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未上市股投資人來說,課稅已成去年起最重要的投資「風險」與技巧之一,另外,在F股陸續出現狀況下,如何選擇好的F股公司,也成為未上市股投資最重要的課題,要如何面對及因應兩大風險,值得投資人關注。
事實上,用張數來作為課稅標準,原本就很不合理,因為股價高低有別,高價股如寶齡富錦股價近四百元,低價股如啟耀一股兩元不到,賣一百張啟耀的總金額還不到賣一張寶齡富錦的一半,用張數作為計價單位,完全不符合課稅的基本精神。
計算成本與獲利易引起爭議
計算成本與獲利易引起爭議
不過,就算是財政部訂定核實課稅制的規定,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未上市股投資人就相對應產生不少避稅方法,而且完全合法,絕對讓政府課不到稅。例如,有投資人為了避稅,不僅用夫妻兩人的戶頭,未成年子女的戶頭也可以使用,只要注意每年贈與免稅額二二○萬元即可。如此,一家四口就有四百張的額度可以使用,大大減少被課稅的機會。
此外,有投資人也說,要善於利用每年一百張的額度,因此,只要預估股價還有上漲空間,隔年有可能被課稅,今年就先賣一趟再買回來,把成本墊高,隔年被課稅的機會也因此降低。
一位資深的未上市股投資人笑說,現在投資未上市股的人,除了研究公司基本面外,還要花很多精神在加減乘除的數學計算,才能與財政部鬥法鬥智。
總而言之,政府規定了不甚合理又窒礙難行的未上市股課稅規定,投資人相對也會祭出各種反制措施,結果很可能是政府課不到稅,投資人徒增煩惱。但最嚴重的負作用卻是,未上市股交易冷清,對想要創新創業的人又形成一道門檻,是徹底三輸的局面。
此外,未上市股的投資如今也更為多元化,由於F股的開放,如今許多海外公司回台掛牌,但這些公司大部分並未先在台灣公開發行或在興櫃交易,因此投資人不見得有機會參與,只能等到股票上市櫃後才能買到。
不過,也有少部分的F股,已先行在興櫃市場交易,有鑑於先前發生的F - 再生事件,投資人對F股的投資會更加謹慎。四月間曾坐上興櫃股王、預計六月掛牌的F - 通訊,日前公布第一季季報,由於預先提列所得稅,致使原本第一季的稅前獲利,從三.三七元驟降為○.八元,股價也在短時間內大跌超過兩成。
可檢視有無台灣創辦經驗
可檢視有無台灣創辦經驗
例如六月中下旬即將掛牌上櫃交易的F - 達輝,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三.○七元,F - 達輝的大股東是徐鴻鈞及徐鉦鑑兩兄弟,先前該集團主導的兩家公司已經掛牌,分別是在新加坡掛牌的奐鑫及在台灣掛牌的祺驊,有這些掛牌公司的經驗與資料,對於投資人來說,至少可以作為判斷企業家經營風格與品德的基礎,這也是未上市股投資人可以稍加留意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