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有個公司到你家附近宣傳,公司表示擁有先進的技術要在這個區域蓋煉金廠,只要你入資,每年每一股就可以幫你賺10元。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公司因為政策的反覆以及煉金過程的環境污染問題,蓋廠的進度很不順利,蓋廠的人員在時空遷移下也換了好幾輪。
兩年前,另一家商譽良好的公司,底下一座號稱堅固耐用的煉金廠,因為地震發生爆炸,造成周遭幾十條人命的死亡。這時候大家才驚覺到,原來煉金廠不是只有帶來煉金的經濟價值,汙染狀況也不像台面上所宣稱的單純。更重要的,不可測的天災也會造成鍊金廠的運作出問題。
另外,原本你家附近預計只要蓋6年的煉金廠,卻已蓋近30年。這段期間,廠房設計一變再變,更有被踢爆的工程弊端。公司多次出面,也對該煉金廠的經濟效益以及公共安全的評估說法不一。
而不斷追加的預算,造成股東不斷地增資,讓原本預計可以賺錢的投資案變成一個大錢坑,公司股價從原先集資的500元,一路跌到100元。這時候新的執行長上台,他表示如果這座煉金廠開始運作之後,每年還是可以提煉出10元的現金。他表示,了解大家對廠房安全性的疑慮,因此請所有股東來表決,到底要不要繼續把廠房蓋完,並開始運作。現在,有一家製造五金家具的公司表示,要在你家附近設廠,讓你可以用100元入股,每年可以賺9.7元,雖然公司還是會有些許汙染,但是你至少不會有安全上的問題。
如果是你,你是否會捨不得已經賠掉的400元(沉沒成本),而選擇相信說法多次出入的煉金廠公司,認為污染已在控制中,安全不是問題,繼續讓廠房蓋下去;還是你寧可拿回100元,投入每年少賺3%(每10元少賺0.3元),但是污染較少,安全性看得到的新投資方案?
大家都知道核四即將以付諸公投的方式,決定是否停建。但是包括我在內的多數人都很難理解,到底核四的廠房到底安不安全。對我們而言,僅能從新聞媒體或網路接收到,核四廠曾被監察院糾正5次、彈劾2次;被原能會裁罰17次,罰款2290萬元。但我們不知道,到底問題有多嚴重,影響有多深。甚至連江宜樺院長在立法院質詢時也表示「核四不能完全聽台電的說法」,光是核能發電占總發電比率,就有6%、12.5%與18.8%等不同數字。
這些消息對我們而言,在心裡留下的,是核四廠房興建有許多問題以及台電的說法反覆,若再加上日本的福島核災,這種種一切,讓核四的運作帶來生存的恐懼。就像上述故事裡,已經建了30年的煉金廠,因時空的遷移,許多設計一變再變,誰都說不準到底這廠房是否已經安全。現在,反而我們要問的是,這座興建多年的廠,是否是我們獲益的唯一解。
根據台電的資料,核四每年約可發電193億度,發電成本每度約2元,而全台灣每年約需要2000億度電。若採用OECD國家 2008年均化成本,天然氣發電一度約2.74~2.95元的成本來看(資料來源:IEA, EIA 2010),用天然氣取代核四,一年約增加(2.95-2)X193億,相當於183億。
將183億元平均分散到一年我們使用的2000億度電,每度電增加了0.0915元。(183/2000=0.0915)。
這0.0915元是目前電價每度電2.79元的3%(0.0915/2.79)。
這還不包括,核四的發電成本以及廢料的處理費用,是否被台電低估等因素。而更重要的是,這一座設計不斷被變更、充滿許多工程弊端的核能廠,在我們家園附近運作,所帶來的恐懼。
政府看見人民對於核四的疑惑、恐懼,有必要設立中立單位來說明核四目前的工程狀況,而不是讓台電球員兼裁判。另外,政府需要提供可能的發電替代選項:替代能源發電、提高目前的儲電效益、甚至提高電價與節約用電,重要的是讓人民有免於恐懼的選項。不然核四的運作,我只能解讀成政府想達到打壓北部房價,達到南北均衡的目標。以一個投資者的角度,我選擇每年少3%的利潤,但風險可控制、經營階層有誠信的股票;對於核四的想法,我亦是如此,我寧可多漲3%的電費,也不想提心吊膽去過生活!
本官網專欄內容及言論觀點僅為作者個人立場,不代表今周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