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調漲無望,錢都不夠花了,怎麼投資理財?媒體人陳鳳馨雖然嚴格控制花費,但謹守「幸福感」原則,讓她不論月薪是二萬多,還是月收入數十萬元,都能花錢花得幸福又愉快,最重要的是還能存下錢來,累積財富。
金融風暴狂襲,除了投資人資產縮水,即使沒投資的人也遭殃。年輕人嘆爸媽股票賠錢,零用錢也跟著緊縮;上班族受到景氣低迷,公司吹起裁員風,眼前馬上要沒工作了,後悔過去當慣月光族,身邊沒有積蓄度寒冬。
不過也不要以為手邊沒有積蓄,就自暴自棄完全不理財;想想,過去幾年,你每個月的薪水收入,曾經好好理財嗎?
學會儲蓄 月薪兩萬也能買房子
廣播NEWS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陳鳳馨當年也是從一個月二萬多元的薪水開始,透過聰明的消費方法,讓她在大學畢業後很快就買了第一棟房子;至今,小孩上了大學,家中經濟向來無虞。
「想要聰明消費得先知道,你有多少錢可以消費。」陳鳳馨說,不管薪水多或少,一定要強迫自己把每個月薪水的二至三成存下來,剩下的七成,才是可以花用的。她自己曾用過兩個方法,成功把花費控制在預算以內。
首先,先搞清自己一個月到底要花多少錢。和多數理財高手一樣,陳鳳馨透過記帳控制花費;而在分配預算上,也用信封分類法,把每一筆支出分類放進信封,才不至於錢花到什麼地方都搞不清楚。
上述理財第一步學記帳,以及分配支出的方法,大家都很熟;不過陳鳳馨為她的聰明消費,加進了濃濃的幸福感元素。
在記帳過程中,她每記一個星期的帳,就回頭檢視自己花了什麼錢;事後想想,有些花費花了錢也沒有什麼幸福感,那就是一筆不必要的開銷,以後就提醒自己注意別亂花。
例如每個女孩的衣櫥裡,總有幾件衣服是買了之後卻從沒有穿過的,陳鳳馨反問,「你錢花出去,還沒有幸福的感覺,這錢不是花得很冤枉嗎?」
當消費能夠控制之後,如果在預算內還能有結餘,陳鳳馨建議,「拿來犒賞自己吧!」獎賞自己的方式,一樣秉持「幸福感」原則,也許是吃一頓飯、喝杯咖啡,或是買個名牌包。
名牌包價格比較高,那麼就把每周的結餘當成名牌包基金,等累積到一筆金額時再來奢侈一下,餵餵心中那股小小的奢侈欲望,這樣也才有持續節省的動力。
檢視消費 讓錢花得更值得
陳鳳馨這套幸福感消費法,讓她在大學剛畢業時,和先生兩人加起來一個月賺四萬元,就可以省下三萬元,趕在一九八七年那波房地產還沒飆漲的時候,存到了購屋的頭期款。兩個人一個月的花費控制在約一萬一千元以內,每個月還有剩,可以去吃一次「幸福」牛排。
這一招自己用得很成功,陳鳳馨也建議大兒子試試。她在兒子上高中後,才固定給零用錢,但經常是周一給錢,周五就花完了,每到周末就得跟爺爺奶奶借錢,看到兒子這樣寅吃卯糧,於是她建議他先記一周的帳,而且每一筆都要記,就算花五元也要記;一周後兒子把帳本拿來,她要他自己檢查,看哪一筆錢自己覺得花得很冤枉?兒子看了之後自覺買了太多飲料,喝白開水其實也可以。一周後,兒子很高興地來告訴她,這星期還剩多少錢,對於自己真的能省下來很有成就感。
「有些理財專家會建議,一天少喝一杯咖啡,就可省下一百多元,我不會做這種建議。」陳鳳馨認為,記帳檢討的標準,不是由別人來幫你訂定的,只有自己為自己訂定行為準則,而你做到了,你就會很讚賞自己。
也因此她深信,不管薪水多或少,只要願意,都能存得到錢。「我也曾經歷薪水不多的時候,而且幸福感沒有差別。」
隨著所得增加,陳鳳馨也有其他的應對態度。她認為,加了薪,是應該讓自己的生活品質稍微好一點,否則會不知道為何要這麼辛苦賺錢。
不過,通常她每多賺一萬元,會多花三千到五千,不會因此而多花七千元,這和一開始以薪水的二至三成拿來儲蓄是不一樣的,這幾年她緊緊把握住這個原則。
「這目的不只為了存更多錢,也是不讓自己過得太奢侈,否則習慣了拿名牌包、出入名車,就無法回頭過節省生活了。」陳鳳馨說,這幾年雖換了屋,不過當年為了省錢自己動手釘的小書櫃,家裡還留著一個,也算是紀念那段刻苦的生活。 」
陳鳳馨
現職:「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儲蓄祕訣:聰明檢視消費習慣,減少花冤枉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