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天天加班、工作壓力大到要抓狂,晚上累到睡不著,只因為距離千萬元退休金還很遙遠嗎?其實隨著經濟不景氣、壽命增加、少子化等威脅下,努力存一座「蓄水庫」、然後躺著退休的理財觀念已經過時了!全球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五、六十歲退休族轉型投入職場,除了實踐理想,更有穩定的收入。你準備好迎接未來細水長流的新退休人生了嗎?
但這還不是最慘的狀況,「因為買股票大虧,他們夫婦不斷大吵,最後去年底決定離婚。」台灣銀髮族協會總會副祕書長駱紳感嘆地說,老年落得單身過日子,身心俱疲的崔森雄今年初將僅存的一棟房子賣掉,一個人搬到淡水海邊賣烤地瓜,「這波不景氣其實已打亂不少人的退休計畫,有人甚至重新在找工作。」服務數百名退休會員的駱紳說。
資產大縮水 金融海嘯打亂許多人退休腳步
退休金被海嘯吞噬,政府的勞退基金又如何呢?部落格作家茶米今年五月上網查自己的勞退基金帳戶,結果讓他相當驚嚇,他每月提存薪水六%的勞退基金收益,去年一整年竟然是負二八七五元!與他相同命運的,是全台灣四六○萬名希望政府退休金可以養老的辛苦上班族,「你不用擔心,等你退休要領的時候,政府最少會以銀行兩年期平均定存利率計算給付!」勞退監理委員會的官員對茶米說,但四六○萬名勞工及上班族,真的能依靠政府退休嗎?
「勞退基金最大的問題不是投資收益,而是退休的人不斷快速增加,基金規模正在縮小,如果政府不撥補大筆資金,以現在新制三千七百億元的規模計算,只能再撐十年!」政治大學風險管理及保險學系主任王儷玲憂心地說,以前舊制勞工退休一次提領,平均每人約領一百萬元左右;新制改成年金制後,每人給付將暴增三至四倍,危機正在醞釀中。
退休金就像一個水庫,個人努力工作、存錢,就是希望把這個水庫拚命擴大,退休後的生活才能安穩無憂。但是受到風暴襲擊,這個水庫已出現裂痕,甚至被摧毀;而政府的大水庫也搖搖欲墜,還在準備退休金的白領階級,要如何面對這項正在發生中的危機?
「退休前,我才存了現金三、四百萬元,要存一千萬元談何容易!」去年三月才從鴻海集團副總裁陳天縱祕書職位退休的游美未嘆氣地說,她的薪水早已超過百萬年薪,連她這樣的大企業高階祕書都存不到千萬退休金,何況是一般的白領上班族?
依照退休專家的建議,退休金一千萬元不嫌多,兩千萬元比較有保障。依據《今周刊》調查發現,六三%的受訪者也認為,退休金最好要存到一千萬元至兩千萬元之間;但是進一步調查卻發現,只有五%的受訪者存到一千萬元,其他的人都距離這個目標非常遠,其中五十一歲以上即將退休的人中,有三成的人還未存到一百萬元,存到一千萬元以上的人,也只有一一%,一千萬元快樂退休,在目前顯然是一個難以達到的夢想。
雖然沒有一千萬元,游美未退休後依然過得很快樂。七月十九日,五十五歲的她穿著一身鮮豔套裝,出現在台北市職業訓練中心講課,傳授求職的技巧,底下坐的是負責替失業民眾找工作、規畫生涯的公務員。「下周我還要幫友達五個廠的祕書約三十人上課,傳授祕書工作的進階技巧。」她的退休生活比退休前還忙碌,一點都看不出是五十五歲的退休工作者。
「退休後重入職場工作早已是日本、歐美國家的趨勢,只是台灣還不習慣而已。」日商保聖那企管總經理許書揚說,日本有七成的退休族選擇退休後再工作,例如,日立集團已開始再雇用年滿六十歲的退休員工,從事兼職及薪水較低的職位,「在日本的百貨公司中,介紹特產的都是五、六十歲的銀髮退休員工,在台灣卻很少看得到。」時常到日本考察的許書揚指出。
「沒有辦法存滿一千萬元退休,工作技能就成為每一個人最好的財產。」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指出,退休金的儲蓄要規畫,退休後的人生轉型更要做好規畫,否則就白白浪費一項寶貴的資產,人脈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寶藏!
