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的熱烈回響後,《今周刊》再度與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合作,針對過去一年財富管理業產生的重大變化,舉辦第二屆《財富管理銀行評鑑》大調查。調查中,我們不僅綜觀整個產業,評比各家銀行的財富管理業務績效,以協助消費者選擇最佳銀行,更試圖釐清去年財富管理產業最重大的事件——連動債問題的全貌。
過去,很多農夫不敢吃自己種的作物,因為他自己最清楚這些蔬果、稻米裡,含有多少農藥殘留和有害人體的化學物質。如今,如果說金融從業人員也不敢買自己財富管理平台上賣出的金融商品,又代表什麼?
今年,《今周刊》第二度舉辦的財富管理大調查中,我們有了以上的發現。在調查中,我們透過各種面向,試圖釐清去年財富管理產業中最重大的事件——連動債的全貌;卻意外發現,所有在財富管理平台上購買連動債的各行各業中,就屬金融業從業人員購買連動債的比率最低,這些「不吃自己種的菜的農夫」,心態頗令人好奇。
事實上,早在三年前,連動債剛剛在台灣上市之際,就曾經在金融業內造成一波搶購風潮;許多銀行員都自掏腰包跳下來買,甚至還有銀行出現限制行員購買額度的情形。但很快地,這波「流行風潮」就趨於平息。
針對這個特殊現象,中華民國財金智慧協會執行長周幸娟解釋,連動債不是不好的金融商品,業內人貼近市場,按理說,更比一般人看得清連動債這項商品的面貌,但如果發現近距離都還搞不清楚產品的風險、機率等面貌時,可能就會縮手不買了。
「當然,手續費的高低也可能是另一項關鍵。」周幸娟說,比起一般人商品買完都還搞不清楚自己到底付了多少手續費,金融業人員熟悉整個價格結構,「對連動債三到六%不等的高手續費,可能就會敬謝不敏」。
無論如何,相對在烈日下拿著抗議紅布條,在銀行前靜坐抗議的連動債自救會而言,銀行大門之內的金融業自己人卻不買連動債。或許正是連動債事件延燒至今,一個不大不小的諷刺。
銷售對象錯誤 產生大風暴
連動債因為理專與銀行在告知上不夠周延,導致投資人必須面對難以承受的虧損。針對這項去年財富管理產業最重大的事件,本刊再度與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郭迺峰合作,進行第二屆的「財富管理銀行評鑑」。從銀行、理專到客戶三份問卷中,試圖尋找連動債的全貌,包括過去一年,連動債究竟都賣給誰、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買連動債賺大錢。
經過調查,我們赫然發現,連動債會產生這麼大的風暴,甚至演變成社會問題,關鍵恐怕就在理專沒有把商品賣給「對」的人。
郭迺峰分析,無論保本與否,連動債的風險屬性多半不低;但攤開這次的調查,卻意外發現,除了知之最深的金融業不買之外,買最多的竟然是最需要追求低風險商品的退休人員與家管,無怪乎會產生巨大風暴。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投資人的屬性上。調查發現,保守穩健型的投資人多半會買連動債,反倒是積極型的投資人傾向少買,再度印證理專沒有把連動債賣給「對」的人。
理專為什麼會如此做?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財富管理部主管說,理專在龐大業績壓力、與同儕激烈競爭下,「很容易直接拿身邊最方便取得的客戶就近推銷」,這正是這次風暴的起火點。周幸娟也說,理專首先向「接近定存」的客戶身上尋找業績,這些高度定存傾向的客戶,與連動債屬性本來就有落差;未來,銀行應徹底落實投資人屬性調查,才可收釜底抽薪之效。
調查中,我們依反向的邏輯,將購買連動債並且最後獲利出場的樣本解析,試圖從中勾勒出獲利族群的輪廓。
越有錢 才能賺得越多?
