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掛牌上市的奇美材料與KY福貞,分別是面板關鍵零組件-- 偏光板以及馬口鐵罐製造商。奇美材料在總經理梁以磐帶領下,由完全不懂技術的經營團隊成功量產出成品;福貞集團則是得益於董事長李榮福精明的計算性格,站穩福建市場後,一路登上中國馬口鐵罐前三大廠的地位。
編按:時序進入第四季,將有更多新兵準備登上台股資本市場。這些新股因為具備較佳的經營效率,分別在市場快速占據產業的有利位置,成為市場的領先者。本期《今周刊》專訪生產面板關鍵零組件的奇美材料,以及在中國馬口鐵罐市場經營績效突出的KY福貞,為讀者介紹其企業經營與擴張的歷程。
「他們是最像奇美實業的子公司。」走進奇美材料,相似的空間設置,儉樸的室內設計,辦公室一貫的灰色調,都是從奇美實業複製而來。就連開創奇美材料的二十人團隊,也是自奇美實業借調,承襲奇美的「基因」,讓投身科技零組件的奇美材料,成為集團內最具潛力的「小金雞」。
奇美材料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九十三億元,獲利八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一.九三元,前兩年EPS更分別達二.九二元、三.九二元,是奇美集團獲利能力最扎實的子公司。然而,這樣一家創造高獲利的企業,最初卻是由連產業術語都不懂的團隊所組成。
奇美材料 從天燒錢到坐穩全球第四
帶領奇美材料的靈魂人物,就是身材壯碩的總經理梁以磐。從梁以磐進入奇美實業任職以來,已經長達二十八年之久。最初,他從ABS樹脂開始做起,一直跟隨在奇美電前副董事長何昭陽身邊,當何昭陽坐上奇美實業總經理,梁以磐也升上生產副總,負責緊盯工廠生產進度。
時間回到二○○四年,當時正是何昭陽帶領奇美電衝刺面板市場的階段,然而此時,偏光板的供給幾乎緊握在日、韓業者手中,形成影響產能的不確定因素。於是,一個命令下來,奇美電決定自行研發偏光板產品,這道指令,成了梁以磐三十餘年來最大的考驗。
「我們是做ABS出身的,跳進來要做偏光板,連設備廠都不願意賣給我們,還反問我:『賣給你,你會做嗎?』」梁以磐不諱言,即使奇美電當時已是全球第四大面板廠,但偏光板幾乎全被日韓廠商寡占,前有LG化學、住友化學、日東電工等遙遙領先的廠商,當時連「缺點」(偏光板上的瑕疵)這類專業術語都聽不懂的梁以磐,硬著頭皮飛到日本找設備商,卻吃了一頓閉門羹。
雖然偏光板是液晶面板的零組件,生產技術卻是以化工製程為主,「簡單解釋,就是介於奇美實業跟奇美電之間。」何昭陽用簡單對比,刻畫出偏光板產品不全是電子產品,又非石化產品的特性。這也是為什麼奇美電決定要做偏光板時,負責領軍者並不是面板技術出身,而是了解塑化製程的梁以磐。
從○五年公司成立,到首座工廠完工,「奇美材料」四個字始終甩不開業界看壞的聲浪。所以廠房落成後,考驗才正式開始。「偏光板跟石化業非常不一樣,石化產品做出來可以直接賣,可是偏光板要等客戶驗證,良率要拉到一定水準,那時每天開門就是幾百萬元在燒!」回憶起創業期不斷督促生產效率的日子,梁以磐仍難以忘懷。
他回憶,公司從嚴重缺乏技術的草創期,必須產出奇美電認可的偏光板,良率還要提升到支撐奇美材料達到獲利的水準,自己的壓力比誰都大。那一年裡,梁以磐先後出了七次車禍,常常是開車想著虧損,車就開到水溝裡去。所幸六個月後,就在公司全力以赴之下,奇美材料的產線成功量產,二○○七年十二月,台灣產能達到單月損益兩平,並開始籌設更大產能。
成立六年來,奇美材料從掌握技術、成功量產、布局兩岸到掌握全球八%市占率,可說是一路突破困境。如今在準備掛牌之際,掌舵者何昭陽也重新歸隊,讓梁以磐更有信心,「我們雖然是面板廠最後一個跨進偏光板產業,但我們能做的比別人更好。」
