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化與全球化的腳步,國人在投 資理財上,早已熟知將部分的台幣資產,移轉到外幣資產,一方面可以求取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是分散不同市場的風險。
而這股國際化的風潮,不僅僅是在股票、債券、共同基金、期貨、外匯、選擇權……等金融商品上看得到,同樣的,包括保險商品,也有使用不同幣別來計價的保單,也就是「外幣保單」。
相對於「以台幣計價」的台幣保單,外幣保單是指「不論保費、保險金、保單借款和費用等,都是用外幣計價,預定利率也是以外幣利率來計算」的保單。一般來說,外幣保單的投保金額最低1萬美元(約合台幣32.5萬元)、最高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250 萬元),且投保人須年滿 15 歲。
預 定利率高
用便宜保費換高保障
外幣保單之所以熱銷的原因,主要就是,美元及澳幣利率都比台幣高。舉例來說,有的台幣高利保單IRR(年化內部投資報酬率)只有1.5%~2%,但是,美元高利保單IRR卻有3%~4%,澳幣高利保單更高達4.4%~ 4.9%。
其次在相同條件下,由於外幣保單的預定利率較高,保戶可以用較便宜的保費,換得同樣的保障,或是用同樣的保費,買到更高的保障。
特別是當台幣匯率升值之際,如果以美元兌台幣匯價由30元升值到29元,單單是1 元左右的差距,保戶將台幣兌換成美元投保,保費就立刻省了3%,加上,美元保單預定利率比台幣保單高上 2 ~ 6 碼(0.5% ~1.5%)。根據業者估算,同一性別、年齡及保額的外幣保單費率,大約比台幣保單便宜約 3 成左右。
正因為「高預定利率」及「保費較便宜」兩大優勢,過去壽險公司推出的外幣保單,以移民、有留學計畫者為主力。但現在,也有很多消費者是為了中長期穩定獲利而買外幣保單。
正因為「高預定利率」及「保費較便宜」兩大優勢,過去壽險公司推出的外幣保單,以移民、有留學計畫者為主力。但現在,也有很多消費者是為了中長期穩定獲利而買外幣保單。
不過,在兩岸貨幣清算機制 MOU 在 8 月底簽訂之後,人民幣保單是否可望推出?壽險公會理事長許舒博表示,修法還需要一段時間,且保險公司仍需重新精算費率,預估今年底內還看不到人民幣保單。但是,由於國人有普遍持有的需求,加上與台灣利率間存有一定差距,市場預期人民幣保單推出的時間應該不會太遠。
考量匯率風險
占資產比重不宜偏高
儘管外幣保單因為高利率優勢熱銷,但是專家卻不忘提醒:在決定購買外幣保單之前,應該特別留意以下重點:
1.以需求為前提,而非以高利為唯一訴求:保單的預定利率≠實際的投資報酬率。所以,在面對理專刻意強調及推銷高利率保單時,最好依照個人或家庭的需求投保,才不會買到一堆不適合自己的保單。
2. 考慮匯率風險承受度:由於外幣保單是以外幣收付保費,假設本身沒有外幣資產,未來也沒有外幣置產需求。投保時,就可能會先面臨換匯風險,在未來保險給付時,又可能會再面臨一次換匯風險。因此,保戶最好先思考清楚,自己是否能接受匯率波動風險。
3. 占整體資產比重不要太高:如果是站在資產配置及分散的角度來投資外幣保單。專家建議,由於外幣保單仍有匯兌風險,占資產比重不宜過高。
4. 匯價不滿意時,可先「停泊」在外幣帳戶伺機而動:假設外幣保單到期或是分期領取保險金時,匯率不如當初的預期,保戶可以選擇先將到期的保險金放在外幣戶頭中,等到匯率有利(台幣貶值)時,再換成台幣。
5. 依照資金需求的時間,決定購買短天期或長天期商品:舉例來說,如果民眾希望 6年滿期後一次領回,當成日後移民創業資金,選擇 6 年期養老險當然比較恰當;如果希望作為子女日後在國外求學的費用,就適合選擇還本型的保單。
舉例來說,如果小孩年紀較大,且10年內就要出國留學用到這筆錢,可以選擇短年期商品;但假設孩子年紀還小,不會馬上用到這筆錢,則可以選擇 10 年或 20 年分期繳的外幣保單。
6. 購買長天期還本或增額終身還本型外幣保單時,要同時考慮自己的繳費能力與未來每期生存保險金是否符合預期:一般來說,還本型(例如保險公司每一年或每幾年,提供被保險人一筆金額的「生存保險金」)的終身壽險,繳費負擔最為沉重,如果沒有較高的繳費能力,未來每期領取的生存保險金,可能不足以支付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