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吐司女孩 窮不怕

吐司女孩 窮不怕

施禔盈

理財

攝影/聶世傑

867期

2013-08-01 10:29

她,大學剛畢業就為父背債160萬元,在老師資助5000元跑路費後,轉身崩潰痛哭。最窮困時身上只有15元,僅靠白吐司度日。如今,36歲的她,存出600萬元財富。窮過,是她不斷向前的最大推力。

 

「我永遠都忘不了那一天老師塞給我五千元,而我轉身淚崩的畫面。」現年三十六歲、任職保險公司的張嘉珉,儘管年薪已達兩百萬元,當回憶起那段「跑路」的往事,內心依然翻騰不已。

很難想像,眼前這位高挑、滿臉笑容的大女孩,曾經歷有如戲劇般的過往,最窮的時候,身上只剩下十五元;而這段往事,要從十二年前的那個夜晚說起。

 

從衣食無虞到軋三點半 生活變調


父親生意失敗,準備「跑路」的前一晚,張嘉珉去找向來疼愛她的高中老師告別。「我告訴他,老師,很抱歉,別的學生回來找你,都是小有成就,與你分享喜悅,但我剛好相反,我要離開台北了,來跟你說再見。」

張嘉珉回憶當天晚上的情景,老師開車載著她去搭捷運,「我走進車站內,老師的車都沒熄火,就跑過來追我,然後往我手中塞了五千元,我一直不願拿,但老師說,以後有錢再還就好。與老師揮手說再見,見老師的車子駛離車站後,我一轉身整個人蹲在地上狂哭。」

大學才剛畢業半年,原本應該談一場戀愛、輕狂一下的青春年華,對張嘉珉來說卻太奢華,家裡生意失敗,讓她得面臨「意外的人生」,而在這條道路上,她如背負千斤重的擔子般踽踽難行。「老爸為了圓開熟食便利店的夢,連連賣了手上兩間房子,最後就連自住的房子都保不住,還是填補不了快速展七家店的財務大漏洞。到後來,爸媽的財務狀況已經不允許開票,從而把腦筋動到我身上,用我的名字開票,結果我一畢業就負債百萬元。」

張嘉珉的父親原本經營茶鵝的小生意,雖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打烊,很辛苦,但一家五口的經濟無虞。「以前,我們孩子需要用錢的時候,爸爸都會從口袋裡掏出數萬元,然後再抽出其中幾張交給我們。」那段衣食無虞的安穩小康生活,至今讓張嘉珉懷念不已。

但這一切,瞬間就變調了。「我記得,全家跑路的前一年,我天天都得幫忙跑三點半,每次都是早上爸爸不斷打電話借錢,好不容易借到後,我再騎摩托車去取錢,然後趕去銀行軋票。」張嘉珉再次陷入痛苦的回憶,「也許因為太緊張了吧,我經常是邊騎車邊飆汗,也邊飆淚。」

錢終有軋不過的一天,張嘉珉帶著妹妹「跑路」到台中,爸媽則去高雄避風頭,而弟弟剛好在當兵,一家人分隔多處,「那種心酸難以言喻。」

不過,張嘉珉的心裡雖酸,卻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打包整理,把家當搬上朋友的小發財車上,自己拋繩子綁家具的一剎那,我反而整個人有重生的淡淡喜悅。」張嘉珉體會到「放手」的哲理,「真的不需要握住已經不行的東西。」

父親用她名字開的約一百萬元支票,她無計可施,只好硬著頭皮向阿姨商借,「阿姨是我這一生最重要的貴人,是她讓我不至於年紀輕輕就信用不良。」張嘉珉承諾阿姨,等她找到工作,一定不中斷還錢,事實上,這個承諾深深烙印在她心中,一刻不敢鬆懈。


嚴格限定自己每天餐費只有一百元, 若超支,就得接連兩天吃白吐司過日子。

嚴格限定自己每天餐費只有一百元, 若超支,就得接連兩天吃白吐司過日子。

 

喝一杯星巴咖啡克得吃兩天白吐司


躲債躲了半年後,張嘉珉終於找到工作。告別跑三點半、飽受人間冷暖的日子,她對能擁有一份工作格外珍惜;所以,一進入職場,她幾乎天天最早上班、最晚下班,朝八點半、晚八點半,一天必做足十二個小時。「當時,我有多害怕失去這份工作!」說這句話時,張嘉珉的眼神中夾雜著些許無奈,但透露更多堅毅的訊息。

