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七、八月間大盤陷入回檔,但重新尋得支撐後,反彈力道十分強勁,以技術面觀察,長線有機會挑戰波段新高九八六二點。後續投資人選股,可從蘋果供應鏈、PC周邊個股和金融股三大方向著手。
從國際股市觀察,第二季歐洲及日本經濟表現欠佳,日本在消費稅調高後,第二季GDP(國內生產毛額)驟降至負六.八%,但有擴大貨幣寬鬆政策帶動,日經指數仍然在六月突破今年以來下阻的半年線。歐元區表現較差,中東危機陰霾不斷,德國七月隨國際股市下跌,年線跌破後,預期整理時間會拉長。
美國經濟表現則優於歐、日,但歷史顯示,美股九月跌幅平均逾一%(二○○二年更曾下跌一二.三%),因此被稱為九月魔咒。近年美股雖漲跌互見,歷經七月下跌、八月上漲創新高,九月整理機會不低,其上升軌道並未被破壞。
新興市場成亮點 外資台股買超有望破新高
新興市場成亮點 外資台股買超有望破新高
如中國歷經經濟趨緩、銀行壞帳、房市貸款緊縮、IPO(首度公開發行)重啟等利空考驗,政府相繼推出滬港通和新國九條刺激市場,滬港通總額度三千億人民幣,將帶動區域資金注入,上證指數七月底突破年線,並挑戰今年高點二一七七點。目前年線已經翻揚,短線拉回正好測試底部。
先前筆者曾預估,上證指數經○八年金融海嘯,下跌至一六六四點,應為中期低點,未來呈現三大波反彈,即A浪為一六六四至三四七八點,B浪為三四七八至一八九四點,一八九四點至今則為C浪。至今反攻方向未變,仍往三六○○點挑戰。
在台股方面,過去十年來,外資台股第一季均維持買超,至五月起買超開始縮手,六、七月以賣超為主,今年卻反向匯入三十一億和十八億美元,大盤指數也同步在七月創新高。
一二年外資累計買超台股一四四二億元新台幣;一三年買超台股二四三○億元,今年上半年買超累計已達二七七七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總和。由於現階段尚無重大利空,外資買超突破近年新高的機會頗大。
從波浪理論推算,大盤月線自三九五五點起漲以來,在站上九二二○點後才回頭跌破年線,並在六六○九點止跌:筆者假設目前為B浪回檔,並開始進行至今接近三年的C浪反攻,以九二二○ ──三九五五點這段保守的縮小浪形態,以○.六一八幅度推算,滿足點約在九八六二點。因此長線走勢第一目標,應往九八○○點挑戰。至於等浪目標一一八七四點,以目前台灣政經局勢及接近選舉紛擾而言,可能尚無法順利達成。
由日線來看,指數自今年二月八二三○點起漲,四月底跌破季線、於八六七一點觸底。整理近一個月後繼續上漲。以九○二二點 ─ ─八六七一點、於季線換手計算,等幅目標應在九四六三點附近。若依對等週期推算,相對高點在七月中旬出現,時間與空間呼應對稱。
攻勢尚未結束 挑戰九八○○點
攻勢尚未結束 挑戰九八○○點
雖然八月底以來,周線連三紅,依反彈慣例修正壓力將增加,最弱的走勢就是三波反彈,亦即八月反彈後,指標也來到相對高位,只是B浪反彈,假設未來仍有C浪的回檔,等浪修正的位置在八九二三點附近。不過守住八六七一點大頸線,未來仍將往月線目標九八○○點挑戰。
觀察漲幅組成,去年全年上市電子指數僅上漲六.七%,櫃枱指數二五.四%,肇因於生技股、電動車及物聯網等中小型個股大漲;到了今年,上半年加權指數僅上漲九.○八%,電子指數則上漲二○.六%,優於櫃枱指數漲幅一五.九%。且本波回檔,上櫃指數跌幅最重,跌破年線形態也最弱勢。因此,第三季的投資策略,應仍以上市個股為主軸。
由於蘋果第三季財報優於預期,新iPhone將在九月九日發表,蘋果供應鏈目前價量雙雙加溫,鴻海(二三一七)除權後的走勢攸關類股表現,和碩(四九三八)、大立光(三○○八)、嘉聯益(六一五三)、F-臻鼎(四九五八)、可成線形頗佳,季度因匯損大跌的台郡甚至也表現強勢,呈現良性輪動。
伴隨十一長假與返校需求,PC換機潮帶動類股方向亦不變,外資頻頻看多仁寶(二三二四)及緯創(三二三一),PCB的金像電(二三六八)、瀚宇博(五四六九)、志超(八二一三)走勢強勁,軸承廠信錦(一五八二)、新日興(三三七六)亦可留意。
非電子族群方面,隨著中國景氣落底,金九銀十需求將帶動中概內需股及百貨業、零售銷售走強。基期尚處於落後的金融股,亦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標的。第三季末,預期各類股輪動架構,可望取代上半年電子股主流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