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5歲的小威,是在服務業上班的白領階級,雖然每天穿著西裝上班,看起來很風光,實際上卻是個低薪的呆薪族,每月月薪2萬5千元,光是房租就佔去一大半,所幸在他省吃儉用下,每月還有6千元的結餘。小威很想投資來尋求翻身,可是,有機會嗎?
小威的疑問不是沒有道理,畢竟每月僅能結餘6千元,這麼一點點錢能投資什麼呢?再者,就算每月結餘的6千元都拿去投資,一年總計不過才7萬多元,7萬多元怎麼滾出大財富呢?
答案是可以的,關鍵在於善用複利效果。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並且採取行動,就能讓小錢滾出大財富。
複利加持 財富才會倍數成長
所謂複利效果,可以簡單解釋為利上滾利,利滾利就是「複利」,也就是說把運用錢財所獲取的利息或賺到的利潤加入本金,繼續賺取報酬。這樣的情形可以化為公式來解釋:【本利和=本金x(1+利率)期數】。
這裡所謂「期數」是指時間,也是是整個公式的關鍵因素,一年又一年(或一月又一月)地相乘下來,數值就會愈來愈大。也就是說,若有人採取複利的方式來投資,最後的報酬將是每期報酬率加上本金後不斷相乘的結果,期數愈多,當然獲利就愈大。
舉例來說,假定某項投資每年有 10%的獲利,若以單利計算,投資100萬元,每年可以賺10萬元,10年可以賺100萬元,多出一倍。
但如果以複利計算,雖然年獲利也是10%,但每年實際賺取的金額卻會不斷增加,以前述的100萬元投資來說,第一年賺的10萬元,但第二年賺的卻是110萬元的10%,即是11萬元,第三年則是12萬1千元,等到第10年總投資獲利是將近160萬元,成長了1.6倍,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複利效果的魔力」了。
謹守2觀念 複利不打折
由此可見,複利效果威力之所以強大,在於2個因素,第1個是愈早開始愈好。愈早開始投資愈能享受到複利的好處,因為你將會有足夠的時間讓投資成長,同時因為你的收入會持續增加,負擔也不會過重。第2個則是長期定期定額投資在報酬會成長的工具,像是基金。
對於呆薪族來說,複利效果可說是用小錢累積財富的最佳幫手,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二大觀念一定要先建立,以免讓複利效果打折。
一、持之以恆 不要中斷
每個人都有惰性,有時候也難免想花大錢享受一下,例如出國旅遊等,這筆錢一花可能就是好幾個月的辛苦結餘,也會中斷你的複利效果計畫。若無法有紀律的定期投入,複利效果將無法發揮威力。
要避免中斷情形發生,就是先做好你的財務規畫。以旅遊來說,可以先預計何時出國、旅遊基金需要多少錢、計畫多久時間達成,按部就班存錢,就不會打亂投資計畫。
二、定期檢視並調整投資標的
無論是基金或者其他投資工具,投資價值取決於投資標的漲跌,因此,當投資市場呈多頭走勢,基金表現理應上漲,反之,當投資標的出現空頭,且空頭走勢未見停歇,投資人可以提早出脫或者轉換標的,以免損失擴大。
雖然基金的淨值不一定永遠上漲,但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複利仍是一個讓財富增值的有效策略。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趁早理財,有較多的時間(期數)讓複利發揮更大的威力。
設想情況
假設25歲小威跟他的麻吉阿祥,2人每月都可以結餘6000元進行理財。小威選擇每月定期定額扣款6000元,於年報酬率為6%的基金,而生性保守的阿祥則是把每月6000元放在定存(年利率為1.3%),直到35歲才進行全球股票型基金投資。兩人到50歲時,小威將比阿祥多存101.4萬元。
投資相同金額,早10年開始,成果愈大 單位:新台幣元
年齡 |
小威 |
阿祥 |
小威比阿祥多存 |
||
累積投入本金 |
累積本利和 |
累積投入本金 |
累積本利和 |
||
25歲 |
72,000 |
74,013 |
72,000 |
72,431 |
1,582 |
30歲 |
360,000 |
418,620 |
360,000 |
371,750 |
46,870 |
35歲 |
720,000 |
983,276 |
720,000 |
790,370 |
192,906 |
40歲 |
1,080,000 |
1,744,912 |
1,080,000 |
1,355,026 |
389,886 |
45歲 |
1,440,000 |
2,772,245 |
1,440,000 |
2,116,662 |
655,583 |
50歲 |
1,800,000 |
4,157,965 |
1,800,000 |
3,143,995 |
1,013,970 |
由此可看出,年復一年所累積的轉入再投資收益,能夠創造相當大的潛在收益。
投資相同金額,早10年開始,成果愈大 單位:新台幣元
年齡 |
小威 |
阿祥 |
小威比阿祥多存 |
||
累積投入本金 |
累積本利和 |
累積投入本金 |
累積本利和 |
||
25歲 |
72,000 |
74,013 |
72,000 |
72,431 |
1,582 |
30歲 |
360,000 |
418,620 |
360,000 |
371,750 |
46,870 |
35歲 |
720,000 |
983,276 |
720,000 |
790,370 |
192,906 |
40歲 |
1,080,000 |
1,744,912 |
1,080,000 |
1,355,026 |
389,886 |
45歲 |
1,440,000 |
2,772,245 |
1,440,000 |
2,116,662 |
655,583 |
50歲 |
1,800,000 |
4,157,965 |
1,800,000 |
3,143,995 |
1,013,970 |
由此可看出,年復一年所累積的轉入再投資收益,能夠創造相當大的潛在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