這份在網路公司企畫的工作,薪水每月二萬八千元。開始上班後,張嘉珉遵守承諾,每個月還阿姨一萬元,剩下的金額就做最妥當的安排。「家用六千元、交通費兩千元、餐費三千元,還有租金要幫忙付。」因為限定自己的餐費要控制在三千元,相當於一天只能花費一百元,所以,如果她不得不與朋友約在星巴克,喝杯超過百元的飲料時,她就會在前一天先買一條白吐司擺著,然後接連兩天吃白吐司過日子。

每日一百元的預算,難道都不會花過頭嗎?「不可能!」張嘉珉斬釘截鐵地說,「我沒有能力花超過一百元,這是生活的現實壓力,根本沒有轉圜的餘地。」

「我記得最窮時,身上只剩下十五元,那一晚超級想吃小番茄,經過夜市,見到水果攤上有賣包好的小番茄,我靠過去問:多少錢?老闆娘回:三十元。我喔了一聲,便轉頭離去,沒想到老闆娘居然在背後講些酸溜溜的話:『吃米不知米價,三十元已經很便宜了。』」這一碎念,張嘉珉的眼淚又不聽使喚地掉了下來,「我不是嫌貴啊!是因為我身上只有十五元。」「所以,我怎麼可能讓自己一天花超過一百元呢?」

有好長一段日子,張嘉珉早上吃兩片吐司,中午吃碗不加蛋的陽春麵,晚上回家再吃泡麵或吐司,花費少的時候,也許一天五十元就能打發了。「我那時候最喜歡到朋友家吃飯,大魚大肉,剛好可以趁機補補身體。」一路走來,朋友不著痕跡地幫助,張嘉珉也銘感於心。

 

「再怎麼窮,都一定要儲蓄」 


嚴格說來,二萬八千元,要還債、要給家用,還要負擔自己的生活費,「青吃攏不夠」(光吃都不夠),但是張嘉珉就是有辦法再擠出一點點來「曝乾」。「一領到薪水,我一定把該還的錢先轉出去,然後再轉一五○○元到郵局帳戶做零存整付,其餘的錢才是家用與自己的生活費。」

「向別人伸手借錢的日子太痛苦了,跑銀行軋三點半更讓人好想死。」這就是張嘉珉想忘都不能忘的生活動力。至今,她依舊清晰記得每次父親借錢而她去取錢時,對方那種不耐的表情與不屑的語調。「我窮怕了,這輩子嘗過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去求別人,所以我絕對不想再去借新錢,但怎麼樣才能不借新錢呢?手上一定要留有一筆周轉金。」

所以她告訴自己:「再怎麼窮,都一定要儲蓄!因為唯有儲蓄,才不用再向人開口借錢。」而她為了說服自己再窮也要存錢,她是這樣催眠自己的,「我的薪水不是二萬八千元,而是二萬六五○○元。」

剛開始要這樣「狠心」存錢,張嘉珉也經過一番掙扎。「還記得那時候到郵局做零存整付時,我猶豫不決,因為實在擔心錢不夠用,萬一提前解約,會損失大半的利息錢。結果妹妹在一旁推了我一把說:『誰會殺死自己的小孩呢?趕快簽吧!』」

「雖然對旁人而言,是毫不起眼的一五○○元,但我真的把這帳戶的錢當成是自己的小孩,想要好好呵護它長大。」這樣的信念下,張嘉珉簽了存單,「五年總共存了十萬元,這是我的第一個十萬元。」她開心地回憶說。

只是,自己心愛的「小孩」,成長依然經常遭到意外的打擊,「父親想要東山再起,所以時不時都會向我調錢,好不容易省吃儉用,郵局的戶頭有個一、兩萬元,爸爸一通電話來,我就要深吸一口氣,然後拿起郵局提款卡,轉帳給他。」


張嘉珉永遠忘不了準備「跑路」 的前一晚,老師塞給她5000元, 她轉身淚崩的畫面。

張嘉珉永遠忘不了準備「跑路」 的前一晚,老師塞給她5000元, 她轉身淚崩的畫面。 
 

三本存摺「各司其職」 省下每一分錢


演變到後來,她根本不敢讓父親知道她郵局有存款,而為了不讓父親知道自己的儲蓄計畫,她與妹妹相約把零存整付的這個帳戶取名為「小美」,「有時候我們姊妹倆會聊起這個帳戶,妹妹會說:現在小美兩歲嘍!然後我們兩個就會開心地大喊:耶!小美長大了。」

