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飛越六年新高,後勢轉趨樂觀?《今周刊》邀請財子學堂創辦人林成蔭解盤,他提醒投資人,最好避開已被市場過度研究的績優股,可從股價基期低、股價接近淨值的個股下手,耐心等待市場重新肯定的機會到來。
例如景氣對策信號已出現連三個綠燈,反映出口產業榮枯的外銷訂單,今年一至五月的累計金額,也達到歷年新高,可見各國實體經濟多在升溫的正向循環。
另一股支撐力道,則是源源不絕的外資買盤。儘管目前日成交量只有一千億元上下,但外資占台股市值比重已上升至三七%,而且放眼未來,還可能有更多外資湧入台股,形成籌碼面利多。原因之一,是歐元區負利率。
歐元區實施負利率,本意是要將資金逼出銀行體系、避免通貨緊縮,但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安倍經濟學」為例,實施一年半之後,財政部長張盛和日前才透露,投入台股的外資,有不少是來自日本。
聯強在中國、澳洲、印尼布局有成,重要性隨電子商務日益凸顯。(圖片/資料室)
外資買盤將更旺
可見,寬鬆貨幣政策令當地資金「外溢」,到其他市場尋求報酬的效果,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因此接下來,源自歐洲的資金,預期將會陸續湧入台股,這也有利於台股的後勢。
但市場並非全無隱憂,中國與香港之間,下半年將實施的「滬港通」,可能讓部分傳產股面臨資金排擠。
投資人未來只要在港股開戶,就能直接布局原物料股、中國收成股,而且目前中國本地的金融股本益比偏低、股價基期也低,台股的這三類族群,都可能因為「滬港通」受害,屆時新制起跑後,對台股效應仍需要持續觀察。
整體而言,在大盤創新高後,投資人不妨微調先前相對保守的態度。畢竟今年許多電子股利多頻傳,帶動買盤集中,預期至下半年中秋節前後、新iPhone推出時,台股才會出現波段高點。在此之前,台股都有機會保持在相對高檔。
從漲幅來看,今年以來,法人買盤高度集中在半導體為首的電子族群,許多個股雖然業績優異,但基本面已經被市場過度研究了。
相較之下,受中國經濟降溫拖累,傳產股已繳出實質成長性者不多,成交量又相對偏低,因此有許多個股雖然改頭換面,只是當前的價值似乎被市場忽略了。
然而,今年正好也是大選年,回顧歷來選舉行情,較少在外資關愛的個股身上發動;而且追逐漲幅已高的個股,還得承受業績不如預期的賣壓風險,因此看待當下的行情,建議投資人從低股價淨值比(P/B)及低本益比的個股,尋找落後補漲或股價低於真實價值的標的,還有機會參與行情。
例如今年來普遍拉出一段漲幅的工業電腦類股之中,老牌業者瑞傳(六一○五)就值得觀察。雖然瑞傳的營收、獲利成長,目前相對落後其他大廠,但工業電腦基本面較為穩健,與其追逐本益比已達三十倍的高價股,不如等待股性相對冷門的個股,重獲市場肯定。
傳產集團股可望落後補漲
傳產集團股可望落後補漲
股價淨值比低、後續仍有轉機可期的標的,也包括集團股在內。例如東元集團的東友(五四三八),第一季季報較去年同期轉虧為盈,股價隨後反映利多;同屬東元集團的影像感測模組大廠菱光(八二四九),也因為財報表現明顯比去年改善許多,進而出現補漲。
此外,3C物流業者聯強(二三四七),後勢亦可列入追蹤。因為當電子商務興起,產業鏈之中,只有物流仍仰賴大量人力完成,價值大大提高;以物流業務為主的聯強,應可納入電商概念股。
加上聯強在中國、澳洲、印尼等長期經營的市場,都有數一數二的地位,競爭者即使投入相當於聯強市值的資金,也未必能取得同樣版圖,若市場再度給予更高本益比,聯強股價可望更上層樓。
另一方面,同一集團的聯華(一二二九),今年第一季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不少,目前股價尚低於淨值,也可持續觀察。
有類似補漲格局者,還可關注華新集團。除了華邦電(二三四四)因受惠DRAM產業復甦,今年以來股價大漲之外,其他華新集團的個股,表現相對沉寂;其中,集團母公司華新(一六○五)的股價淨值比,目前僅不到○.七倍,雖已拉出長紅表態,但若未來大股東心態進一步改變,不排除有機會創造另一波行情。
至於在煤化工領域研究有成的中碳(一七二三),股價還低於淨值的力麗(一四四四),和握有友輝、瑞興銀行等轉投資的新纖(一四○九),也是投資人可持續留意的標的。
現職:財子學堂創辦人、暢銷財經作家
經歷: 萬寶投顧執行副總經理、新光投信協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