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雖沒有巴菲特這種大咖,在時局動盪時出面安撫投資人;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大事發生時,必定是買股好時機。
電影《教父》第一集,年輕的勞勃狄尼洛演 的麥克,到古巴去尋找商機,碰到軍警嚴 密搜查革命分子。他發現,只能用命去拚的革命分子,一點都不怕裝備齊全的軍警,因此判斷執政當局會完蛋,讓兄弟們早早準備腳底抹油跑路。戲裡面的革命分子,就是卡斯楚政權前身, 估計也有切.格拉瓦的身影。
對比之下,我們正在經歷的是民主政治活動中,比較激烈的一種形式,離革命還遠著呢。假如不是革命,那沒必要逃命;反過來,我們該做什麼?
媒體會炒作 賺事件財
才幾周前,遙遠的烏克蘭政變,俄羅斯國會授權該國總統普丁可以出兵。一時之間,風聲鶴唳,金融市場動盪。巴菲特接受CNBC採訪,說他在英國買的股票跌價,他準備趁打折的時候多買些,隔天市場就恢復平靜。
這邏輯很簡單,都是政權移轉,革命會打破原有秩序,在遊戲規則確定前,先逃保命最重要。就與股票崩盤一樣,先賣先贏,今天捨不得,明天會更痛苦。二戰剛開始的時候,德國占領波蘭,事情無法和平解決,可是法國股市卻演出末日的最後瘋狂大漲。等到納粹進占巴黎,股票變壁紙,別說解套,連個泡都沒了。
如果是政黨輪替,原來分配模式不變,只有掌盤收稅的換人,搞不好還有混水摸魚的機會。如同回檔整理,拉回往往是買點。巴菲特是最擅長掌握這種事件性買點的,這次烏克蘭事件、二○○九年的金融海嘯,更早以前趁公司出問題打算買美國運通、所羅門兄弟,都是類似的操作,也都賺到缽滿盆滿。
這種錢,台灣也有得賺,而且台灣的媒體業很發達,普通事件都可以炒作成世紀大案,常常有事件財的機會。○六年還是阿扁當總統的時候,因為貪汙鬧得太嚴重,有個紅衫軍上街頭包圍總統府的運動。那是個大事情,股價也跌得稀巴爛,卻也是買股票、撿便宜的好機會。一二年選總統,也是鬧得人心惶惶,還是有買有賺。
台灣沒有像巴菲特這種有分量的人,可以在眾人驚恐的時候,出來安定人心,變成要自己判斷。這事件到底有多大影響力?天黑是要變天了?還是日出日落的例行公事?
最簡單是選舉,表定週期性發生的,現在就可以預測兩年後總統要改選,到時候會有初選的混亂,朱立倫、郝龍斌、吳敦義殺成一團;另外一邊,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也不會閒著。確定候選人之後,民進黨主動攻擊,必然痛罵國民黨八年出賣台灣等等;國民黨則略顯無力的反擊民進黨搞不好經濟云云。可以預測的就不嚴重,就有機會可以逢低買入。
索羅斯操盤 先賣再說
當然,換一種投資策略,比方說,索羅斯的操盤術,碰到這些事件的標準動作,都是先賣再說。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他,認為保命比什麼事都重要,只要不死,即使股票賣錯,再買回來就可以修正。
這次事件,有任何人準備犧牲性命嗎?應該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