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許會聽到一種說法,理財是有錢人的問題,窮人根本無才可理。
其實,不論窮人或富人,他們都有不同的理財課題必須面對。
日前嘉義縣發生張姓男子弒親後自殺案,震驚社會。這是繼上個月台中縣發生曹姓母女燒炭自殺案後,再一起家庭悲劇。這些悲劇發生的原因也許不盡相同,但當事人會忍心加害親人,不免有違倫常。可是近年來,我們的確看到了不少類似的報導,特別是失業父母帶著子女一起自殺的個案,尤其令人感慨。
根據「家扶基金會」的統計,會攜子女一起自殺的主要因素,以經濟壓力居首。可想而知,製造這類人倫悲劇的家長,必然多屬社會中的經濟弱勢者。他們應該是在缺乏外援下,無力解決自己及子女的經濟困境,因而做了最不智的選擇。
長期以來,社會工作者對於這些經濟弱勢家庭,曾經嘗試建立更完備的救援管道,幫助他們度過生活難關。但是攜子自殺的社會事件,似乎並未減少。究其原因,應該和社會變遷,而導致經濟弱勢者增加有關。若果然如此,我們就不能將挽救攜子自殺的責任,完全丟給社會工作人員去承擔。必須檢討,在防止經濟弱勢者增加上,社會是否已經盡力。
如果仔細分析經濟弱勢者的背景資料,我們也許不難發覺,這些人通常缺乏金錢管理能力。以這次嘉義縣弒親案的張姓男子為例,根據媒體報導,張男曾任職廚師,後來失業;經常性地投資股票或期貨;曾為家人購買數百萬元人身保險;全家五口住在一間月租三千元的房間內。
如果這些報導正確無誤,我們不禁想問:以廚師為業,能夠有多少時間與能力,蒐集、分析股票或期貨市場資訊?如果沒有足夠資訊,又如何能在瞬息萬變的股票或期貨市場經常進出,而不被大盤打敗?甚至不被資訊充足的法人坑殺?
另外,如果分心在股票或期貨投資,會不會影響廚師工作品質?是不是因此才放棄廚師工作,轉而投資期貨或股票,導致家庭陷入經濟困境?
為什麼想提出這一連串疑問?因為有些經濟弱勢者本來至少擁有足以餬口的工作,卻為了追求致富捷徑,貿然投入不熟悉的事業,因而傾家蕩產,甚至丟掉工作。
他們淪為經濟弱勢者,固然是因為對自己的賺錢能力缺乏自知之明,但媒體偏愛炫耀某些輕鬆致富,或投機致富的誇張個案,為社會帶來錯誤的理財示範,不能說沒有影響。
我們在前述張姓男子的個案中,也可以看到另一項金錢管理的矛盾:全家五口只花三千元租房,卻購買數百萬元的人身保險?坊間出售的人身保險商品,即使為儲蓄型保險,也需要歷經很長的繳費期限,才能獲得收益,所以是流動性極低的投資工具。除非要保人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否則一旦購買,就有難以為繼的風險。
但張姓男子似乎沒有穩定充裕的收入,又急需金錢改善居住品質,卻選擇購買高額人身保險,每年繳納的保險費用,可能還超過每年房租支出。結果扣除保險支出後的可支配收入驟減,無異進一步剝奪其經濟自由度。由此可見,他確實是有理財知識及理財能力不足的可能。
其實,這種保險費與生活費不成比例的案例,經常發生在許多的經濟弱勢者身上。因為他們通常缺乏經濟安全感,會傾向購買各類人身保險,以防不時之需。
結果因為理財知識及能力缺乏,往往負擔過多的保險費用,造成家庭消費受到排擠,生活陷入困境,反而更難擺脫經濟弱勢者的命運。
當然,金錢管理失當而成為經濟弱勢者的原因,不只是上述張姓男子個案中所遭遇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是背負高額卡債,因而失去償債能力的「卡奴」問題。大多數的「卡奴」其實並非沒有收入,而是在於他們的消費超過收入,在支付高額循環利息下,債務不斷累積而失去經濟自由。
由於經濟弱勢家庭經常入不敷出,如果沒有足夠的理財知能,很可能輕易舉債消費,而一旦成為「卡奴」,便很有可能走向經濟絕境。
為了減少經濟弱勢家庭成為「卡奴」的可能,政府部門曾經打算限制金融機構發卡數量,甚至卡債利率。
但是我們可以預見,「卡奴」問題不會因此消失,反而可能迫使他們轉向地下錢莊舉借,負擔更高的循環利息。根本解決之道,應該是提升他們的理財知能,讓他們對借錢消費抱持戒心,才能避免誤入叢林。
我們也許會聽到一種說法,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問題,窮人根本無財可理,何必提升理財知能?其實,不論窮人或富人,他們都有不同的理財課題必須面對。
兩年前美國發生次級房貸風暴,導致全球許多衍生性金融商品價值暴跌。國內蒙受巨額損失的個人投資者,幾乎都是有錢人。他們也都是因為理財不當而受傷。只是這些有錢人通常同時擁有較高的儲蓄能力,即使一時理財失敗,生活也不至於陷入絕境,還有重新再來的機會。
但是,經濟弱勢者則不然。在日趨複雜的經濟社會中,如果我們疏於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消費、儲蓄、借貸與投資等各方面的知識及能力;他們只要一次錯誤的金錢管理,就很可能換來一生的失敗。
(本專欄隔周刊出)
經濟弱勢家庭經常入不敷出,一旦成為「卡奴」,便很有可能走向經濟絕境。(攝影/陳俊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