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資金寬鬆、美國就業回溫,帶動美股指數再創新高,國內投資人轉戰美股也成為趨勢。在美國超級財報周之際,投資達人分享他們對後市看法及操作建議。
這股風潮有多熱?數據顯示,今年五月國內複委託美股成交金額達新台幣三四六億元,是五年前同期三倍以上。儘管不少人認為美股估值過高,但資金極度渴求收益,仍是美股高檔盤旋不墜的動力。
第一招:判定趨勢 景氣復甦、寬鬆依舊 股市仍看多
林成蔭認為,當各國不斷實施寬鬆貨幣政策、聯準會又暫時不會升息,龐大資金將持續找強勢族群,再創新高的美股當然是首選;此外也會往低基期市場,或其中的低股價另闢機會。
若從美國企業獲利基本面來看,市場預估第二季財報將比去年同期衰退四%至五%。主因是油價下跌,傷害能源股獲利,拖累整體表現;但若投資人細分產業,可發現有不少企業逆勢成長。
超級財報周 選股不選市
「有時你認為股市已經太貴,但過一段時間之後,卻發現它好像更貴了!」林成蔭解釋,這是因為貨幣寬鬆效應下,歐洲、日本央行都反覆放水,美國去年升息的效應被抵銷殆盡;尤其日本央行七月可能加碼寬鬆、英國也可能再降息,資金過剩的事實,短期並不會改變。
那麼,投資策略該如何擬定?林成蔭表示,大原則還是「選股不選市」,表現較好的各產業,仍值得挖寶。例如從亞馬遜到奇異(GE),重量級企業近期將陸續公布財報,投資人可檢視企業獲利與預估值的差異,若數值優於預期,或許是接下來公司業績有值得更樂觀的理由。
第二招:找對方向 多關注四大類股 少憂慮拉回風險
當非農就業人口優於市場預期,積極資金持續回流股市,也讓這波美股指數再創歷史新高。接下來一連串企業財報陸續公布,若業績亮眼,有助於支撐行情。不過,對於創新高的美股,投資人往往感到遲疑,裹足不前的理由都是懷疑:股市已在相對高點,該不該等回檔再進場?
對於這個疑問,投資美股十年、持續開課三年的財子學堂講師麥道森表示,這兩年美國景氣持續擴張,股市節節攀升,已經打破幾年前,市場依景氣循環觀點,認為美股面臨「六年魔咒」的唱空預言。
麥道森認為,投資人與其憂慮後市,不如重新審視資金配置;以美國股市占全球總市值近五成而言,個人資金至少要配置二至三成在美股才合理。
「投資美股的好處在於產業高度分散,像是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中,沒有一個行業占比超過兩成;其次,美國公司經營全球市場,集中特定區域的風險較低。」麥道森解釋,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一般可區分為十大產業,其中又以必需性消費股、非必需消費股、醫療保健股,以及工業股,長期報酬表現較佳,且具較低的波動風險,值得投資人關注。
嬌生、寶僑、迪士尼看好
例如醫療保健類股屬穩定型產業,其中的嬌生、聯合健康集團近年股價表現強勢。嬌生因具獲利穩健及高股息特性,每季財報數字若合乎預期,就有買盤浮現;聯合健康集團為美國最大的健康保險公司,也是道瓊成分股之一,市場預估今年業績可再成長兩成,股價也是屢創新高。
必需性消費類股中,寶僑年營收超過七六○億美元,從嬰兒照護與家居用品、衣物清潔,再到健康照護、美容用品等,皆可看到其品牌布局。而且各品牌的定價能力佳,以其大企業的成本優勢,符合護城河概念,加上公司每年股息穩定成長,也具高殖利率題材。
非必需消費類股當中的迪士尼,也是具護城河概念的代表,不僅品牌價值帶來高議價能力;在業務上更包括媒體ESPN、ABC電台,以及迪士尼品牌的電影、商品、主題樂園等,也透過收購的漫威公司,擴大獲利來源。
除此之外,公用事業類的成分股,多屬於低波動、穩定型公司,並以內需行業為主。在低利率環境、高波動年代,反而表現突出,像是杜克能源,為美國最大公用事業公司,具長期獲利及穩定的股東報酬率,也可加以留意。
至於市場知名度也很高的谷歌、臉書等科技股,雖然本益比居高不下,但麥道森認為科技產業的波動性高,一般散戶難以從財報或實際生活,取得具參考性的關鍵資訊,較不建議大膽追高。
第三招:降低風險 布局ETF 但須壓低投資成本
「猜測市場漲跌,長期績效不一定能超過市場整體表現。」綠角強調他的投資邏輯:「總體經濟分析的好壞,並不能準確判斷股市是否高估或低估。」
綠角不主動選股、不重壓單一產業、不選擇進場時間,他最重視資產配置,以及投資成本。他認為,利用ETF直接投資全球市場,等於一次買齊所有產業;扣除通膨,有機會創造股票類約五%、債券類產品約一%的報酬率,長期累積下來,表現也相當可觀。
公債ETF 輔助資產配置
當然,如果想主動調整各區域市場比重,也可利用四檔區域型ETF變化投資組合。綠角直言,以四個標的、分區域布局,儘管操作較繁雜,但部分美國券商開放客戶,免手續費買進區域市場ETF,更能降低總成本。像是美國市場以VTI為代表,追蹤歐洲成熟市場的VGK、亞太成熟市場的VPL,新興市場則以VWO為代表。綠角認為,以目前市場價值而言,建議可配置美國市場五成資金、歐洲二五%、亞太成熟市場一五%,新興市場一○%,達到全球化分散投資。
在黑天鵝不斷的年代,綠角建議可利用公債ETF,如以IEI(美國中期公債ETF)搭配BWX(國際公債ETF)各半,作為防禦型資產;若以累積退休金為目標,配置比率可參考公式:「一一○減目前年齡,等於投資組合中持有股票比率。」如現年三十歲,不妨以八成資金持有股票,兩成持有高評等債券,以平衡風險。
綠角也以自身經驗提醒投資人,投資美股ETF時,交易手續費及匯款費用是不可忽視的成本,他建議可每季或每半年進場一次,並且每年將全年資金一次匯齊,以免投資成本過高,侵蝕整體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