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隱喻了世界的起源神秘,是叱吒好萊塢多年的大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自《異形》(1979)與《銀翼殺手》(1982)等曠世之作後,睽違30多年回歸科幻片首部作品(本片據稱是異形的前傳)。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隱喻了世界的起源神秘,是叱吒好萊塢多年的大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自《異形》(1979)與《銀翼殺手》(1982)等曠世之作後,睽違30多年回歸科幻片首部作品(本片據稱是異形的前傳)。《普羅米修斯》片名源自希臘神話,「普羅米修斯」 是希臘神話中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名字的意思是「先見之明」。普羅米修斯是第一位在天界偷取火種來到人世造福人群的天神,也因此為世界帶來光明,但卻因此同情人類的行為而換來被宙斯天神的無盡懲罰,這個寓言故事除了讓我們每四年一次的奧運會都要點聖火外,還提醒我們身為人類,面對大自然與無法瞭解的事物應保持謙遜,畏懼那些無法預測的災禍。
《普羅米修斯》敘述一對情侶探險家進行太空探測時,發現了地球人類起源的線索,闖入了似乎是人類起源的神祕國度,進而引領他們直探宇宙最黑暗的角落,引起了一場毀滅性的連鎖效應。影片時間雖設定在遙遠的未來,但卻是回首我們的來處,如此宏觀大膽的設定,促成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浩瀚外太空磅礡冒險!
人類(投資人)都有自我毀滅的基因?!
《普羅米修斯》以探尋人類的起源為名,展開外太空的尋根之旅。片中有壯闊的史詩場景、像迷霧一般的劇情,導演在影片中先是拋出一個大哉問,再透過隱晦細節(萬物皆起於微隱!)與隱喻安排,反思人類的行為。讓觀眾得到簡單明白的標準答案,顯然不是導演的目的,這裡也不是哲學與科學邏輯的討論園地,然而,影片中沒有解答的部份,正是最有趣的地方(投資不也是如此?,很多時候,投資獲利或虧損真的沒有太多理由,就是走運或運氣不佳而已)!
我認為影片中有兩個隱喻最具玩味:一、被造物者對於造物者的反撲;二、Engineer(策畫者、造物主)與人類都會製造大規模毀滅武器(畢竟基因相同嘛)。第一個隱喻屬商業電影中必要的娛樂性來源,第二個隱喻則令我想起「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過去對於衍生性金融市場工具的談話。策畫者所製造的黑色有機體,不僅吞噬了自己和同族,連帶也引發一連串難以預料的連鎖災難(為續集鋪梗)。現在,不妨將場景從外太空移回地球的金融界,看到衍生性金融工具與其造物者-華爾街投資銀行那群有進取精神、高學歷年輕人的關係,再想想REITs、ABS、MBS、CMBS、CDO、CDS與金融市場崩盤的關聯性,是不是很相似呢?
一般來說,被造物者是不具有靈魂的,也就是說,被造物者應該是中性的。衍生性金融工具源自於避險,然而隨著時間與技術的演進,伴隨著造物者的複雜思想(大多是貪婪等負面的想法),從一開始的單純避險,最後演變成愈避愈險,以難堪殘敗的危機作收。回顧歷次金融危機,不免懷疑,若非人類自我毀滅的基因作祟,怎會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轍,上演無數次難堪無比的老梗戲碼(衍生性金融工具->投資泡沫(金融詐欺?)->金融危機->市場崩盤->大到不能倒->政府(全體百姓)援助->信心恢復->行情回升->”新”衍生性金融工具)?
好奇不鑽牛角,投資才能淡定!
我不是科學家,無法判定人類(投資人)是否有自我毀滅的基因,但就金融市場與投資人的心理及實際表現來看,要說投資人沒有自我毀滅的基因,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站得住腳的說法。現在的金融市場,由於造物者與被造物者兩者已並存且難以分辨區隔,因此未來發展也將更難以預料,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危機與挑戰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所幸,現在正處知識爆炸的時代,普羅投資人或許第一時間無法搞懂「新」投資工具(多半都可直接歸為衍生性金融工具),但只要抱持一點好奇心,探究其背後的運作根據,即可有效規避無知的風險。簡單說,在混沌的環境下投資,應好奇不鑽牛角(鑽牛角到最後只會錯失投資時機及不敢投資),並具備三品投資原則~品質良好的標的(績優企業股票、債信穩定債券)、品性良好的企業經營團隊,以及有品味的價值投資。
《普羅米修斯》給了觀眾許多驚嘆號與問號,本文無意如此,只希望投資人能持續強化心理素質及了解人性,才能在各種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環伺威脅下,在不尋常的投資年代締造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