KY福貞 深化研發 形成競爭者門檻
福貞控股董事長李榮福以精算性格,為福貞打下「中國第三大馬口鐵製造商」的地位。
(攝影/陳俊銘)
位居中國馬口鐵罐產能第三大的包材業者福貞控股,將在十一月初掛牌上市。創業十八年的福貞,目前年產能達十八億只,市占率約一五%;以銷售利潤排行,在整體金屬包裝行業中,福貞更可排到第五名。在以產能分高下的製造業領域,福貞是少數規模名列前茅的台資企業,快速成長的食品消費商機,則是公司未來成長的動力。
「我從沒失敗過,因為知道過去的成功經驗,可能導致未來的失敗,所以每一步都得一再確認!」福貞控股董事長李榮福說。每天清晨四點起床工作的李榮福指出,做生意就像競賽一樣,惟有做好萬全準備,才不會失敗。李榮福雖然在中國是從零做起,但因為他擅長精確分析成本,所以創業至今,從沒有一年虧過錢。
最初,他與妻子莊素貞(現任福貞總經理)看好市場潛力,一開始就決定大手筆投資,創立之初就一口氣在福建鋪設十二條生產線;但令人意外的是,李榮福捨棄稅率只有一五%、被列為特區的廈門,反而到稅率高達二四%的漳州設廠。
李榮福分析,扣除稅率的表面因素之後,無論平均工資或土地費用,漳州的生產成本遠較廈門更低,有利於製造業長遠的發展。因此對福貞而言,選擇漳州其實比較划算。這個大膽的決定,果然讓福貞站穩第一步,也推動福貞搭上中國內需成長的順風車。
李榮福解釋,中國人均消費支出大幅提高後,購買軟性飲料、罐裝食品的「生活化」趨勢,讓金屬包裝產業的規模,跟著逐年水漲船高。根據估計,近年中國金屬包裝產業的產值,即以一○%至二○%的年增率成長;至○九年,金屬包材業的產值已達人民幣五七七億元。
攤開福貞的客戶資料,以生產八寶粥與牛奶花生為主的銀鷺集團,名列中國十大知名飲料的「王老吉涼茶」,與承德露露集團等都是其大客戶;此外,福貞也替泰山、旺旺等台商生產空罐,顯見其經營實力。目前福貞產品組合中,有八七%營收來自馬口鐵空罐,其中食品類空罐約占六五%、飲料類空罐則占二二%。
一站式服務 量身打造 抓緊大廠客戶
中國有相當多生產馬口鐵罐的競爭者,福貞如何勝出?李榮福直言,提供「一站式」完整服務,是福貞殺出重圍的祕訣。因為將鐵罐組裝完成前,須經過裁剪、塗黃、彩印、焊接等程序,為了提高效率,公司研發出更快速的「推拉式」兩段製程,最快在兩天內,即可依照客戶需求,產出不同的罐型。某製罐大廠老闆參觀廠房時,就曾直呼「沒見過這麼厲害的!」
因為高度自動化,這套適用四十六種鐵罐規格的客製化技術,每條產線只需要五名員工操作,遠低於業界平均的十六人,更加節省人力成本。「制罐技術是不難,但要規模化就很難!所以,福貞逐年累積的客製化技術與一年十八億只罐子的生產規模,以是對手難以跨越的門檻!」李榮福說得豪氣。
儘管已搶佔領先優勢,觀察福貞的半年報,營收卻從去年上半年的二十三.九億台幣,下滑到今年上半年的二十.四二億元。財務主管藍建中解釋,受上半年華中地區大規模限電影響,鋁蓋供應產能吃緊,加上公司調整生產模式,營收因此下滑。
由於馬口鐵運輸成本較高,現階段,福貞面對飲料商嘗試改用輕質包材,以及客戶較為集中等挑戰,例如去年中國最大金屬包材製造商「中糧包裝」的馬口鐵罐訂單,就較前年下滑了一三%。為改善獲利結構,福貞成功開發輕量化產品,將鐵皮厚度從○.二毫米降為○.一八毫米,對節省成本頗有幫助。此外,公司積極擴大充填加工的業務比重,因為該業務的毛利率高達四成,比製罐的毛利率一八%高出甚多。
在分散營收比重方面,透過開發新客戶,原來銀鷺集團占比較高的情況已經改善。「上、下半年的營收比重本來就是四比六,光是第三季的出貨量,就是上半年的八成,所以今年營收與獲利應可維持往年水準!」李榮福表示,在馬口鐵罐市場轉折之際,福貞透過積極應變,可望拿下更多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