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年台股表現不錯,指數從近4000點一路衝到9000多點,看到周遭親朋好友買股賺錢,你是否也心動,想進股市大賺一筆?
怎麼賺呢?不論是股市新手,還是已有一些投資經驗的投資人,想在股市賺錢,除了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與選股能力,「資金配置」更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從決定要投入多少錢?資金從哪來?到選擇投資工具、投資時機,以及每一檔股票的資金配置,這些都需要事先規劃與徹底執行。
資金配置的正確與否對於整體報酬率的影響,與選股能力可說是同等重要。但很多投資人卻忽略或誤解,以為買很多檔股票、然後每檔股票給予相同的資金比重,就算是資金配置了;或者不管多頭與空頭市場,投入的資金比重都一樣;再不然就是把過多資金放在保守型的資產,這些都不是正確且合理的資金配置方式。
因此,接下來的5個步驟,帶你從原始投入的資金開始,一步步做好資金配置;並幫你檢視自己的資金配置方式,是不是出了問題。
Step1.列出個人「資產負債表」、損益表 決定投入資金
首先,列出你個人的「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列出所有的資產與負債,「損益表」涵蓋收入和支出,包括薪水、日常生活開銷、房貸、休閒娛樂、預備金等,愈詳細愈好。看看剩餘的錢有多少,決定投入股市的資金。
重點是,這筆資金必須是固定的,不能因為行情好了,無緣無故又多出一筆錢進入股市,更不宜用借來的錢投資。此外,這筆錢一旦放進股市,要和日常的開銷分開,不能混用,這樣才能確實從帳簿中看清你在股市上的賺賠與明細,也才能找出投資的得失。
常聽到很多投資人賣股票的原因是繳卡費、繳房貸、出國玩、買保險等,聽起來似乎都是非賣不可的理由,但其實往往只是安慰自己「看錯行情」「抱不住飆股」的藉口。沒有找到自己投資上的癥結,這樣的理財方式是不夠嚴謹的。
Step2.認清大環境多空趨勢
買進股票前,要先對整個大環境做一些功課,包括總體景氣目前狀況如何?大盤是處在偏多或偏空的位置?這方面有很多資料可以參考,包括官方發佈的GDP年增率與季增率,景氣燈號、領先指標、M1b、M2貨幣供給額,以及失業率等。至於技術面上年線與季線的位置,也值得參考。
當你判斷大盤處於多頭時,個股上漲的機率也會比較高,這時可以維持較高的持股水位、降低現金部位;相反的,當大盤處於空頭時,現金部位就要比較高,持股則要降低。
另外,有些人會以較長期的統計數據,做為資金配置的參考。例如,打開台股20年來的月線圖,台股都在2485點到12682點之間上上下下,中間值約為7500點。在7500點時股票、現金部位各半,每往上漲1000點,股票部位減10%,現金部位增10%;每往下跌1000點,股票部位增10%,現金部位減10%。
台股大盤指數與持有部位的比重
指數位置 |
股票部位比重% |
現金部位比重% |
12500 |
空手 |
滿檔 |
11500 |
10 |
90 |
10500 |
20 |
80 |
9500 |
30 |
70 |
8500 |
40 |
60 |
7500(台股20年來中間值) |
50 |
50 |
6500 |
60 |
40 |
5500 |
70 |
30 |
4500 |
80 |
20 |
3500 |
90 |
10 |
2500 |
滿檔 |
空手 |
Step3.選擇投資工具
很多投資專家都說,投資工具的風險排名是:定存<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股票<期貨,所以,如果你是保守型投資人,就要多一些債券基金和定存;積極型投資人可以多一些股票甚至期貨…….
這並不是騙人的,但也只是通則而並非準則。重點在於同一種工具對於不同人來說,風險是不一樣的,而每個人都追求高報酬、低風險,因此選擇投資工具時,應該要以「報酬/風險比」較高的為主,並努力充實知識以降低風險。
例如,如果你對於期貨非常了解,有充足的交易經驗、且能掌握的資訊最多且最透明,你甚至可以把較大部位的資金放在期貨上,因為你已經比其他多數人更能控制這項工具的風險。因此,「資訊掌握度」是你選擇投資工具時的另一項參考因素。
Step4.操作周期以波段為主
股市中有人天天殺進殺出,也有人多年不動如山,操作方式當然各有優劣,但長期確實能讓投資人累積資金的,「波段操作」應該是最有效的模式。而波段操作的周期是多久?這其實要依市場的周期而定,一般而言,台股每年大盤指數從低點起漲到高點起跌,快則幾個月,慢則一年多。我們可以這樣的時間週期,做為波段持股的標準。
至於波段操作的重點只有三個:底部買進、頭部賣出,加上確實執行。如何判別頭部與底部?除了用技術面(例如突破季線)判斷之外,消息面或心理面往往也值得參考。舉例來說,從台股這麼多年的經驗來看,通常底部是利空匯集形成的;更常發生的是在眾多利空打擊之後,再來一個最大的利空,就是真正底部的到來。這時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嚇到遠離股市,但也同時是最佳的出手時機。
敢不敢出手?考驗你的經驗與膽識。
另外,底部買進是一段時間的過程,不是一次就押到滿。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曾經以雞蛋做比喻,畫出一個買進賣出的週期圖,值得參考。但無論如何,只要你敢買在相對底部區,就是成功了一半。
科斯托蘭尼的雞蛋理論
Step5.慎選標的、依了解度配置資金
許多投資專家都教導投資人「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可以分散風險」,加上資訊發達,每天各式各樣的「明牌」滿天飛,於是很多投資人就東買一檔、西追一檔,手中持股好像開雜貨店,自以為這就是分散風險,更糟的是一段時間以後,往往已經忘了當初為何買進。
其實,分散風險的觀念是對的,但比較適合大資金部位的法人或基金;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不如專心研究8~10家公司,然後從中挑出3~5檔買進並波段持有,也就是「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然後小心的看好它」。
資深股市達人許啟智,就是「一個籃子」的奉行者。他曾說過,他手中的持股很少超過三檔,但都是經過仔細研究分析後才買進,而且都未必是市場當時的主流股或熱門股。例如2009年初買進的裕融、2009年底買進的華航,他認為「要搞懂一檔股票,其實要花很多時間和功夫,一個人的力量不太可能照顧太多股票。」
至於選出的標的,該分配多少資金?這牽涉到對每檔標的的預期報酬。預期報酬愈高,當然就要分配較多的資金。因此,把所有資金平均分配在每一檔個股,是不甚合理的做法,除非你對於每一檔個股的預期報酬都是一樣的。
至於預期報酬如何衡量?其實沒有一定的標準,而是取決於我們投資前做的功課夠不夠多、夠不夠深入,包括訊息收集的完整度、基本面與技術面的研究、產業或公司所處的基期等。許啟智認為,事前功課做得愈足,信心就愈高,資金也就押得比較重,例如當初的華航,他就用了手邊超過一半的資金買進,1年後賣出時獲利超過1倍,對他資產的累積可說大有助益。
股市的操作,是一段漫長的過程,甚至值得當做終生事業在經營。而在每波的操作中,能不能有效且持續的累積總資金,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當大多數人都只重視選股技巧、甚至只追求一夜致富的「明牌」時,提醒你,「資金配置」也是一門股市常勝的必修課。
切實管理資金流程圖
第1步 列出個人「資產負債表」 決定投入資金
↓
第2步 認清大環境多空趨勢
↓
第3步 選擇投資工具
↓
第4步 操作周期以波段為主
↓
第5步 慎選標的、依了解度配置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