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海嘯階段,全球經濟在飽受衝擊下,發生質變。包括消費大國美國實力銳減,成熟、新興市場財富移轉,行情容易大漲大跌。投資人必須改變過去既有習慣及認知,並掌握新環境下兩大趨勢、三項原則。
不能期待過去的高報酬率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公司PIMCO投資長葛洛斯形容,世界將進入一種「新常態」;意思是,金融市場去槓桿化時代來臨,政府監管動作趨於嚴格,世界經濟龍頭美國的消費力,也逐漸下滑。美國為驅動經濟成長債台高築,就算中國等有盈餘的國家全力相挺,也難補足缺口。
現實狀況是,經濟火車頭美國難以擺脫上兆美元赤字,因為就算經濟復甦,GDP成長率也只有一至二%之譜,而不是過去的三%以上。因此,所有投資人要開始調降預期報酬率,並忘記過去幾年甜美的高報酬水準。如果要參與投資,想在未來世界裡維持財富不縮水,就必須在低經濟成長率,及去槓桿化的金融市場下,擬定投資策略。
歐美消費力減弱、投資行為變得保守,德盛安聯國際投資研究諮詢部副總陳彥婷,最近在德國出差,感受特別明顯。
她說,德國的百貨公司、商店一到晚間七點就關門,周日也不營業,所以一般上班族只能在周六消費。另外,德國社會福利做得不錯,失業的人每月仍有六到八成薪資補助,沒有人會急著找工作。像這樣的社會結構,並不鼓勵人花錢消費,民眾有錢只好存起來。
陳彥婷說,德國消費市場失去活力,就連投資也保守起來。現在,德國最熱門的投資商品,是五年期債券,相較國內投信公司瘋狂募集中國基金,德國人對中國投資商品接受度雖不錯,但還是不如保守型商品。
「新常態」環境悄然來臨,投資市場也起了變化,陳彥婷從中歸納出三項特點:一、財富移轉效果顯現;二、已開發市場經濟成長率下滑;三、「肥尾效應」(fat tail)產生。她解釋,新興市場成長率已大幅超越成熟市場,活力顯著,從富比世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新興國家上榜的人數變多就可看出。
短線投資風險強過以往
陳彥婷認為,迎戰新投資環境,擬定策略,要先掌握未來兩大投資趨勢:第一、以中國、大中華地區為主的標的;第二、政府政策支持的產業。
她解釋,中國經濟實力日益茁壯,將是第一個走出風暴的國家;而各國政府以戰略資源為考量,投入大量資金、發展替代能源方向明確,相關產業也是未來投資重點。
中國信託投資顧問中心經理廖亭亭指出,經過金融海嘯,投資人風險意識也跟著提升,為記取教訓、避免投資虧損情況重蹈覆轍,建議投資人最好先釐清個人投資屬性,再進入市場。
像現在銀行就針對風險控制,進行嚴格把關。例如,投資人登入銀行網站、準備下單前,必須先進行風險屬性測試;以了解自己是屬於積極型、成長型、穩健型,或保守型投資者。
另一方面,銀行也會針對投資商品的波動度,進行風險編號,波動度愈高的商品,風險編號值就愈高。
廖亭亭說,依據風險測試結果,銀行會就商品波動對應表,推薦適合的工具給投資人。如果投資人執意申購風險值較高的商品,理財專員也會反覆提醒,告知可能風險,投資人在了解商品屬性、簽名後才能下單。
釐清風險、遵守紀律,將是「新常態」環境投資最重要的兩個原則。但若投資人喜好的商品,違背個人投資屬性,例如保守型投資人也想參與印度市場,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資產配置核心部位,加強低波動度商品像債券基金,這樣才能平衡投資組合的波動率,穩當獲利。
金融海嘯後的「滴答滴」投資原則
後海嘯階段,市場走勢極端,行情變化莫測。德盛安聯國際投資研究諮詢部副總陳彥婷提供「Di-Da-Di」(Discipline-Daily-Direction)3原則,幫助投資人勇闖新世界:1.Discipline:紀律投資;2.Daily:持續不間斷;3.Direction:選對投資標的
利用定時定額投入市場,即是做到紀律、持續不間斷投資,發揮時間乘數效果。而要追求投資最大效益,還要能掌握趨勢,選對投資標的。
透過「Di-Da-Di」策略,定時定額投資具潛力的標的,將是掌握下一波財富機會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