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寒假了,小朋友很開心,我到是犯愁。台灣普遍用曆年制,加上一年只配一次,每年的循環很固定,第二季開股東會,第三季才進入配息旺季。拖到第四季才配年度股息的,除了ETF這種,要先領其他公司的息,再分給我們這種之外,就是手腳慢的。
第二季也有配息的,投資組合中,有兩家未上市公司,手腳很快,三、四月就分配。可是十二月到隔年二月,真的就只能靠積蓄了。就跟古代農夫一樣,冬天還可以撿田裡被凍僵的兔崽子、肥田鼠之類的,可是春天就真的要勒緊腰帶過日子。想以投資組合過日子的,不能不面對春荒這個殘酷的事實。
所以這幾年,月月配息的債券基金很盛行,即便是拿自己的本金來配的。畢竟進入老年化社會後,最重要是現金流,獲利率的重要性往後擺,更加顧不上成本這問題。
即便如此,我還是不會買債券基金的。利率這麼低,如果要轉變,只有一個方向,就是往上,到時候,幅度不用很大,光是預期心理,會把這市場給打殘。原本資產證券化,是很有效的金融市場發明。但是不該玩的人也進來,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就是把垃圾也包裝搭配銷售。喔,我說的是零五年到零八年大段時間的"固定收益"市場。現在各地散戶追逐的,都是高收益公司債、新興市場債,雖然不是衍生性商品,但是安全係數並沒有高多少。
古早時候,債券市場都是法人,這些機構投資者有個本錢,就是持有到到期,不管中間價格波動,除非碰上大倒閉潮,否則市場波動度不大,有歷史資料,這才會讓學者們以為,這個市場比股市安全。可是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散戶透過基金也進來了,市場本質發生變動,現在的狀況,跟教科書發展理論時依據的資料有很大差異,價格波動模式差很多。當市場有個風吹草動,投資人被名嘴們鼓動,擾動擴大的速度跟幅度會變很大,這是風險,沒被計算、也沒被揭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