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小孩領到紅包之後,只能任由他們用在吃喝玩樂上嗎?專家建議,父母應進行基礎理財教育,讓孩子學會金錢支配,贏在財富起跑點。
她,教出用錢超謹慎的女兒 善用四種工具 放手讓孩子管錢
現在我們班上女生最迷的是美樂蒂(卡通角色),我也很喜歡;但如果東西超過兩百元,我就會覺得好貴,不想買了。」小學四年級的小敏靦腆笑說,「可能是我的錢打了二十四個結吧(形容用錢謹慎),看到再喜歡的東西,只要太貴,就會想還不如存起來。」
進一步問她,存那麼多錢,以後要做什麼呢?「這我還不知道,但存款數字增加,會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我喜歡這種感覺。」小敏對金錢的概念,顯然已有超齡水準,不但能理性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還能對商品價格高低有套自我判斷標準。能有這樣「大人都未必會有」的表現,與父母親對小孩的金錢教育,採「放手」模式有極大關係。
「錢的使用,是一種責任感的展現,因此,我們不會去限制她、不給她機會碰錢。反而在她有數字概念、上小一之後,就讓她自己管理零用錢,學習如何支配,同時也教育她,必須承擔金錢帶來的各種責任。」小敏的媽媽楊瑞玲說,這也是一種生活習慣的養成,從用錢開始,訓練獨立自主能力。
先建立消費觀 學會聰明花錢 克制欲望
當然在此之前,小孩必須了解一件事,即「東西夠用就好,需要才買」的觀念。「每個小孩都愛吃糖。學齡前,我帶小孩去逛超商,她會想買糖果吃;這時我會試著引導問:妳要買很多糖但吃不完?還是夠吃就好?之後再從文具店下手,讓孩子理解,錢要花在刀口上,不輕易浪費的道理。」
楊瑞玲舉例,以前到超商,看到架上各式糖果,女兒會禁不住誘惑,想全部帶回家。「但放手讓她自主管理後,她會先請店員幫忙確認悠遊卡餘額,在『夠吃夠用』的消費觀建立下,小敏會開始思考:到底該不該買。」有時從小動作中,發現女兒學會比價、克制欲望後,爸爸還會趁機再「激」她一下:「妳想買就買啊,不是還有零用錢嗎?」此時,她反而會說不用了,「家裡的糖果好像還沒吃完。」
消費觀建立後,還要透過適當工具,才能逐步引導小孩正確管理金錢。楊瑞玲便使用四種法寶,分別是:悠遊卡、零錢包、拉鏈袋及銀行存摺,讓小敏在接觸錢的過程中,能有條有理、不失序。
「剛開始把錢交給小孩,目的在讓他們嘗試使用金錢,所以必須限額,利用悠遊卡儲值功能,就能控制花費上限。因此到了超商,除能辨別需要與想要外,還要讓她知道,悠遊卡餘額會變負數,錢一定有用完的時候。」楊瑞玲趁機教育,「買東西時要有預算概念,並衡量能力,如何才能付得起自己想買的物品。」
偶爾也能預支 但一定要還 讓他們不亂花
雖然悠遊卡相當便利,但畢竟不是所有店家、攤販都能使用,因此小敏還有一個零錢包,而這也是平時「收入」進帳後暫存的地方。「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們就會訂定獎金發放規則,她沒有固定的零用錢,只有表現好,才能拿獎金,而這就是她的主要『收入』來源。」楊瑞玲說,例如考試滿分就給一百元,或得到師長稱讚,視情況也會有銅板獎勵。
小敏拿到「獎勵金」後,會先放進零錢包,等到零錢包滿了之後,就把銅板疊成一堆,拿去向父母換紙鈔;換進來的鈔票,她會整齊地收進拉鏈袋,當拉鏈袋也裝滿鈔票後,她就會請爸爸幫忙存到銀行。「當她拿零錢來換百元鈔時,我們會刻意給她新鈔,看著拉鏈袋裡的紅色新鈔累積愈來愈多,她想存錢的念頭就愈強烈。」
隨著小敏管理的錢不斷長大,楊瑞玲也慢慢教她記帳;「記帳本與拉鏈袋放在同一個抽屜裡,對小孩聲明,爸媽與她負共同管理責任,任何一筆收支,都要經過雙方簽名確認。」這樣的好處,除了加強保管外,也便於觀察女兒的用錢行為。