結果再次證明,投資屬性和連動債的產品特性如果相符,確實是勝出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越有錢的民眾,賺錢的機率也越高,五百萬元以上資產規模的獲利機率超過六成,幾乎是資產在一百萬元以下的三倍。
富邦銀行財富管理部協理蔡孟娟說,高資產客戶身邊原本就有更豐富的資源,如果銀行與理專都願花更多時間更清楚解釋產品特性,獲利機會當然較高。
當然,第一線接觸客戶的理專,還是獲利關鍵。理專有沒有過度積極行銷、有沒有充分告知風險,都高度影響投資人的決策,決定最後手上連動債能否獲利的重要因素。
因為受到連動債事件的影響,以及全球股市邁入空頭的拖累,今年的《財富管理銀行評鑑》,客戶的滿意度較去年明顯降低了,尤其是對報酬率的滿意度或服務滿意度上,比起前一年出現至少二成以上的落差。
元大銀行財富管理部協理鍾佳莉說,整體財富管理的報酬率至少都比前一年少了一○%以上,所有銀行都在承受客戶的抱怨壓力。畢竟截至目前為止,客戶還是把報酬率,當作滿意度的重要指標。
不過,銀行的表現並不是全然退步,有一些制度還是逐步在改善當中;其中最為顯著的,是理專更換的頻率降低了。過去時常聽聞的理專集體跳槽,現在相對減少。蔡孟娟說,銀行經過幾年的努力,能夠存活的理專,穩定度都在逐步提高當中。
另一個好現象是,很多銀行正在逐步調整理專的薪資結構,降低獎金占薪資的比重,包括中國信託、北富銀、國泰世華、永豐銀等都已經著手進行檢討,並且逐步調整修正。「和三年前相比,我的薪資結構中獎金比重至少少了一成以上。」一位永豐銀的資深理專表示,獎金少了,可以有效降低最為人詬病的過度行銷行為,這或許也是連動債這一課帶給所有銀行的啟示。
儘管在連動債風暴中受傷不輕,中信銀在銀行互相評比的綜合成績「整體表現」一項,仍是同業心目中的最佳銀行。
而在其他細項評比上,外商龍頭花旗銀行表現出色,在「創新能力」上,遙遙領先同業;在「風險控管」上,也與永豐銀行並列第一。這些數據顯示,中信銀的品牌形象確實深植人心,而花旗銀行的各項構面,確實完整而且周延。
產業調整 財富管理找未來
回顧這波折的一年,擁有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理財規畫顧問)執照的第一銀行資深理專孫娟娟不禁說,「這是最艱辛的一年。」銀行和客戶必須攜手一起成長,「銀行要更為客戶著想,客戶要了解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周幸娟則說,銀行的財富管理須向製造業學習,「要賣客戶喜歡的、而不是銀行或理專自己喜歡的產品」;尤其,要思考如何製造銀行與理專「雙贏」的局面;而調整薪資結構,就是這個思考下必然的趨勢。
「早摔跤會跳更高,晚摔跤就爬不起來了。」永豐銀消金部總經理賈堅一曾在內部會議上如此說,雙卡風暴時,產業調整來得太晚,讓許多銀行就此一蹶不振;但國內財富管理才剛起步,連動債這一跤雖跌得不輕,但還不至於傷筋動骨。
周幸娟說,民眾理財的需求永遠都在,台灣資金還是十分充沛,財富管理的市場大餅依然十分可觀。接下來,比的是誰先整理完、先出發,誰就可能是第二回合的贏家。
至於第二回合號角響起沒?「已經有人跑出百米之外了」;來年,《今周刊》將持續追蹤國內財富管理的興衰起落,為所有客戶嚴格把關。
評鑑說明
這是《今周刊》與世新大學財務金融所教授郭迺峰、研究生林育名、黃鴻為、蘇明發等共同合作第二屆《財富管理銀行評鑑》。和去年相比,由於去年國內財富管理產業普遍表現欠佳,加上近期全球股市回檔,很多銀行填寫問卷的意願降低,也為這次調查增加許多難度。
《今周刊》延續去年方式,結合銀行公會以行文各銀行方式告知,並綜合學者與中信銀、北富銀等重要業者的想法,設計出三份問卷,分別交由銀行、理專與客戶填寫;其中,銀行問卷回收15份,雖比去年減少4份,但根據信託公會上針對「特定金錢信託」的公布,這15家銀行約占全體市占率的65%,已經相當具可信度;此外,理專問卷有效回收共295份,客戶問卷有效回收750份。在統計上,這些樣本數的採樣,已是國內目前最大、最周延的財富管理評鑑。
■解開連動債事件癥結!
一、連動債都賣給誰?
金融業最不愛買連動債!
保守穩健沒有少買,積極沒多買買連動債的關鍵因素,取決於對理專的信任,對報酬率的預期反而是其次
二、連動債怎麼買才會賺錢?
投資屬性相符,獲利率大幅提高
銀行對高資產客戶比較好,投資額度300萬元以上獲利率大幅提高
不會過度建議交易的理專,獲利率也比較高
理專充分告知交易風險,獲利率也比較高
■綜觀二○○八年財富管理全貌
三、和去年評鑑相比,有好有壞
滿意度在下降當中
獲利在下降當中
理專異動頻率在下降當中
四、2007年全體財富管理銀行表現
財富管理銀行整體表現
1中國信託
2台北富邦銀行
3花旗銀行
4荷蘭銀行
財管銀行創新力
1花旗銀行
2匯豐銀行
3中國信託
財管銀行風險控管
1花旗銀行
2永豐銀行
3中國信託
財管銀行作業系統
1中國信託
2花旗銀行
3國泰世華銀行
4台新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