存款「小孩」不僅成長緩慢,有時甚至還「倒退」了好幾步。一天,在父親的另外一個債主找上門之後,張嘉珉除了阿姨的一百萬元借款要償還外,又多了一筆六十萬元的債務。「我當時壓力大到滿臉痘痘,很想躲進婚姻,不過,男友的家人對我們家的經濟狀況頗有微詞。」就這樣,張嘉珉衰到不行的人生,又再加上了一個分手的打擊。「當時的嘉珉,都是用更努力工作來淡化傷心的情緒。」張媽媽不捨地說,這樣的生活有幾個孩子受得了?但張嘉珉就是有辦法撐起所有的事情。

不過,關關難過關關過,二十六歲那一年,她從企畫職轉調至業務,年薪因此從四十萬元成長至七十萬元。「我沒有特別的想法,但當我一聽到業務的薪水高出這麼多時,我的眼睛頓時『登』的一亮,沒什麼好說,當然要去挑戰。」過去,對張嘉珉來說,「業務」是個求人的角色,她興趣缺缺,但金錢最大,「沒興趣,也要去試,並且要想辦法做到好。」一股動力,撐住張嘉珉往上再往上攀爬。

調至業務後,她每個月還債的金額增加到一萬五千元,並且因為有多餘的資金,她開始思考投資的可能性,並規畫了第一張投資型保單。「我沒買任何保障型的商品,因此投資型保單最適合,每個月固定扣款三千元,保障可達五百萬元。萬一我走了,五百萬元可以照顧我的家人,合理;如果我沒有走,也是累積金錢的一種方式。」

為了不挑戰人性,張嘉珉用不同的存摺來安排每月進來的薪水,除了固定要償還的債務先轉出去外,她另有三個帳戶:一個是薪資帳戶,用來支應日常生活開銷;一個是郵局戶頭,一領到薪水就先把要存的錢轉進去;第三個則是基金定時定額扣款的帳戶,也是一領薪水先把錢撥補進去。

「我的每一分錢都有一定的功能,到現在還是一樣,所以只要我想要買額外的東西,必定想辦法創造額外的收入。」張嘉珉說,前一陣子她想要買一輛四萬元的自行車,這筆錢不能從任何一本帳戶的錢移轉出來,而是努力衝業績,達標了,用多出的業績獎金去買這輛公路車。


對張嘉珉來說,「業務」是個求人的角色,她興趣缺缺,但金錢最大,「沒興趣,也要去試,並且要 想辦法做到好。」

對張嘉珉來說,「業務」是個求人的角色,她興趣缺缺,但金錢最大,「沒興趣,也要去試,並且要想辦法做到好。」
 

擬定原則再變成習慣 就能發揮驚人力量


從強烈的動機中擬定原則,讓原則一而再地變成習慣,習慣就能發揮驚人的力量。過去,張嘉珉為了把每一分錢運用到極致,每每領到薪水就會做最精準的安排,習慣養成了,即使現在收入三級跳,年薪高達兩百萬元,她還是「精準」規畫。

「我有記帳的習慣,每月一定要支出的錢會先寫下來。例如,目前我的儲蓄計畫以還本分紅終身保險代替,因此每月要存一萬四千元到郵局帳戶、投資型保單月扣六千元、銀行基金扣款五千元。」

「同時,我規定自己每月只能花兩萬元,也給自己一定金額、五千到一萬元的公關交際費。」特別的是,就算是對於吃飯錢這樣的日常花用,張嘉珉也一定帳目分明,「像是與朋友聚餐,這是公關費,或者與客戶吃飯,這是工作的一部分,所以也列入公關費。」清楚劃分的好處是,交際公關費一旦到頂,就減少應酬;哪天多買了一件衣服,接下來就要控制支出,不能超過預設的兩萬元,「不過,她到現在還是常撿別人穿過的二手衣來穿。」張媽媽這樣補充。

只是收入三級跳後,要怎麼「控制」消費欲望呢?事實上,張嘉珉不諱言,當收入大增後,她的「補償」心態明顯跑出來干擾,所以有一段時間她狂買過去買不起的衣服,「但這種很想買東西的年紀過去了,我現在由衷覺得漂亮的衣服不能代表什麼。」她指著身上穿著的一套衣服,「這都是那段時間買的。」

張嘉珉有感而發地表示,誰不想要過舒適的生活?但經歷過那一段「澈骨寒」的日子後,她知道生活真的有起伏,未雨綢繆一定要。「我雖然養成理財的習慣,但對自己還是很嚴苛,所有儲蓄的行為都採用『強制執行』的作法。」舉例來說,現在一拿到薪水,她還是依然往三個不同目標的存摺放,其中留作日常生活開銷的薪資帳戶,她會故意只放兩萬元,每周只領五千元出來,多餘的錢,就是移到定時定額扣款買基金的戶頭。