攤開小敏的記帳本,每頁都被她用尺筆直地分隔出六個欄位,日期、收入、支出、合計及兩個簽名欄,只要有收入或支出,她就會仔細填寫進去。例如:兩個甲上,收入一百元;花童,收入六百元;英文升級,收入三百元。一張活頁紙上,絕大部分都是收入項目,偶爾才會出現像是「愛莎手套」,支出一百元的紀錄。
隨著農曆春節腳步逼近,正是小孩領紅包、最快樂的時候,小敏拿到壓歲錢,會在紅包紙袋上註明誰給的、多少錢,點收完畢,才會將紅包整齊地放在枕頭下。直到年後開工日,便請爸爸代為存到銀行。
「我們存紅包方式,不是金額加總後、一整筆款項存進去,而是一包一包地存。例如:爸爸的紅包錢是三千元,就會寫一張三千元的存款單,存摺明細便會一筆筆列印出來,讓她知道,銀行存摺也有記帳功能。」楊瑞玲雖大膽放手,但仍會反覆確認、監測小敏支配金錢的行為,特別是零錢包與拉鏈袋使用狀況,都在掌握中。
像小敏對新奇有趣的文具抵抗力較弱,「此時,我會採開放態度讓她自己作主,如果真的非常想買,但錢不夠,我也會說可以先借錢給她,不過一定要還。」楊瑞玲說,這時她都會猶豫很久,代表就算能夠預支消費,也不會濫用,而最後她都會選擇便宜、能用的文具。
在父母適時提醒、克制消費欲望下,現在小敏對支配金錢的能力,恐怕連大人都自嘆不如。
▲小敏將紙鈔放進拉鏈袋,並以活頁紙記錄收支項目。
(攝影/唐紹航)
楊瑞玲理財教育心法:
-
灌輸小孩「夠用就好、需要才買」觀念,並到超商觀察消費行為。
-
以悠遊卡、零錢包、拉鏈袋及存摺四工具,放手讓小孩學習支配金錢。
-
引導小孩記帳、建立收支概念。
-
記帳本與放置紙鈔的拉鏈袋由小孩及父母共同保管,收支都須雙方簽名。
-
逐一將過年領到的紅包存入銀行帳戶,讓小孩知道存摺也有記帳功能。
她的兒子,是全家的記帳員 用生活當教材 三步驟養成理財觀
Vivian與他的小學四年級兒子Mark,乍看就像感情要好的姊弟,在日常生活中,Vivian就經常灌輸Mark金錢觀念。「因為以前看到新聞,提到學生欠一屁股的卡債,讓我好驚訝。」這些新聞在Vivian心中蕩漾,也讓她決定從兒子上小學後,培養兒子對金錢認知,讓他了解「錢」為何物。
首先,Vivian先讓孩子擁有自己的戶頭。Mark過年領到壓歲錢後,她就會把壓歲錢存入兒子帳戶,只要有錢存到銀行,Vivian就會把存摺拿出來給兒子看,告訴他:「你的壓歲錢都存在裡面,這些是你擁有的錢。」
直到兒子上小學,擁有自己的零用錢後,每半年Vivian就會要求兒子把沒用到的零用錢,一元、五元、十元等分好,一併存入銀行。「只要你六個月都沒有把錢花掉,銀行就會給你一點獎勵,這就是利息。」無形中帶入金錢觀念。
「讓孩子對錢有感」,是Vivian培養小孩的認知,第二階段的教育方式。她以餐費為例,假設菜單上的套餐價格為三百元,她會和兒子說,「我們在巷口吃一碗麵,才六十元。」用Mark日常熟悉的方式做比較,反而會讓他感受到這一餐的不同,只有在特別的情況才會吃到。
Vivian說,假設兒子想買一千元的樂高, Vivian就會藉此機會教育,「這一千元,很可能是大樓管理伯伯工作一、兩天才能得到的薪水。這一千元,可以讓你喝三個月的養樂多。你想一想,真的想要,先從你的零用錢裡面扣一半。」Mark 真的會停下來想一想再做決定。Vivian回憶,有一回全家到日本旅行,看到販賣機有賣水,上面寫著三百日圓,兒子還沒有匯率的概念,一看到一瓶水三百元,他就揮揮手說:「不要買了,好貴。」Vivan這才發現,平時的教育,真的在Mark身上起了作用。
讓孩子有參與感,是Vivian教育孩子的第三階段。出國旅行,Vivian會讓兒子當記帳員,帳本可以作畫記錄,可以黏貼票根。她笑說,Mark還知道比較,「全家玩一天下來會花兩千元,可以買兩盒樂高。」
會理財也要懂回饋 讓孩子體會錢也能做公益
