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看來,至少在華人經濟圈,跟著政府海底撈是很靠譜的獲利方程式,難道這次不一樣?
所謂股市是經濟的櫥窗,傳統解釋是股市的變化反映經濟實力,甚至對實體發展有領先性,因此有很多政策輔助工具,例如台灣的景氣對策信號,把指數也列為重要參數。但證券市場的參與者結構一直在演化,衍生性商品層出不窮,雖然名稱還是「證券市場」,但已不是同一回事。如果還想把股市當預測工具,一定要不斷調整。
從政策工具的角度看,或許比較容易理解這次中國A股的暴漲、暴跌,也就是把股市的「櫥窗」性質,轉化為「實驗室」,看一下新藥方的副作用,避免全面鋪開後造成不可收拾的風險。一連串的開放措施,讓股價狂升,吸引各路人馬進場。力氣放盡後,投機性資金退場的速度,比當時更快。實體操演一次,比做幾百次個案討論,更能讓決策者體會資金的無常本質。
活絡的股市可以有吸引資金、增進產業投資、刺激消費這些療效。但是藥下太猛,造成以暴跌的方式回檔整理,引起社會恐慌,資金急速流動,打擊投資信心,似乎有點得不償失。以這個當教訓,包括匯率與利率的金融市場改革,一定會用更穩健的方式進行。
包括我在內的許多投資人,會用退撫這類政府掌控的基金進場安慰自己,有國家隊當靠山,還有什麼好怕的。聽多這種論調,不免心生警訊:有這麼簡單嗎?
自有台灣股市以來,暴跌之後政府叫銀行團護盤幾乎與鬧鐘一樣準確。而銀行團,現在已經改組為國安基金,的確戰功彪炳,每次都以大賺退場。號稱最自由開放的香港,在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中,以無限資金去軋空量子、老虎等對沖基金;無所不能的中國政府,○五年用外匯基金買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國資銀行的股票,造就出全球市值最龐大的類股族群。從歷史看來,至少在華人經濟圈,跟著政府海底撈是很靠譜的獲利方程式,難道這次不一樣?
最終國家隊還是會賺錢,可是沒人保證跟風的平民百姓也能賺。舉例來講,我們塞在車陣中鬱悶得很,忽然有車「歐伊、歐伊」,無視燈號逆向等規矩,快速從旁邊飛馳而過,這就是國家隊的特異功能。甚至,讓我們也可以無視規則跟上,但大多數人還是會掉隊。
資金與期限,這是散戶與國家隊最明顯的差異,別說我們散戶,就是平常能呼風喚雨的大鱷,碰上國家隊也是縮成蝦米。那年香港政府出手,連索羅斯、羅伯森這種傳奇人物,也都乖乖認輸出場。憑什麼?無限的資金供應!一個交易日,香港政府買了超過一○%的股票。注意!不是當日交易量的一成,而是所有上市公司股份的一成。
這還不是底牌,官家的真正大絕是「規則能力」,這個對手可以制定遊戲規則,甚至可以推翻賽局結果。單單資金、期限、規則這三個因素,足以確保國家隊穩贏不輸的競爭優勢。
如果,不嫌棄國家隊買的股票太溫吞,而且也沒有時間壓力,那麼就歡迎一起搭國家隊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