該怎麼辦?他們的生計緊扣著股市脈動,手頭應握有金融股嗎?或甚至還要投資股票嗎?
問題出在如何將工作轉換成可量化因素,算進投資計畫中。金融顧問公司伊柏森(Ibbotson Associates)建議將工作視為一種金融證券。
「幾年前,我們在會議邀請了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與卡奈曼(Daniel Kahneman)等金融界傳奇人物與諾貝爾獎得主,會中曾探討一般人的人力資本可用哪一種證券形容。」伊柏森的研究主管艾佐利(Thomas Idzorek)說:「結果大家認為像是垃圾債券,時局好能穩定賺錢,有如債券交易;只是市場一出現問題,它的波動度變大,有如股票交易。」
工作穩定者投資更應積極
伊柏森公司提出更精準的定義,認為一般人的人力資本像七成債券,三成股票。「終身職大學教授收入穩定,人力資本應該是八成債券,兩成股票。」艾佐利說:「金融服務業者的薪資與分紅大多取決於股市表現,應該是股債各半。」假設其他因素一樣,則教授的投資策略應比股票經紀人積極才對。
對於人力資本的難題,財務規畫師的解答不一而足。佛州珊瑚閣市Evensky & Katz Wealth Management的主管、亦是理專的麥葛斯(Matthew McGrath),將它納入備用金的考量中,建議客戶手頭留有現金,以備失業時日常所需。「夫妻若有穩定工作,所處產業也安定,可能只要三個月的備用金。」他說:「但如只有一份薪水,可能就需要六個月。」
麥葛斯的客戶當中,有些是自己開業的生意人,處於零售與房地產等的循環型產業,每年、甚至每月的收入,有可能出現極大落差。
「這些人通常有許多流動性不佳的資產,無法應付每日所有支出。」麥葛斯說:「我們估算出他們未來兩年的預計支出,分置於現金、貨幣帳戶與超短期債券。」一般而言,他會將第一年的支出總額放於現金、第二年的支出放於收益稍高的債券。
麥葛斯說,有了現金提供緩衝,他就能把客戶的剩餘資產積極投入於股債市。「備用金讓客戶心理上自絕於市場之外。」他說:「不必擔心每天的市場走勢,因為他們知道未來的支出來源有著落。」
有些理專則為客戶量身訂做,將剩餘的投資部位集中於其工作的產業,並減少對某些類股的著墨。
理專投資建議總是千篇一律
「我們複製了追蹤幾千檔個股的全球指數,但按照個人所需來設計,」舊金山Structural Wealth Management執行長豪斯坦(Joel Hornstein)說。這家理財顧問公司專門服務中實客戶。「工作產業不同,你的經濟風險也不同。」豪斯坦的策略顛覆傳統效率市場理論派的建議,亦即採用指數,將投資組合涵蓋各個經濟層面。
在尋求豪斯坦協助的三個月前,創投經理人雷曼朵(Gina Raimondo)與一家券商的諮詢專員合作,結果卻讓她失望。「他們提出三大資產配置計畫,保守、穩健、積極,卻沒考量到我創投的暴險部位。」她說:「完全是千篇一律的作法。」
雷曼朵的創投公司(她不願具名)主要投資於電信、科技與生技的初創企業。她的生計與大部分財富來源,都與這些產業息息相關。
因此,豪斯坦降低雷曼朵在這些類股的部位,加碼能源、基礎原料與水電等類股,因為它們的績效常與新經濟(New Economy)下的科技、電信與醫療類股不同。
投資 避開自己所屬產業
有鑑於雷曼朵投資於美國小型初創企業,豪斯坦避開小型股,而提高海外大型股的比重。「知道自己的投資組合經過量身訂做後,能跟創投的部位脫鉤,讓我放心多了。」雷曼朵說。
為了進一步降低雷曼朵的風險,豪斯坦計畫在近期減碼她的股票比重。「創投一般來說與股市高度連動,」他說:「我們管理她投資組合時的重點是,避免她在股市與布局類股表現慘澹時出現損失。」
