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系統並沒有被推翻,只是被修正而已。投資市場的典範移轉,不是拋棄舊投資觀念,而是要擴張領域。
比方說自行車,捷安特與美利達都是好公司,經營良好股價表現也好。幾年前它們股價還是兩位數的時候,台灣股市由科技股主導,發現這兩家公司的出口單價超過當時最熱門的筆記型電腦,曾經在專欄中提出這將是新趨勢的開始。
幾經浮沉,過去五年這兩檔股票給股東的回報,遠超過所有電子類股。如果在二○○九年的反彈中,出掉電子股,轉進傳產,光是配息的績效就可以把所有基金打趴在地上,這就是掌握到典範移轉的威力。
火車頭產業移轉 改變關注角度仍可投資
火車頭產業移轉 改變關注角度仍可投資
這典故來自物理學,牛頓的力學改變西方文明從希臘時期建立的科學觀,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修正了牛頓的宇宙。科學史上,把這種大變化,稱為「典範移轉」。
愛因斯坦在一九○五年寫了五篇論文,發表在當時的德國《物理年報》,其中有三篇論文:《光的粒子性》、《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改變了之前牛頓建立的物理世界,堪稱諾貝爾獎級裡的鑽石級論文。
文明的進步是不斷累積的過程,牛頓的蘋果與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突出,因為他們改變我們認識世界的方法,一代又一代的學者,跟在他們建立的典範,孜孜不倦做補充。
純粹是滿足好奇心,這五篇論文密集從三月到九月的半年時間發表,另外兩篇分別是他的博士論文,及提出那個著名的公式E=MC2。
舊系統並沒有被推翻,只是被修正而已。就以隨時用到的電力來講,除了核能發電廠是應用愛因斯坦理論之外,量最大的火力發電、水力發電都還是歸牛頓力學管。放在投資市場也是這樣,到了典範移轉,不是拋棄舊投資觀念,而是要擴張領域。但是與物理學有個關鍵性差別,轉換過程中,舊資產有很大可能會因為資金移動先被打壓。
台股第一次萬點是金融股領軍,第二次換成電子股。這兩個產業差異很大,可是股價大漲的原因其實一樣,都是成長股,而且是占當時台灣經濟活動的比值越來越高,一般俗稱為火車頭產業。可是在移轉過程中,金融股股價大幅向下修正,三商銀、國泰人壽、中華開發原本都是千金,換到電子股領軍的時候,股價少了兩位數。
先不討論引領新典範的火車頭會是誰,但是舊的火車頭要進博物館,已經有很多報廢拆成廢鐵,剩下還在跑的,恐怕還有段艱辛的路程。
早年意氣風發的金融股,吹了個大泡泡,破了之後,產業重整,許多公司被整併。若非政府強力介入,當時的調整會更血腥。電子股正在整頓的過程,一度被視為明星的幾家品牌公司,還在苦撐試圖反撲。更多不被注意的,已經無聲無息地被淘汰。
電子業還是最多投資人關注的產業,但是要注意,不要再當成高成長,用最傳統的獲利、配息來做投資依據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