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後入市其實有顯而易見的利益,但多數投資人通常需要好幾年才敢重返股市,這段期間,空手者買股的壓力就會愈來愈大。
大型經濟體要擴張經濟,不論是要拉長成長期間或成長規模,都得透過信用循環來達成,債務於是便愈堆愈高。
往前追溯到一九六○年代越戰期間,詹森總統(Lyndon Johnson)推出「bullet & butter」(子彈與奶油)政策,對外要加強越南的軍事行動,對內則向貧窮宣戰,讓家家戶戶早餐都有「奶油」可吃。然而,這樣的雙面作戰超出美國經濟的負擔能力,以致債務快速累積,美元也難逃崩盤命運。
但是,正如今日我們所見到的,美國背負著龐大債務,但最大的苦主卻不是美國自己。聯準會將大部分的債務「貨幣化」,也就是大量印鈔票,於是許多鈔票流向拉丁美洲和歐洲,這些國家持有大量美元,再回頭購買許多美國金融商品,以支撐美國經濟。
這樣的模式維持到八○年代初期,爆發第三世界債務危機,造成許多主權國家債務違約與重整。但在危機過後,卻也出現規模最大的多頭市場;這一波多頭直到二○○○年的網路泡沫才畫下句點。
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是另一個案例,藉由大量舉債帶動經濟快速成長,大崩盤接踵而至。同樣地,危機之後也走了很長一段多頭行情,經濟也復甦了近十年,直到最近的新危機爆發後才結束。
投資股市的最好時機點,是主要債務引爆危機後立即進場,這道理人人都懂。上述的多頭行情不但翻漲了好幾倍,還維持很長的時間,甚至達十年之久。
危機過後股價多處於最低檔,而先前的龐大債務也有了解決之道,因此再發生突發狀況的可能性很低;此外,政府也會採取偏向成長的政策。然而,儘管危機入市有顯而易見的利益,但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卻反其道而行,他們被恐懼和情緒所左右,大家滿手現金,卻只有少數人敢投入股市,市場也因此慢慢攀升。
在這個階段我們也看到一個現象,就是所有的消息都是「好消息」;就像太陽花學運前後幾周內,台股有超越亞股四%的表現。當壞消息出現時,市場雖然預期股市將下跌,但因為大家手上都沒有股票了,所以股價也跌不下去;反而是多數人抱著逢低進場的心思,所以稍有回檔便有買盤湧進。
投資人重返股市的過程通常需要好幾年,這時間指數看回不回、緩步攀高,空手者買股的壓力愈來愈大。這正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