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裡的大小開銷,一旦和錢扯上關係,很容易就成為婚姻危機的導火線。因此《今周刊》與「Yahoo!奇摩」合作,對夫妻及情侶進行理財行為調查,希望親密伴侶們都能找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避免讓財務問題成為兩人感情的殺手。
結婚還不滿一年,林姓夫妻就已經三天兩頭吵得不可開交,原因就出在「錢」上。林太太向晚晴協會理事長紀冠伶律師抱怨,「我們結婚不到一年,他就已經花光了三十萬元,不僅住在娘家給的房子,家用也都不負擔,還不時要我回去向父母借錢。」林太太不滿先生沒有分擔家計,和先生的爭吵一直到父母出面調停後,才暫時停止。
「婚姻的戰場不是在家外面,而是發生在家裡面,財務問題就是嚴重的導火線;比較好的方式是能在結婚前就把事情處理清楚,不要混在一起。」紀冠伶歸納多年來處理案件的心得。
美國《Money》雜誌公布的一千對夫妻調查統計顯示,八五%的夫妻認為財務問題是夫妻間爭吵的主要原因,有一三%的夫妻表示,他們一個月會為了金錢問題爭吵好幾次。親密如夫妻,金錢問題依然是彼此日常生活衝突的主要原因;然而,要如何才能處理好夫妻之間的財務問題?以目前有一半以上都是雙薪家庭的趨勢來看,「分配問題」才是重要的關鍵。
聯傑財務顧問公司執行長蕭碧華在《一本女人寫給女人的理財書2實戰版》中提到,「從情侶到夫妻,最大的不同就是對於家庭的責任感,當你和另一半共同完成理財目標時,那種『革命情感』是難以言喻的;不過,這共同目標一定要兩人坐下來好好談,尤其是『共同出資』的部分,更是要好好討論。」
共同討論理財模式維繫家庭的經濟基礎
服務於媒體業的陳碧珠,就是屬於蕭碧華所說的彼此能就共同支出討論的夫妻。「兩人間的信任程度是很重要的。」陳碧珠在結婚前,就已經和先生討論出一套很有條理的方式,來處理家庭財務的問題。因此,結婚至今已經四年了,從未因為金錢支出問題爭吵。
「說不會爭吵是騙人的,都不是因為錢,而是因為家務分工的問題。」陳碧珠笑著說,一直到目前為止,他們都很滿意這樣的處理方式,「這樣,我也省掉很多麻煩,不用去處理在家庭財務上太複雜的問題。」
陳碧珠夫婦的聰明理財方式,是把支出分成兩個戶頭,一個是家用戶頭,另一個則是教育基金。
夫妻同為上班族可提撥固定比率公基金
家用戶頭是先評估家用的金額,再到銀行開個公用帳戶,分別提撥自己薪水的三分之一存入公用帳戶作為「公基金」的使用;如果有要一起支出的金額,就從這個帳戶支出。
除此之外,陳碧珠夫婦還辦一張公用支出項目的信用卡,以及在家裡書櫃放一個錢包,每個月陳碧珠都會到銀行提出要支出的金額,放到錢包裡,如果一起出門購物,就會拿公用錢包裡的錢或是刷公用信用卡支出。
「但還是有彈性啦,比如萬一錢不夠,我有帶錢,小錢就不會再從公基金裡扣回來,會視狀況做調整。」陳碧珠舉例,像出國旅遊,機票錢的部分就各自負擔,女兒花費以及旅行過程的支出就會用公基金。
如果是修車的費用,因為車子是大家都有使用,所以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費用也會用公基金去支付;還有給各自父母的錢,也說好從公基金支付。
還沒有用到的資金水位,則先放定存處理。「至於其他三分之二的薪水,就各自打理了。」其實,對於陳碧珠而言,支出的項目不是很大的重點,重要的是夫妻都有一起共同負擔家用的成就感。
公基金的部分,陳碧珠夫婦以每月各自提撥一定薪水比率方式處理,但女兒的教育基金帳戶,則採用不同的方式。
他們先是以女兒的名字開立帳戶,兩人都是法定代理人,基金不以固定薪水比率支付,而是各自依自己的財務能力來評估提撥金額。
