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吐溫有一句經典名言「 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惡毒的謊言和統計數字。」,有的時候數字的本身是沒有問題,但往往,因為不完整的解釋而讓我們產生誤會。
馬克吐溫有一句經典名言「 世界上有三種謊言、謊言、惡毒的謊言和統計數字。」,有的時候數字的本身是沒有問題,但往往,因為不完整的解釋而讓我們產生誤會。在各種與財富或經濟有關的數據中,也常有一些這樣的現象。今天來分享幾個現實中我們常有機會接觸到的。
1.過去績效的迷思
這是很多金融商品,或各種資產的銷售者常會提供的數字。他們喜歡說這個投資過去表現多好多好,但往往會忽略過去的虧損情況。例如黃金,也許你會對下面這張圖不陌生,很多人告訴我黃金”長期”看好,就因為這張過去十年很好的績效。
但如果在找時間更長一點的圖就會找到另一種解讀,那就是黃金的價格從1980年跌下來之後,有二十幾年的時間都在虧損。
同樣的商品,同樣的價格,只是解讀不同,就會引導我們產生不同想法。只看到過去績效,而忽略過去虧損的數據,容易做出錯誤決策。
2.不同基礎的比較
我們在大賣場跟便利商店,可能會看到不同容量的洗髮乳有不同的價格,這是可以比較出哪個比較便宜的,因為它們可以換算成同樣的比較基礎。但是有一些比較的結果,卻是在基礎不同的情況下得到的。例如我們常聽到的房價走勢,也有很多人告訴我房子是一個好投資,因為房子總是一直上漲。
但在比較基礎上,這個說法是有點問題的。當一間剛建好的房屋我們買了十年之後,這間房屋就會變成”十年的中古屋”,所以如果我們想知道持有房屋的真實獲利,必須拿十年前的新成屋價格,跟現在的”十年屋齡的房屋價”做比較,得到的獲利才比較可靠,當然,最後的結果也許你會發現,獲利並沒有你想像中得多。
3.生存者偏差
如果今天賣公益彩券的人告訴你,每個來買樂透彩的人都能中大獎,我想你不太相信。但是很多銷售金融商品或教學的人告訴你,他的方法跟工具都能讓你賺大錢,相信的人卻多了。
例如日前就有券商在公車上大打權證投資的廣告,但是在交易期貨、權證、選擇權這樣的衍生性商品的人之中,能夠獲利的比例也許只有5%-10%。也許用了同樣工具跟方法的人之中,更有高達九成的人失敗了,這就是生存者偏差。
在判斷各種財富數據之前,再仔細想想,它的邏輯夠不夠客觀,有沒有錯誤,這對於你理財成功將會有幫助的。
對本內容有疑問?或者需要其他投資理財上的協助嗎?我們將盡可能幫助你在財富上獲得成功!
請上MoneyPlan http://moneypla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