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魯蛇」到理財贏家,三十五歲前,李昂家靠著理財練習與持續進修,打造股票、基金、房地產三個資金水庫,做好資產配置,養出千萬財富。
貪求一夕致富 股市斷頭慘賠
「如果說工作存錢是為了將來過好日子,那麼投資理財就是為了讓好日子提早到來。」原來,老家在萬華的李昂家,國中時代身邊不乏許多「壞囡仔」,成績總是吊車尾的他,最常被人問起在哪混流氓,「但我不想被人家看不起,我想賺大錢,想四十歲財富自由。」想賺錢的信念,讓李昂家的理財經驗啟蒙得很早。
「我人生第一檔基金是高二就開始買的⋯⋯。」李昂家回憶,以前就讀台北商專夜間部期間半工半讀,月薪二萬元的他,每月定期定額扣一萬元買怡富新興科技基金,為了就是想要一圓「年化報酬率一五%至二○%,透過複利效果,二十年可累積一千萬元。」的致富美夢。
只是,二○○○年遇到網路泡沫,讓李昂家手上報酬率最高一度到四、五成的基金,獲利大打折扣,但定期定額的強迫儲蓄效果,仍讓他存下了三十幾萬元的投資本錢。然而接下來幾年,他卻因「一夕致富」的貪念,把這筆存款、外加辛苦存下的積蓄,全數大賠在一檔股票上。
○七年下半年,他聽信友人明牌,重押當時炒替代能源題材的樂士,剛開始十一元買進後,股價來到波段高點十九元附近,一度帳面賺了四、五十萬元,後來篤信友人目標價二十五元的說法,還加碼融資重押。最要命的是,當股價一路狂瀉,他不但捨不得停損,還逢低追加,結果在股價跌到波段低點二元前,李昂家早已被斷頭出場。
「當時金融海嘯都還沒開始,我的投資世界就吹起狂風暴雨了。」李昂家自嘲地說,「錯誤的投資理財方式,有時候比什麼都不做還要危險。」經過這次震撼教育後,李昂家決定砍掉重練,重新學習投資理財這門課。
他從記帳開始,「這是理財的第一課,你必須對每一分錢的流向瞭若指掌,釐清可用多少錢冒險賺快錢、該用多少錢穩賺安心財。」一堂簡單的記帳課,讓他有了「資產配置」的概念。
再者,他根據資產配置的邏輯,嘗試建立股票與基金「攻擊」與「防禦」的資金水庫。但要讓水庫的上游源源不絕,關鍵還是在於股票、基金投資的專業素養。
股票方面,他除了自掏腰包學習技術分析,每天也會花至少三小時調線圖研究K線、趨勢線、形態。基金部分,李昂家很清楚,自己還不到將資金押注於過度保守商品的年紀,挑選基金應專注於「賺取區域經濟趨勢向上的獲利機會」。
想通這一點,修練方向也更具體,必須搞懂宏觀的經濟與金融趨勢。他自費報名國際金融課程,建立經濟循環與金融環境思惟。此外,每天搜羅重要財經資訊也成了他的必做功課,他必須將財經脈動套用在課堂理論,模擬操作,驗證理論與現實的時間差。
做好防禦配置 持續錢滾錢
金融海嘯前重傷,海嘯後,李昂家先選擇用海外基金危機入市,一方面試水溫,另方面也驗證自己的所學是否「出師」。當時,他看好「風暴中心」歐美市場可能率先谷底翻揚,嘗試定期定額買進當時跌深的歐、美股票型基金,改正想賺「快錢」的投資心態,當市場跌越深,他反倒伺機增加基金的扣款次數,至於停利的方式則設在一五%至二○%就出場,學會靠基金滾錢賺「安心財」。
「對我來說,定期定額投資看好市場的基金,是防禦型的理財配置,除了追求高薪,還是得靠精準的單筆投資基金或股票賺價差。」一四年起,李昂家又為自己增加一個房市的資金水庫,「算算這戶當初售價千萬的房子,現在已價值一千三百萬元,未來若有更好的投資標的,還可增貸做理財用途。」李昂家笑說,把積極投資的獲利拿來配置穩健的標的,是他三十歲前從未想過的事。
李昂家
出生:1980 年
現職:銀行經理
經歷:日盛銀行專案副理、 大眾銀行分行經理、花旗(台灣)商業銀行營業部理財主管
學歷: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在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