有一次,家裡附近的教會舉辦慈善園遊會,她索性幫孩子租攤位「讓小孩當家」。她和做生意的親戚批了幾包糖果餅乾來賣。當天孩子一開始很靦腆,不敢也不會叫賣,直到後來發現都沒有人來買,他們就自己拿著籃子,到走道上吆喝。剛開始棉花糖一串一串地賣,幾個小蘿蔔頭就發現這樣賺得很慢,後來就學著其他攤位喊著「三串五十元!」
Mark回憶去年的情景,直呼「園遊會很好玩,可是賺錢好累喔!」Vivian說,她要求孩子們記帳,扣除糖果餅乾成本、租攤位的錢,還要捐給慈善機構,算一算一人雖然只能分到一百元,但體驗到賺錢的辛苦。
Mark說:「現在想買的東西如果比較貴,我會先記下來,雖然媽媽說買東西不用忍耐,可是如果用掉這次機會,下次想買更喜歡的東西就不夠錢了。」買東西前先想一下,就是讓Mark學會控制欲望。
Vivian也教育Mark,不要忘了關懷社會。前幾年高雄氣爆,因為先生就是高雄人,Vivian就對他說,「你還沒辦法賺錢,可是你擁有一些錢,很多人的家都沒了,你要不要捐錢給他們?」想不到Mark 聽了以後就拿出一千元捐款,當他收到印有名字的感謝函,也覺得開心。
Vivian理財教育心法:
-
以餐廳套餐與巷口麵店價格為例,讓孩子對錢有感。
-
讓孩子參與園遊會擺攤,親自體會賺錢過程,了解錢得來不易。
-
需要,還是想要這個物品,讓孩子選擇判斷。
-
有一分錢,盡一分力,適度讓孩子參與捐獻,培養對社會的關懷。
三位理財專家給父母的建議 別幫孩子選擇 應引導他們下判斷
「青年財金素養,從小就應該耕耘!」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蘇英孝多年觀察發現「切身體驗的學習」是關鍵。如果從小對金錢觀念淡薄,就不會有「收入減掉儲蓄,才是支出」的概念,「讓孩子對金錢有思考及判斷力,是學會理財的首要條件之一。」
蘇英孝說,過年期間孩子領到壓歲錢時,就是很好的教育機會。初期孩子對於金錢可能沒有想法,父母親可以藉機建議,以引導方式告訴小孩,「你現在有十元,要不要去買糖果?」如果小孩做出選擇,「但下次要買更好吃的糖果,你就沒有錢買了。」在買之前讓孩子判斷是「需要」,還是「想要」,或是讓孩子培養更大的目標,「糖果買來吃完就沒了,但是存起來可以買其他更好的東西。」教育孩子沒有時間壓力, 只要在孩子對於錢感到好奇,或者提出要求時,都是最佳的教育時機。
從存款到買股 逐步培養孩子正確理財觀
富邦證券財富管理部協理陳秋蘭指出,有些父母會幫小孩開戶存錢,買基金或股票,這是幫小孩理財,不是教他理財。許多人正是因為父母太「能幹」,子女沒機會經手,到三十幾歲連做定存、換外匯、股票及基金投資都無法自理。
對孩童來說,最基本的教育就是從存款開始,讓他們保有存摺,逐步了解活存與定存的差異,甚至觀察利息的增值效果。進入高中或大學,可引導他們選股,像電信、超商類股具民生消費概念,小孩較容易理解。「從股價變化及個股新聞,讓子女關注產業,之後慢慢擴及基金及ETF(指數股票型基金),都是不錯選擇。」
像主管機關已開放定期定額投資台股,大學生可藉此早一步熟悉台股市場。「剛開始不要選太遙遠、太陌生的股票,小孩容易因為複雜,就認為『那是爸媽的事』;另外,個股波動也不宜太大,否則最後又變成父母在操作,甚至影響課業,就得不償失。」陳秋蘭提醒。
國泰世華銀行綜合企劃總管理處副總經理李素珠建議,父母可從日常生活中,教導孩子基本理財知識及正確金錢觀;讓他們學會分辨「必要」、「需要」與「想要」的差別;並與孩子共同討論如何規畫、支配零用錢,培養記帳及儲蓄習慣。若能把握農曆新年期間,引導孩子善用壓歲錢、及早儲備理財實力,即是為日後財富累積奠下成功基礎。
理財教育這樣做:
-
適時引導孩子思考如何用錢。
-
讓孩子判斷「需要」與「想要」差別。
-
別選擇複雜工具,否則孩子易受挫而放棄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