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雷曼兄弟事件到歐債危機,全球投資人在風險管理實務上學到不少教訓;其中有三件事,過去以為是對的,現在來看卻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樣一句符合常理的說法,聽來沒太大問題,但是聽在第一線面對投資市場風險變化的專家耳裡,恐怕卻是問題百出。
蘇黎士保險集團風控長李曼表示,過去五年,從雷曼兄弟事件到歐債危機,全球在風險管理上學到不少教訓,其中至少有三件事,過去以為是對的,但在這五年間統統被顛覆。
教訓一:政府會破產
必須重新認識公債價值
首先,是必須重新認識公債價值。「以前政府公債被當作安穩的避風港;但是經過歐債危機後,公債已不像先前認知是不會倒的保障,現在知道,就算政府也會破產。」
歐債危機發生至今,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歐豬國家的公債殖利率仍然隨時存在飆升的可能,這說明了如今的公債市場不如過去的「神經大條」,一旦稍有風吹草動,問題國家的殖利率就會立即反映,連帶衝擊國家的借款與償債能力。換言之,「國家破產」的發生機率已比金融海嘯前提高許多。
教訓二:過度倚賴經驗
應拉高視野、看清潛在風險
關於第二個「昨是今非」,是「過去經驗的參考價值」。金融海嘯前,投資機構普遍以過去的經驗、數據為資料建立風險模型,因而過度依賴歷史數據、以財務模型為判斷依歸。
「雷曼兄弟事件是財務性危機,銀行太過依賴模型的結果,才惹禍上身。事實上,很多銀行董事會成員根本不懂財務模型產生的數字是何意義,這給我們兩點啟發:第一,模型只能當作參考,人的常識判斷、甚至主管決策仍不可被取代;第二,企業對風險定義太狹隘,以至於會遺漏一些『沒想到』的風險。」李曼說。
如何強化風控機制,做到滴水不漏?他認為,檢視風險時須將視野、管理層級拉高,才能完全整合風險樣貌,看清所有潛在風險及相關風險。「風控不只是一個專業管理部門,更是高階主管職責。要做到位,就必須從整個企業資產負債表檢視起,將風險觀深化到組織中,成為一種企業文化;相關單位也要持續不斷配合。」
李曼認為,現在最需要正視的,是系統性風險。這也是金融海嘯以來,最須扭轉、不同以往的觀點;例如,經濟不確定性就影響到很多國家及產業;氣候變遷、天然災害風險,是企業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根據蘇黎世保險集團贊助,由《經濟學人》執行的「天然巨災:營運風險與準備」調查發現,全球一七○位中大型企業資深高階主管認為,企業普遍認同天然巨災發生頻率及嚴重度較以往高,但將近七成企業未採取因應行動,凸顯企業風險管理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
除了巨災須納入新風險考量,經濟及社會的不確定風險,也得審慎看待。「全球景氣疲弱,引發社會不確定風險;像歐洲失業率居高不下,土耳其示威抗議活動所產生的連帶影響,都必須經過縝密考量;另外,包括企業(特別是金融業、保險公司)的聲譽風險、新法令規範及相關作業風險,也都是未來風管重點。」
「二○○八年前,各國主管機關對風險管理的重心多半放在『已知』、『單一事件』上,現在看來已不符時宜。」李曼提出,應從「前瞻式」角度,預估風險、量化風險,並將結果運用在企業經營決策上。
教訓三:風控不能等
強化資本做好避險
作為保險集團的風控長,李曼提出的因應之道是「拉高風險控管在企業營運上的角色層級,並且投注更多的資源」;然而對一般投資人來說,其意義就等於宣告了關於風險管理的第三個「昨是今非」:即不該在「行有餘力」之下才去思考風險管理,而應拉高風險管理在資產配置中的地位與角色,用更多資金部位做好避險。
李曼指出,當風險控管不能單純以「政府公債」為工具,加上投資市場的超高效率足以將「單一事件」演變為「複合式災難」,這就引發兩個值得關切的議題。
第一,不論對企業或個人來說,都要有充足的資本、資產作為去吸收資產價格快速波動的準備。簡單地說,在資產配置上,必須提撥更多的「現金」或「準現金」部位。
第二,投資策略要多元化,盡可能分散風險;就算債券部位,也不能單押美債,必須多元配置,並檢視資產及負債,是否能互相配合。他建議,手上握有龐大資金的保險公司或企業,可思考基礎建設,或一些低流動性資產等新投資類型。
整體而言,金融海嘯五年後,投資市場已不同於過去大家習以為常的狀態,而其根本原因在於小小的單一事件,經過市場一連串的聯想與放大反應後,也有可能野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