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來了,萬點夢也來了;但是,用什麼抓住台股?或許就如大師說的:穩定配息,就決定是你了。
本土資金從總統選舉前就抱持遲疑的態度,在五二○交接後,又陷在九二共識與種種紛爭之中。別說散戶,就算代表政府意志的各種公基金,這幾個月都是賣超;只有外資天天買,周周買超、月月匯入,扭轉這趨勢。
外資傻了?沒看到台灣有政治性風險?沒注意到經濟環境不佳?不了解公司獲利缺乏成長性?難道是傳說中的人傻錢多?
外資多有錢?外媒報導,有錢人現金部位超過兩兆美元,刷新紀錄。這錢的一個來源是賺到沒花掉的(包含投資),一個是債券到期的回收。
話分兩頭,錢進來的趨勢沒變,時間到了,該領的分紅股息、債券到期償還等等,一直都在進行,資金的堆積來自去化不良。
吸收最多投資金額的不動產,除中國與倫敦少數區域外,還在盤整。而中國除了本土資金,外資在○八年後緩慢撤出。第一個銷金窟失靈。
第二大儲存財富工具是債券,而且是以公債為主。這題目本欄寫過很多次,美國政府赤字從一年兩兆美元降到低於一兆美元,減幅可見一斑。此外,全球央行大團結,不是組隊抓寶可夢,而是比賽降利率。可細分為印鈔票數量、印鈔票速度、降息次數、貨幣貶值、買債金額⋯⋯等項目,估計每個國家都可以分到一面奧運金牌。這件事造成可買公債餘額劇減,對財富分配的影響最大,比房地產的不動更全面。
債券這個名詞對普羅大眾有點玄,其實就是與定存一樣的東西。我們作定存,通常會勾選到期續作的選項,債券投資者也是如此;但是今年碰到前所未有的變化,債券到期後,很難找到條件與以前相同標的物可供投資。因為債券發行數量減少,而且倖存的債券,還被央行不計價地收入保險箱裡。無法回存的資金,只好趴在帳上,等待新的投資機會,就成了創紀錄的現金部位。
錢不會全部投入股市,但是只要一小部分就夠了,比方說一○%,那就是兩千億美元的資金移動。台灣會分到多少?依照MSCI指數,也就不到兩個百分點,四十億美元,一千兩百億元新台幣。似乎不少,但也不算太多。
金管會與台灣證券交易所說,台股是稀有的高配息市場,對外資有吸引力,這是正確的陳述;搭配多年不漲的股價,比已經漲了八年的美國股市風險也小。這兩個特性,對於原本蝸居債券的資金,有額外吸引力。台股在這波資金移轉潮,會拿到比指數暗示更多的錢。
說完好消息,要提醒一個壞消息:指數到萬點,大多數台灣投資人還是沒賺到錢。理由很簡單:外資買的大型權值股,咱不愛。別否認,買超最多的台積電、中華電,散戶有嗎?
解決方法很簡單,依照股神巴菲特的指示,能穩定配息,就是神奇皮卡丘,快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