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息倒數,對金融保險業或許帶來利多,但隨之而來的短期震撼能否撐得住?股東們要有耐心。
當然,市場總有一天會拉回,只要堅持下去,看空總有對的時候。筆者在歐巴馬連任美國總統前後幾年間,認為美國股市應當回檔建立一次空頭市場的紀錄,結果被市場巴得滿頭包。看錯之後總要回頭檢視分析模式有無錯誤,要清除被業障遮蔽掉的重要因素。檢討後發覺玄機在於過剩的流動性,全球幾兆美元的錢在尋找避風港,金融市場往往把一年的波動度集中在幾個特殊事件揮發掉,剩下時間以低斜率緩緩揚升。
這個錢多的基礎還存在嗎?由於美國總統將換人,聯準會年底加息幾乎確定。有多確定?比一個月前希拉蕊當選新美國總統機率高。誰知道會不會又震碎專家眼鏡?但市場都這麼認為,金融商品走勢就當真,債券價格最明顯。也就是說,資金還不確定被抽回,但利率市場已動起來。
當美國火雞因感恩節進烤箱時,台灣的金融股開始慶祝利率漲的好消息。的確,零利率傷害金融業的獲利基礎。央行貼現利率是五趴、六趴的時候,存放款利差可以有兩、三個百分點。但央行把利率壓到貼近零,存放款利差還那麼高,會把社會當成吸血鬼給塞洋蔥、釘死在十字架上。君不見過去十多年,金融業狂賣各種金融商品,種類愈賣愈多,風險係數愈賣愈高?原因很簡單,原來靠存放款利差賺錢的基礎被央行摧毀,只好轉行成賺手續費、管理費與績效費。現在利率終於要漲,本業也將要賺,利多無誤。
銀行股東們要注意,當利率往上調,借款者的利息支出提高,原本被低利吸引來的客戶風險會提高。別忘了,台灣的不動產現在是不動,甚至是下跌,持有成本增加必然會加快邊際經營者的淘汰。復興航空的解散清算不會是最後一個,要小心這是集結號。
至於保險公司,他們是銀行的存款戶,未來將因加息增加利息收入提高獲利。理論上是對的,但是別忘了本世紀以來他們主要獲利來源是海外的證券投資,而且是股小債大。在日本、東南亞的部位,全部有匯損要提。在美國的情況複雜些,特別是債券。美國債券市場回跌,肯定是重傷害,今年年報這部分的或有虧損會很精采。
無法理解債券市場變化對外部股東權益的影響?請看潤泰新的示範。一五年每股盈餘超過五元,但配息是零!對,一毛都沒。這與過去幾年的大方成強烈反差。限制潤泰集團配息的禍首是轉投資南山人壽,帳上有債券投資的或有虧損!
「或有」表示不一定會發生,債券只有持有到期收回本金,不只不賠還能賺利息,保險公司等得起。只是這段時間,股東們要有耐心。加息或許是金融業長多,但短期的震撼能撐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