「雖然我們各自幫女兒投資的標的不一樣,但也不互相干涉;如果是收到個人信用卡的帳單,都有默契不會去打開它,若是收到公用信用卡的帳單,則每個人都可以打開來看。」陳碧珠認為,雖然很多朋友都會想要掌管先生所有的資金,家用也要由先生負擔,但她卻不以為意,「雖然這個方式是由先生提出,但是我並不覺得有任何不舒服。到目前為止,我都覺得這種方式很自由,而且也很公平。」
無工作者負責家務另一方可採定額撥款給家用
「不讓老婆伸手向老公拿錢,是維持婚姻尊嚴的好方法。」收入頗為豐厚的投資人梁明智,分享他處理家庭理財的原則。
梁明智採用的方式,是半年開一次支票,每次六張,讓銀行託收支票。每個月的一日,就會有一筆固定的家計費用,匯到太太的帳戶裡,戶頭的錢全部交由太太一人打理,結餘的部分,則讓老婆當作私人零用錢使用。
「我主外,太太主內,彼此給對方自由和尊重,是我處理家計支出最大的原則。」梁明智認為,雖然家庭主婦沒有帶來實質的收益,但在整個家庭的維持上,也有很大的功勞,所以他也從來不過問
妻子在家用之外的金錢如何使用。
除此之外,由於梁明智還有許多股息的收入,因此,他每年都會固定撥一定的比率到太太戶頭裡。
對於梁明智來說,這樣的作法,不僅可以讓太太不必伸手向他拿錢,同時也可以控制固定的支出。
梁明智採取家用支出和投資損益分開計算的處理方式,因此,除了每月的家用之外,投資獲利的虧損,由梁明智全權負責。而投資戶頭屬於個人操作,所以不納入家用的計算範圍內。
「但若是有額外的支出,如小孩的遊學費用或是平時的教育支出,就會額外支付。」雖然對自己處理家庭財務的方式很滿意,不過,梁明智也強調,沒有一種方式是最好或最不好,只要彼此能適應生活,就是好的規畫方法。
服務於「吉地喜物流公司」的洪秀苑,原來在外商公司工作了十五年,公司結束營業後,在股票市場衝鋒陷陣,幾乎賠光手中優渥的退休金,之後才開始想到家庭理財這件事。
洪秀苑說,過去生活得太好了,有多少錢,花多少錢,到了四十五歲和同事合夥創業,才開始打理手中的財務。
因為工作的關係,洪秀苑常常會有資金調度的需求,先生為了讓她需要用錢時不必開口,家裡的現金存款等流動資產,都默默地移到洪秀苑的名下,「錢這種事,有時講白了很傷感情,我心裡是很感謝老公的支持。」
洪秀苑說,他們夫妻之間的財務劃分很清楚,不動產是先生的名字,動產則所有都在她的名下。
「不過,在投資的部分,則是各管各的,因為投資性格太不一樣了,還是不要互相干涉得好。」洪秀苑分析夫妻兩人的投資性格時說到,先生在投資上極為穩健保守,但她反而有賭徒性格,是拚命三郎的個性,「個性不一樣,就真的不要在一起投資,否則只會破壞婚姻而已,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們結婚二十八年,我從來都沒有去看先生的存摺。」
以信任為基礎做好家庭理財規畫的第一步
陳碧珠夫妻採用兩人一起分擔家計的方式,來處理家庭財務的問題;投資人梁明智以支票方式,固定匯入太太戶頭;洪秀苑夫妻各自持有動產和不動產的所有權。不論他們各自的理財方式如何,在處理夫妻財務上共同的特性就是「信任」。
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尤美女律師提醒,最佳的信任基礎,還是建立在婚前就充分協議溝通未來的財務問題。
《今周刊》針對一千位讀者所做的調查也顯示,若是婚前已經就家庭理財方式做討論的族群,對於另一半的財務狀況通常比較了解,夫妻之間的信任感也會比較高,並且也會告知理財的金額或是賺賠等較詳細的內容。
鴻鈞理財規畫顧問公司執行長林鴻鈞提醒,「一個平日健康的人,可能因為輕忽皮肉傷,而感染破傷風致命。同樣的,一對周遭親友都欣羨的幸福夫妻,也可能因忽視一些防衛型的小動作,而造成理財的致命傷。」
因此,不論是即將步入結婚禮堂的情侶,或是老夫老妻,若要能做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麼如何在信任基礎下,規畫好家庭財務,自然是不可不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