五十五歲的游美未曾經當過安麗總經理祕書、聯合利華總經理祕書、鴻海副總裁祕書,如今每月的演講、上課收入,平均超過六萬元。她退休後還可以領這麼多薪水,並不是因為她曾經是大老闆的祕書,「老闆、企業的人脈都是公司的,退休不可能帶走,真正能夠幫助你的,是自己的人脈!」她出人意表地說。
十幾年前還在聯合利華擔任祕書時,喜歡與人互動的游美未,當時就參加了台北市專業祕書及行政人員協會,義務協助這個由各行各業祕書組成的專業社團。除了擔任幹部外,下班後及周末假日,還要訓練新進的祕書會員、接受公司及政府單位的邀請演講,「白天工作一整天,晚上還要為社團付出,如果不是有興趣,不可能撐得下去!」
靠人脈累積 退休祕書也可以月入六萬元
「退休後,馬上有人找我去包訓練祕書的計畫,目前固定與四家企管公司、一所學校及兩個專業協會合作。」她快樂地說,每天的行程幾乎從早排到晚,月收入超過六萬元,兩名兒子已經長大獨立,她付自己的生活費綽綽有餘,「我正在寫有關祕書的教科書,也在教英文。」她說。
人脈是職場上重要的助力,而退休轉型人脈更扮演關鍵角色。常常為高階主管上課的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就發現,白領上班族退休前多參與社團活動、同業的互動,拓展人脈網絡相當重要。「高階的顧問、講師工作,九○%以上都是靠人脈介紹的,很少企業會公開徵求五十歲以上的退休人士當顧問。」她分析指出。
學習新技能 考證照退休月領四萬元
沈玉成三年前從公家機關提早退休,當其他公教人員抱著退休金養老之時,他卻選擇考證照,增加自己的專業能力,「當了二十多年的公務員,受到太多的拘束,我想要拓展自己的能力,當一位專業的自由工作者。」沈玉成高興地說。
由於對不動產有興趣,他一退休就考上不動產經紀人執照,租給人開店一個月收入六千元。去年又花了半年時間苦讀考上非常難考的代書(地政士)執照,朋友還以為他只是好玩而已,沒想到去年十月,他真的在北縣永和的住家門前掛上招牌正式對外營業,雖然接到房屋過戶貸款案子,還是要到銀行對承辦人員低聲下氣,但他卻甘之如飴,「退休後要重新歸零,忘掉過去才能投入新的人生!」
至於為何他能在三年之內連續考上三張證照?「設定目標後,執行力最重要。」沈玉成堅定地說,五十幾歲頭腦其實並沒有退化太嚴重,無法學習新技能、新知識其實只是一般人的藉口而已。
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就指出,隨著生命的延長,每個人的退休時間勢必延後,一個人一生中換好幾種工作、擁有數種技能已是必然的趨勢,終身學習的態度是必備的,這樣的態度其實在中年就要養成,「但台灣的中年人學習新事物的意願非常低,如果不學習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更將面臨生存的問題。」他嚴肅地說。
轉換新跑道 退休財務長變身高階獵人頭顧問
三年前包文英到經緯智庫協助財會工作,後來發現公司缺乏醫藥背景獵才顧問,她就開始試著當人力仲介,沒有想到從此讓人刮目相看,「我的業績在公司二十名顧問中排名前三名!」她驕傲地說,從今年四月以來,她已成功替三位退休主管找到新工作。
自己也才轉型不久,同時又在協助退休人員轉型找工作,她認為,「退休要轉型,自我調整很重要,如果不調整心態,沒有人會要一位年長的工作者。」現在她手中握有三百名的高階人才庫,這些人都是五十歲以上的退休人士,因為她知道退休重新找工作的困難,因此專門鎖定退休的高階人才,「我了解這些人的心態、語言,因此比年輕的仲介更有優勢。」她說,工作有薪水,又能幫助別人改變,她感到相當高興。
SOHO族通常是二、三十歲的年輕電腦工程師,很少有五十幾歲仍在當SOHO族的,而五十三歲的可文正,就是其中的特殊案例。
深耕專業 五十三歲依然是國際SOHO族
他並非一般的SOHO族,所接的案子都是大型跨國公司的案子。這三年他去過俄羅斯、中國,其中兩年前在北京有一家大型國有企業要全面電腦化,像他這種國際級的自由顧問就請了一百多人,「其中有很多是五、六十歲的退休顧問,有英國、美國、印度來的,令人大開眼界!」他說,這種集合全球頂尖精英的案子奇人輩出,薪水也非常豐厚。
五十三歲還能當國際SOHO族,是因為他具有別人沒有的專業知識,而且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我就像擁有十八般武藝的傭兵,一定可以把工作完成,讓老闆放心。」
他們都是退休後繼續工作的人,沒有一、兩千萬元的退休金,卻依然生活得愉快,「退休與工作的定義未來都會改變,退休後將是第二個人生的開始。」今年已經七十三歲的元智大學校聘教授許士軍說,以自己舉例,他從新加坡、台灣大學、元智大學共退休三次,現在還在做他最喜歡的事,未來只要是專業的知識工作者,就沒有退休的問題。
以前退休觀念是在前半生努力工作,存一筆像大水庫一樣的退休金,好好安享晚年,但是這樣的計畫隨著金融危機及各種挑戰影響下已成為難以達到的夢想;現在平均壽命一直延長,五十五、六十歲退休的制度將會改變,人生就像溪流一樣細水長流,不必拚命壓迫自己去達到不可能的目標,生命反而會更豐富。
為了開創退休後的第二個人生,越早規畫就越能實現理想。
林由敏就認為,未來的人生不應再從五十五歲硬被切為兩半,而應是一個循環的人生。「四十五歲之前,拚命工作存錢,四十五歲到五十五歲則是準備轉型的黃金時段,不論是學第二專長、建立人脈、深耕本業都要在這個階段完成準備,五十五歲退休就可以順利踏上第二個人生之路!」
細水長流的人生,不僅可以有多種職場體驗,也可以舒緩短時間內存一筆巨款的壓力,依據《今周刊》的調查發現,有九成的受訪者願意退休後繼續工作,其中更有四○%的人開始為退休後的新工作進行準備,你開始準備過細水長流的新人生嗎?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