像雷曼朵這樣年紀的投資人,在豪斯坦的顧問公司裡,股票配置與風險容忍度通常高達八五%,但他認為雷曼朵的股票配重應少於一半。
豪斯坦建議大家盡量降低所屬產業的暴險部位,反觀有些人喜歡發揮自己的產業知識進行投資。
高斯達(Darin Gosda)便是一例,他是休士頓商業房地產仲介Betz Cos的資深副總裁,有近四○%的資產都在休士頓的房市,這還不包括自己的房子。
「我在這裡的房地產圈子已經打滾十六年,從沒賠過錢。」高斯達說:「我的投資,最爛的報酬率也有一三%,最好的時候超過六○%。我用過的理專中,沒有一位在股市幫我賺過這麼多錢。」
「哪個理專膽敢叫高斯達要多元化操作?我們雖然不贊同他的投資策略,但他這樣操作已經多年,而且績效很好。」德州柏雷爾辛勒市Pivot Point Advisors裡為高斯達理財的辛勒(Marc Schindler)說,他頂多幫高斯達避開房地產類股。
但問題在於,很少人布局自己所處的產業時,能像高斯達這麼成功。「七五%的理專都沒辦法打贏市場。」紐約金融風險分析公司RiskMetrics Group的市場策略顧問帕尼克(Ron Papanek)說:「投資自己產業的類股有什麼意義?精通投資的人真的不多。」
不得不投資自己公司的風險
帕尼克的公司經營免費網站RiskGrades.com,能讓投資人了解若把資產集中於自己所屬產業,投資組合的震盪會有多大。
將投資組合輸入後,網站會提供一個風險等級,越高表示投資波動性越大。產業導向的投資組合,風險等級高,且沒有考量失業這個更難以量化的風險。對於自訂投資組合的人,網站還有助於了解哪些類股與工作產業的連動性最低。
若抵擋不了投資工作產業的誘惑,帕尼克強調,投資人至少要知道年輕族群較易從重大虧損中復原;但已屆退休年紀的人,便不應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有些理專則以客戶的「閒置金」來規畫。每當麥葛斯的客戶堅持投資在自己所屬的產業時,他會問他們能承擔多少虧損,再說服他們投資在該類股的金額不超過總資產的五%到一○%。
「這樣,通常能滿足他們的投資欲望,又不危及到他們的財務自主。」帕尼克說。
當然,有些人不得不投資於自己所屬的產業。許多主管會獲得限制股或認股權等員工分紅,無法輕易賣掉;亦即不僅投資在自己的產業,而且是自己的公司,風險更被放大。
可能的解決方案有幾個:購買認售權證,這種證券在公司股票滑落時會上揚,但就算企業主允許員工購買,也可能有時間上的限制。
另一個作法,則是購買產業追蹤指數股票型基金的認售權證。當然,遇到產業上升,但公司股價下跌時,你可能兩邊皆輸。人力資本的謎題永遠難解。
(By Lewis Braham)
你是垃圾債券嗎?
70% 債券 30% 股票
伊柏森顧問公司建議將你的人力資本(亦即工作)視為一種證券,一般人的職業就好比垃圾債券,大多數時候跟債券一樣穩定,但偶爾會像股票大幅波動。
量身訂做的投資組合
財務規畫不只事關投資資本,還須考量到你的人力資本,也就是工作與其所屬產業。
決定備用金 考量夫妻兩人工作的穩定性,以及所處產業的波動,決定出手頭需要有幾個月的備用金。
調整比重 減碼你在所處產業的投資比重,加碼與該產業連動性較低的產業。
考慮避險措施 想辦法為不易賣掉的限制股或認股權避險;購買產業導向指數型基金的認售權證,不失為一方法。
謹慎操作 布局自己所處產業、而成功致富的人少之又少。若抵擋不了誘惑,將比重限制在投資組合的5%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