正因為對金錢的態度絕對「紀律」,所以張嘉珉背負的一六○萬元債務,三十二歲時全部還完。無債一身輕後,她積極學投資,之後用儲蓄加上買基金,持續滾錢,三年前家人一起買房子時,她二話不說,掏出一百萬元當作部分頭期款,「十多年來一家人從沒一起吃過團圓飯,但因為這房子,我們一家人終於團聚了。」張嘉珉的語氣裡滿是歡欣,張媽媽更是在一旁說,好珍惜、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嘉珉是老大,她實在付出太多,一路走來,不只幫助這個家,更把弟弟妹妹照顧得很好,是個超稱職的姊姊。」

 

「有能力幫助別人,是無比的幸福」

 

含她所拿出的百萬元頭期款,個人資產已超過三百萬元。算一算,工作十二年下來,她總共拚出了約六百萬元的存款。「沒想到我居然也拚出這麼多錢來!」從沒細算過自己究竟攢下多少錢的張嘉珉,也驚訝自己的能耐,「窮吧!因為窮過,所以我有極大的動力。」她的單位主管鄭美懿則是心疼地說,「這個孩子真的很努力,剛開始跑業務時,晚上十一、二點辦公室裡絕對聽得到她的聲音。像這樣奮力上游的孩子,整個單位上百人,數得出來不超過五個。」

如今,十五元小番茄的故事、三點半跑銀行的畫面、邊騎車邊飆淚的場景,卻像是成功的推力般,是正面的「磨練」。至於老師塞給她的五千元呢?張嘉珉當然沒有忘記要償還,只是老師告訴她,他不差這五千元,他要她記得這五千元的意義,以後再把這五千元交給需要幫助的人。

現在張嘉珉積極做社會服務,實質上,她已經付出了無數個「五千元」。那段躲債、還債的日子很苦、很酸,但張嘉珉仰頭笑說:「彩虹,總在大雨之後出現!」「現在有能力幫助別人,是一種無比的幸福。」

定時定額 預約財富

張嘉珉的存錢過程,算是一步一腳印,剛開始以郵局的零存整付為主,之後開始接觸投資型保單,並且也定時定額買基金。她透露,第一次買基金並沒有做功課,直覺買基金一定賺,所以與妹妹兩人共準備了10萬元單筆進場,結果腰斬出場。

張嘉珉的初體驗雖以「殘念」作收,但她並沒有放棄滾錢計畫,反而再接再厲,希望打造自己的致富腦袋。後來她去上了「基金定時定額教母」蕭碧燕的課,這才對基金是什麼開始有認知,並且遵照蕭碧燕一貫倡導的原則:「以定時定額買基金,挑對市場停利不停損。」從2003年以投資型保單扣款買基金,乃至5年前銀行定時定額買基金,年報酬率都有5%~10%的成績。

張嘉珉單筆的賠錢經驗,讓她從此對單筆投資敬謝不敏,只有在定時定額見到負15%的報酬率時,才會進場加碼。「一定要負15%才能加碼,負5%或負10%都不是好時點,會逐步套牢。」張嘉珉分享她的投資經驗。

 

張嘉珉

▲點圖放大

 

那段躲債、還債的日子很苦、很酸, 但「彩虹,總在大雨之後出現!」

那段躲債、還債的日子很苦、很酸, 但「彩虹,總在大雨之後出現!」

延伸閱讀

「大人這麼蠢憑什麼管我?」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那麼難教?諮商心理師提醒:孩子的叛逆從這件事開始
「大人這麼蠢憑什麼管我?」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那麼難教?諮商心理師提醒:孩子的叛逆從這件事開始

2024-03-25

為何有錢人家常養出敗家子?想要什麼爸媽買給你...心理師分析:「富養小孩」疏忽這關鍵,晚年被啃老
為何有錢人家常養出敗家子?想要什麼爸媽買給你...心理師分析:「富養小孩」疏忽這關鍵,晚年被啃老

2023-04-18

孩子愈大愈不懂事?放過自己吧!化解親子關係衝突,父母應該做的3件事
孩子愈大愈不懂事?放過自己吧!化解親子關係衝突,父母應該做的3件事

2020-03-18

沒178算矮?18歲台灣男生身高縮了1.2公分、女生越長越高...「青少年門診爆滿」醫點出原因
沒178算矮?18歲台灣男生身高縮了1.2公分、女生越長越高...「青少年門診爆滿」醫點出原因

2024-06-11

憂鬱症恐超越癌症 青少年、高齡患者激增!肯愛成為最大療「鬱」力
憂鬱症恐超越癌症 青少年、高齡患者激增!肯愛成為最大療「鬱」力

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