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興市場殺聲隆隆,但也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像是印度、印尼、越南市場,仍被許多基金達人視為潛力標的;他們表示,新興市場長線仍看好,現在可定期定額買進!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公布的最新統計,今年第三季,投資人從新興市場股市、債市撤離了四百億美元資金,猶如逃命般,這些外流資金的規模,寫下自○八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紀錄。
有人說,此情此景與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相似,當年由外資大舉撤離泰國揭開序幕,一路蔓延至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及資產價格重挫。那麼,歷史有可能重演嗎?
關於新興亞洲再次上演金融風暴的可能性,各界目前看法不一,但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蕭碧華認為,無論如何,這波新興市場拋售潮絕對是個警示,對投資人來說,眼前的重要功課,就是尋找仍具潛力、卻在大環境下可能遭到錯殺的市場,「雖然整體新興市場在這波跌勢中無一倖免,但也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她說。
蕭碧華指出,觀察全球三大新興市場,東歐及拉美自從金融海嘯後表現就較為落後,原因是這兩個市場為依賴原物料出口的區域,而原物料表現原本就落在景氣循環的末端,往往是進入通膨期才會有較好的表現;新興亞洲的狀況相對好一些,以MSCI亞洲指數主要成員國來看,像是印度、韓國⋯⋯等,既非能源出口國,政治情勢也較為安定,投資能見度相對較高。
坐擁人口紅利 鎖定東南亞 雙印、越南出列
事實上,新興亞洲是許多專家達人目前共識度最高的看好區域,其中,東協又是被點名次數最多的區域。
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朱岳中表示,現階段新興市場布局應盡量避開巴西、俄羅斯,以及經濟表現受中國減速影響者,「在亞洲,能選擇的就剩下印尼與印度兩大南亞經濟體。」
他提到,儘管印尼今年來的出口數據疲軟,但這是經濟轉型的陣痛期,不論如何,印尼坐擁年輕勞動人口,總人口超過二.五億,龐大的內需消費動能不容小覷,可望帶動印尼企業盈餘動能轉強,「未來還是值得期待」。
至於印度,在這波股匯雙殺的戰場中,匯率表現相對穩定,大致能夠顯現目前國際資金對這個改革中的大國仍具信心,雖然該國仍有貿易赤字及外債偏高的問題,但畢竟政府改革企圖鮮明,且低油價、低金價的環境將可持續減緩該國貿易赤字;至於投資時點,蕭碧華認為,「雖然股價已經有修正了,但是目前還是稍貴,也許兩萬五千點以下比較適合進場。」
同樣看好東協,財經作家王伯達認為,現階段布局新興市場只能用「刪去法」,首先把原物料及能源出口相關區域,例如拉美、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剔除後,再從中選擇發展趨勢正確的單一區域,他舉例,一旦越南加入TPP,紡織服裝出口到美國的關稅,將由一七%降至零,對出口是利多。
二十年投資心得 長期布局 從全球型基金著手
有別於上述達人們的私房投資名單,理財專家怪老子則從「投資的本質」出發,他認為,既然還願意投資,就代表仍然認定新興市場長期仍有成長空間,「只是現在很難挑到萬無一失的特定區域,」那麼,投資方向的答案也很簡單,「如果真有長期、長達十年的投資打算,不如就選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吧!」
他表示,「在長期投資的思惟下,不需要猜測買進及賣出時機,只要定期定額買入長期趨勢往上的基金,然後長期持有即可。」聽起來簡單到不可思議,但怪老子說:「這個策略也經過我將近二十年的投資印證。」
向來提倡基金定期定額投資的基金教母蕭碧燕則認為,定期定額的用意是分散投資時間,而新興市場本來就是看未來長期成長的潛力,更應該用長期投資的心態持有,但必須自己設定獲利目標,適時贖回,否則只懂得買基金,即使曾有獲利,也是紙上富貴。
無論你是什麼屬性的投資人,在面對這波新興市場的撤資潮時,你最需要的還是得做好資產配置,資產配置首重下檔風險的控制,別在這個時候為了搶反彈而重壓新興市場,如此才能避開這場資金風暴。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