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過去一年,你的理財目標達成了多少?不管成果如何,在新的一年開始,都別忘了重新檢討、製作個人或家庭的理財計畫。
步驟一:檢視你現有資產狀況
首先,你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財務現況,才能制定未來計畫,黃正勳表示,檢視現有資產時,必須先製作三張表。首先,整理去年度的「收支儲蓄表」,了解去年的總收入與支出金額。若無記帳習慣,可收集國稅局的繳稅清單、存摺、信用卡帳單、保費收據等來輔助,先簡單計算出每月收支金額,再計算全年度的收支結果。
接下來,則是製作「資產負債表」,將存款、投資、不動產等資產項目,減去各項負債,即可看出個人或家庭的身價(淨值)。若結果為負數,則必須考量個人能力先減少負債,特別是高利率的信用卡或信貸等。
最後,則是「保障型保險列表」,黃正勳建議,保障型保險如壽險、意外險等,最好不要放進資產負債表,單獨列出較能了解現階段的保障是否充足。
至於保額是否足夠,可從四個面向來考量,分別是遺屬的需要、負債額度、責任險、其他理財目標。其中以責任險最常被忽略,黃正勳舉例,若有開車習慣,別忘記投保第三人責任險;而其他理財目標如子女教育基金這類階段性任務,則可用定期壽險來加強保障。此外,若保障不足,而儲蓄型保險太多,就應該考慮減額繳清,將保費轉投入保障型保險。
步驟二:訂儲蓄目標和新年每月預算
了解去年度的開銷後,當然就要為新年度打算。黃正勳建議,若工作變動不大,可參考去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來製作每月和年度的預算表,作為接下來控管收支的依據,再將收入減掉支出後,計算出每月和年度的儲蓄金額目標。
此外,別忘記參考前一年度的繳稅金額,預留明年須繳納的各項稅款,並將總金額除以十二,列入每月儲蓄目標,才不會面臨明年沒錢繳稅的窘境。
步驟三:設定合理的理財目標
接下來,就要進一步寫下未來的理財目標金額,例如,旅遊基金、買房頭期款、退休計畫等,再以下列公式計算出達成目標的可行性,公式:目標金額=(年儲蓄目標+現有資產)×設定報酬率×準備年限(以單利計算即可)。
在報酬率的設定上,須視個人使用的理財工具,例如定存或基金等,若使用投資工具,則可參考個人過去投資的年平均報酬率,或所投資基金的歷史年報酬率。另一方面,也要趁此檢討原有的理財目標是否產生變化,例如,調整買房子的坪數、總價,或退休年齡延後等。
若計算結果無法達到目標所需金額,黃正勳認為,在公式中,投資報酬率較難掌握,還是得回頭檢視收支,想辦法增加年儲蓄目標較實在。其次,也別忘了多了解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項目,進一步降低理財缺口,例如政府提供的育兒津貼、幼兒學費補助、青年購屋貸款優惠等,通常上各級縣市政府網站都有詳細資料。
步驟四:檢視工作職能的資產負債表
另一方面,近年來投資市場瞬息萬變,一般上班族往往很難緊盯行情變化,黃正勳認為,在投資的布局上,一定要先掌握一至三年的中期觀點,來搭配設定中長期的理財目標。特別是在年初,各家財經媒體都會製作年度投資展望專題,在進行投資決策前,一定要定期且多方閱讀、了解自己所投資的風險,再根據市場風向,選擇或調整今年度的投資組合,同時也要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清楚設定未來的停利和停損點。
簡單說,就是檢視個人的「履歷表」。黃正勳解釋,工作收入關係到理財計畫的持續性,若目前工作的前景展望不佳,就多投資自己,例如培養新的語言能力或考取證照,或考慮跳槽、兼職的可能性。總之,別只有年資增加,職能也要有所長進;開源節流同步並進,才能讓理財目標順利達陣。
▲點擊圖片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