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進入證券業後經過好幾個師傅的調教,其中有一個師傅非常注重「策略」,他說:「好的策略可以讓你活到下一波起漲,爛的策略會讓你一次下跌就說再見。」
策略的執行可以分成四個階段:選股、買進時點、部位控管、賣出時點,其中選股的技巧人人不同,買進與賣出的時點也會因技術指標或個人對盤勢的判斷而有不同,這三點都是見仁見智。但是部位的控管卻是有一定的邏輯可循,首先要先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可以投入股市,這個非常重要,因為投入股市的錢有可能會變成「零」,所以一定要在不影響生活的前提之下才能投入。
部位控管其實就是風險控管
其次,一定要留有現金。生活中常有意外的現金需求,生老病死都是無法避免的,為了避免因為需要現金而將持股賣在低點,或賠錢賣出,至少要留有三成或者三個月以上的生活費用。
個人投資者在現金的控管上比較具有彈性,對個股的忍受力也比較強。如果是自營商等法人,因為有停損控管和停權的問題,現金通常會超過五成,甚至七成,這樣可以在市場重挫時受傷比較輕。當你手頭上有現金時,可以在適當的時機追價,也可以在適當的時機攤平,這樣才不至於陷於被動。
分散標的就是分散風險
投資股票或者買賣股票本身就是一種風險,挑明著說,股票的本身就是風險,可以想想:經營權是在別人手上,大股東可以印股票換鈔票,而我們這些散戶卻是拿鈔票去換股票,這不是笨是什麼?
好吧!我們假設大股東是具有善良管理人意識的經營者,誠懇踏實,股權比重都維持在高檔,這樣的經營者兢兢業業,每天都非常的努力,也都配一定的現金股息,可是市場往往不如預期,景氣有高有低,產品的競爭力隨著競爭者的增加而減弱,反應在公司的獲利上就是每下愈況或不太穩定,這個就是風險。
如果你只選一檔股票投資,你有可能買到越峰(8121)、安可(3615)、臺龍(6246),也有可能買到唐鋒(4609)、IML(3638)、杜康(911616),更有可能買到大同(2371)、華映(2475)、茂德(5387)、精碟(2396)、歌林(1606);假設你留五成現金,五成資金買五檔股票,也就是說用一成的資金買一檔股票,也許無法快速累積財富,但也可以避掉快速損失的風險,如果不小心買到歌林,最多也只是損失10%的資金,以後還是可能賺回來的,但如果你用50%的資金去重押歌林,那麼一下就損失一半。
圖一:唐鋒(4609)來去一場空
圖二:IML(3638)上市不久就是高點
圖三:安可(3615)今年觸控族群的投機指標
股市瞬息萬變,3月11日發生的日本大地震與海嘯正可以說明:股市是不能預測的,只能「中性」的看待股市。所謂中性,是代表中性的持股水位,控管持股水位才有錢可以加碼,而分散持股才能避開單一個股的利空衝擊,這就是「策略」。
部位控管才有反敗為勝的可能
接下來筆者舉兩檔個股說明就算是買錯時點,只要控管好持股水位,還是可以等到春暖花開。
投資朋友可能發現,個股的底部常常有帶量下殺的現象,這多半是多殺多所造成的,而這種股票如果開始反彈往往是一大段,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個股或是大盤的利空,造成持股信心崩潰;二是法人停損單出籠,先殺先贏。只要是產業基本面向上、具有競爭力的公司,在底部出現後會很快地恢復正常價值;因此如果不能控管好持股水位,會因為下跌段的壓力太大而殺在低點,而低點之後就是反彈,屆時往往會失去追股票的勇氣:
【舉例1】:達能(3686):達能是國內專業太陽能矽晶圓製造廠,從2010年7月上市之後,營收一直處於創新高的階段,2011年2月的營收5.14億元,還是創新高,以基本面而言,如果買在去年10月初的60元,那麼跌到最低點45.6元,損失高達24%,如果能控管好持股水位在50元以下加碼,那麼在今年元月的反彈就應該會有獲利,由下圖可以看到達能由低點50元附近反彈到68元,幅度高達36%。
圖四:達能(3686)是太陽能族群中的成長指標
【舉例2】:雷凌(3534):雷凌是國內第一大、全球前五大的Wi-Fi晶片業者,去年第四季因為合併全球第三大ADSL晶片廠誠致科技後,費用上升與臺幣匯損等因素,第四季只有小賺0.42元,導致股價在2月重挫,重挫之後又引發法人停損賣壓,一直跌到86.2元,之後開始緩步墊高到90元附近,配合2月營收月成長6.6%,一口氣將股價拉到100元以上,漲幅超過16%,是近期逆勢抗跌的股票,如果在今年1月持股成本100元以上,在大跌後90元附近加碼一次,應該是在損平附近。
圖五:雷凌(3534)Wi-Fi將受惠於手持式裝置而成長
但如果在今年1月重押雷凌,那麼可能無法躲過2月的下跌段,而且很有可能停損在90元以下,將錯過反彈時點。當然,股票向下攤平並不是好習慣,上述兩例只是說明在股票被誤殺的情況之下,配合持股水位的控管,可以運用策略性的加碼讓自己反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