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路上,許多人誤踩地雷,損失不貲,張彼得與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前總裁張日炎對談,告訴投資人如何避開地雷,張彼得同時研究出六種拒絕人情壓力的方法,他認為這是降低投資錯誤的第一步。
對於該如何拒絕別人要求投資的人情壓力,張彼得提供六大私房絕招,同時也呼籲擁有權力、名望的政府、企業及媒體,甚至企業內的員工,都有責任跳出來爆料,不應該縱容詐騙者繼續得逞。以下是兩人精采的對談紀錄: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台灣社會騙局那麼多,投資經常會踩到地雷,兩位有沒有什麼建議?
投資絕不能打腫臉充胖子
張彼得答:我們做創投的,經常接觸新公司,騙局很多,像IC設計這種公司,其實只有人才,連工廠都沒有,有心人士很容易以此詐騙,還有從俄羅斯引進什麼光電技術的公司、生技公司出狀況的也很多,投資前要非常小心。
電子業發生過最大的騙局是博達案。這家公司原來只是小小的騙,後來謊話愈扯愈大,最後,編造出來每月的砷化鎵產能,竟然超過全世界的需求。
張日炎答:很多投資案往往是熟朋友介紹,不好拒絕,這時當然要先衡量自己的能力,不要打腫臉充胖子,然後盡量先去請教專家,就是所謂的second opinion(第二個意見),了解這項投資的成功率到底有多少。把這些功課都做足,我想應該可以減少一些損失。
簽證會計師的責任是審計,依照一般公認審計準則進行查核,要求公司充分揭露及允當表達其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但會計師沒參與公司日常營運,也不該參與,否則會喪失超然獨立的立場。如果公司刻意造假,會計師是事後審查並抽查,所以有時候也會被蒙在鼓裡。
張彼得答:逃避人情壓力,才是降低投資錯誤的第一步。很多人在親戚、朋友或同學的慫恿下,往往很輕易地就拿出一大筆錢來投資,而這種錢又最容易賠掉。我自己研究出來六種拒絕人情壓力的方法,希望大家多試試看。
張日炎答:我看你在書裡有提到這六種作法,例如裝窮、說自己套牢了,或以攻代守,反而向他借錢,我覺得這些方法好像很不錯,下次若遇到人情壓力,我會把這些方法拿來用一用。(兩人相視大笑)
學會看財務報表找出問題
問:張總裁簽證過那麼多公司,有哪些財報數字或營運面的指標是投資人可注意的?
答:投資人要勤做功課,首先當然要選擇聲譽較好的經營者,審閱公司的財務報表也很重要,各種財務數字比率的變化,像存貨劇減、銷售劇增、應收帳款暴增等異常狀況,都是很重要的指標。但國內投資人很少看財務報表,只會看EPS(每股稅後純益),連毛利率都很少人注意。另外像盈餘品質也很重要,到底是本業賺的還是業外獲利,都值得注意。
還有,公司的財務長及稽核人員異動頻繁、查核的會計師事務所經常變更,從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換成中、小型的事務所,都可能會有一些潛藏的風險。
張彼得答:「經營者要有品德,查核者要有品質,投資人要有品味。」這句話很重要,對投資人來說,自己的品味最可靠,對於自己所有的投資,千萬要好好了解,對於企業經營者的品行尤其要特別注意,否則憑空消失的不只是那些公司的應收帳款及現金,你投資的錢也會憑空消失,一去不回。
博達董事長葉素菲曾引用過美國創業家Jessica Herrin的話說,「把眼光放在機會上,而不是障礙上」。我也要告訴大家一句話,「壞人永遠把眼光放在騙你的機會上,而且總會排除障礙來騙你。」
主管機關扮吹哨人角色
問:這個社會騙局那麼多,你們要不要呼籲一下大家,該怎麼防範這些騙局?
張日炎答:我非常同意主管機關應該適時扮演吹哨人(whistle blower)的角色,之前劉兆玄院長出來講,最近股票漲太多了,結果隔天股票跌了,大家都批評他話太多,但股市短期內有過熱現象,偏離基本面,我覺得官員出來示警,是應該的。
公司發現自己業績可能不好,或是股價已離基本面太遠,應該也要向投資大眾示警,像之前旺旺保股價一直飆,公司也曾提醒主管機關及投資人留意,我覺得這樣做是很對的。
張彼得答:要遏止蓄意詐騙的人,我覺得產業界的人應該勇於出來指責。像現在若有公司造假,有些員工會跳出來講,在部落格上爆料,這種道德勇氣值得鼓勵,很多現代人不僅不會清掃門前雪,甚至出了事還從後門溜走。另外,媒體也很重要,對於有問題的公司,若能及時報導反映,才不枉守門人的職責。
至於最該加強的是政府部門及司法單位,像鴻源事件的沈長聲,如今才說要起訴,但早已過了十八年了。很多問題公司出現後,政府都是最後才知道,這是公權力亟待提升之處。
■張日炎
現職:勤業眾信執業會計師
學歷: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EMBA)
經歷:勤業眾信集團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