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最重要的目的在獲利,想要從股市中賺錢,方法有很多種;但對長線投資人來說,想要以穩健的方式累積財富,得先搞清楚這家公司財務體質是否健全,值不值得你拿錢投入。若要確保自己「彈無虛發」,就必須學會看懂財報關鍵數字。
有不少人認為,財報是公布過去企業營運狀況,而股價是反映未來企業前景,拿過去數字來衡量未來發展,並不實際;但別忘了德國投機大師科斯托蘭尼「老人與狗」理論,股價就像狗,有時跑很快,有時被外物吸引、動也不動,但不論狗再怎麼跑跳,最後都會回到老人身邊,也就是基本面。
當股價圍繞著公司基本面上上下下,透過財報分析、理解公司價值的投資人,就能從中逮到機會,藉由股價低於內在價值時買進,高於內在價值時賣出,低買高賣,從中獲利。
因此,想要長線存股、中期參與企業獲利成長,或短期賺價差,都少不了靠財報指引。
4步驟 建立你的獲利名單
步驟1 評估財務槓桿高低
要掌握公司財務體質,建構投資獲利名單,第一步就是掌握財報關鍵指標ROE(股東權益報酬率);這個數字,是辨別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的門檻,如果投入太多,但賺得太少,等於違反了投資基本精神。
ROE較高,代表公司愈能替股東賺錢,但這並非要投資人過分迷信ROE、認為數字愈高就代表愈好,還必須搭配ROA(資產報酬率)一起看,才會知道公司的財務槓桿比例,也就是「用別人的錢」去賺錢的情況如何。舉例來說,某家公司的資產報酬率為8%,由於資產全部都是由股東投入,因此股東權益報酬率就是8%;但若現在進行一件投資,所需成本低於投資獲利,也就是用較低的利息,就能賺到高利潤,對公司來說,使用財務槓桿、向銀行借款投資這件事,就會相當具有吸引力。
ROE與ROA公式如下:
ROE=稅後純益/業主(股東)權益
ROA=稅後純益/資產總額
ROE除以ROA,就稱為財務槓桿指數。
當ROE與ROA差距愈遠,亦即ROE高出ROA愈多,就代表這家公司財務槓桿比例愈高;反之,ROE與ROA差距愈小,代表公司使用的槓桿比例愈低、向外面借錢投資愈少。
財務槓桿比例低,意味公司不用靠大量舉債來擴張業務,償債能力相對強,日後也具備調整獲利的空間。
但如果迷信ROE,而忘了同時檢視ROA,那麼公司只要改變一下資產負債比率,就能輕鬆提高ROE、誤導投資人;只有靠企業獲利推升ROE,才算是貨真價實的績優股。觀察這項指標時,也要以長線趨勢、至少6年以上時間,才能確認公司ROE
在不同景氣循環下,是否都能穩定向上成長。
步驟2看EPS及營收表現
第二步,則是看每股純益(EPS)及營收表現,這也是投資人最熟悉的財報項目。不過同樣的,看一家公司獲利趨勢,至少要看2∼3年表現,只看1年,無法確認公司獲利是否能穩定成長。甚至,投資人也不該有EPS高,就代表公司比較會賺錢的迷思。
主要原因是EPS高低,與公司在外發行股數有關,流通在外股數少,每股純益就會看起來很高;投資人只要將EPS拿來當作衡量股價高低的依據,也就是作為本益比的參考即可,不見得與企業經營能力有絕對關係。
最好的情況是,EPS與營收同步、且穩定成長,這樣才不會有僅靠業外獲利、衝高EPS的疑慮產生。
步驟3掌握公司現金流向
第三步,就要看現金流量表,清楚掌握公司現金流向;包括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及融資活動的現金流量;加總起來就是現金流量淨值。
一般認為,公司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大於稅前淨利,且現金再投資比率大於8%,代表公司資本投入相對積極,產業處於擴張階段,是值得留意的好股要件。
步驟4看懂償債能力
最後是看懂公司償債能力,也就是全球景氣陷入衰退時,公司的現金周轉能力,最重要的兩個財務指標,即流動比與速動比。
一般標準是,流動比率大於150%、速動比大於100%才算是安全。但因為這部分與產業特性有關,必須參考實際運作情況而定。
例如,百貨業因為變現能力較好,流動比與速動比一般較低,但產業特性收款較慢的公司,像營建業,理論上就要比一般標準再高一些才安全。
投資人如果認為財報太艱深難懂,那麼至少抓住這4步驟,投資便可邁向長期獲利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