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選擇權,一般投資人大概會直覺聯想到高風險、高槓桿。其實這些都只是當只有單邊操作時才會有的狀況,透過組合式操作策略就可以達到特定目標且降低風險。運用選擇權交易的基金主要是以掩護性買權(Covered Call)策略進行。
過去陸續跟大家介紹過目標期限基金、特別股基金等新型態的基金商品,這次介紹是特殊交易策略基金—導入選擇權交易策略。不像前面介紹過的兩類基金,在基金名稱中就可以知道,投資人無法從名稱上分辨是否有運用選擇權操作策略,只能從基金投資目標、策略或發行說明書中去了解(見圖一)。此外這類基金往往會強調收益,會讓投資人誤以為屬於債券型基金,實際上這類型基金只有股票型或平衡型,不會有債券型。不是債券型,卻以高收益為訴求?如何做到?風險會不會很高?
圖一:由基金基本資料可找到公開說明書與投資策略等相關資訊
圖表資料來源:Money DJ理財網(節錄)
聽到選擇權,一般投資人大概會直覺聯想到高風險、高槓桿。其實這些都只是當只有單邊操作時才會有的狀況,透過組合式操作策略就可以達到特定目標且降低風險。運用選擇權交易的基金主要是以掩護性買權(Covered Call)策略進行。
所謂掩護性買權策略是指買進股票的同時,賣出對應的選擇權買權以收取權利金。這麼做的好處是在享有股票上漲的同時可以多賺到權利金,下跌時也因為有多收到權利金,可以少賠一點。
舉例來說,基金經理人在買進台積電股票的同時賣出台積電的股票選擇權買權。以5月23日的收盤行情來看,履約價235元的買權,每單位權利金2.77元;履約價240元的買權,則每單位1.54元;若履約價來到245元,買權權利金就只剩0.86元;該日台積電收盤價為228.5元。這時基金經理人面臨一個抉擇:該賣出履約價多少錢的買權?
由上面數字可看出履約價越高買權權利金則越低。基金經理人若想賺取較高的權利金,就會賣出履約價較低的買權,但未來被履約的機率就會比較大。被履約意謂基金經理人將被迫賣出持有的台積電現股給持有買權者,這也意謂該基金將賺不到台積電股價持續上漲的好處。然而賣出履約價較高的買權,未來被履約機率較低,收到的權利金也會較少。
由上面的敘述就可以了解掩護性買權策略的缺點,在於股價大漲時將無法賺到較高的報酬。因此,在市場平平甚至下跌的時候,採取選擇權交易策略的基金有機會有較好的表現。但大多頭時期來臨時,該類基金的績效可能明顯落後。
以上述的例子來看,若經理人決定賣出履約價235元的買權,當台積電股價來到235元之上時就會被履約。換句話說,台積電股價漲超過235元的部分就都賺不到了。問題是台積電漲超過235元的可能性有多少?這就是經理人必須評估的問題。基金經理人抱持多賺多贏的態度時,買出高履約價的買權雖然收取的權利金可能會很少,但整體報酬率還是會贏過只單買台積電的其他基金。而且因為履約價高,被履約的可能性可能微乎其微,經理人的勝算還是比較大。也就是說假定有兩檔基金的持股完全一樣,這時有做掩護性買權策略的基金績效勝出的機率會比較大。
這樣看來以選擇權交易策略操作的基金似乎穩操勝算?其實也不然,主要會有以下幾個問題:
1.並非每一檔股票都有對應的選擇權可交易。以台股來說上市加上櫃共有近1700檔股票,但可以做為股票選擇權標的的只有187檔(註:2018年5月2日起生效)。而這些標的往往都是大型績優股,這意謂基金經理人若要以選擇權策略操作,可選標的將被侷限,且屬性都是偏穩健甚至保守。
2.賣出選擇權必須繳交保證金,這將使基金可投資資金減少,以致資金使用效率降低。延續前面例子的數據,若賣出一口履約價235元的台積電買權,必須繳交保證金約26200多元,約是現股價格的11%多。基金若全部以掩護性買權策略操作,表示將有超過一成的資金被凍結,這一定會影響到基金的運作。
3.就跟選股一樣,履約價高低的選擇有相當的專業性,經理人若誤判,將會影響到績效表現。
總括來說,導入選擇權交易策略的基金,投資人應視為穩健型商品,不該有高報酬的預期。此外,該類基金往往會以高配息為訴求,但配息有沒有從本金中挖取是投資人該注意的,不該只看配息率高低,還是要以整體報酬率來看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