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科技基金下半年翻身有理

科技基金下半年翻身有理

2008-06-12 13:55

美國次貸問題造成民生消費緊縮,原本預期會影響消費品汰換意願,衝擊科技產品需求。但由近期公布的科技業財報顯示,科技產品早已脫離「消費品」的定位,而成了「生財必需品」。如此一來,科技股翻身就顯得合理,而且應該還有延續機會。

大約是從三月中旬開始,以科技股為主的美國那斯達克指數開始轉強,四月分,費城半導體指數跟進向上。以三月一日至六月五日期間觀察,兩項指數的漲幅分別達到一二.二六%及一九.九六%。至於美國道瓊指數的同期表現,僅有小漲二.七六%。

忽然之間,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成了世界最強的指數之一,以近三月漲幅而論,大概只有拉美及東歐指數,才能與其相提並論。而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所對應的科技產業,也就成了近期市場觀注焦點。

隨著股價走強,全球型科技股票基金近期表現出現了全面性的同步轉強演出。觀察國內已核備的全球型科技股基金整體績效,至六月五日,近三月績效全數為正報酬,且半數基金的報酬率超過一○%以上,表現得既漂亮又整齊。
 
不過,若檢視近半年、近一年的報酬率,看到的卻是一片負數。近半年,各檔基金全部都是負報酬;近一年,僅有兩檔基金的淨值出現正成長。

近期超強是事實,然而在此之前,股市急跌時科技股毫無抗跌能力也是事實,如果單就台面上的績效數字來作判斷,對於科技產業的後市預測容易陷入多空錯亂。
 
然而,如果探討科技股大翻身的資金面與基本面因素,則不難得到一個明確結論:科技股翻身有理,下半年續強可期!

對於科技產業今年的成長性,前摩根士丹利首席分析師謝國忠一向抱持謹慎態度,他總是說,在沒有看到真正的「殺手級應用」出現之前,科技產業很難會有爆發性成長。到現在,他的看法仍然沒變,「去年有Wii、有iPhone,今年什麼都沒有,所以科技股的成長性還是不能過度樂觀。」

 
資金面
科技股是熱錢新出路

不過,對於近期美國科技股的強勢表現,他卻又十分肯定地明白表示:「這的確不只是非理性的反彈,而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資金表態。」謝國忠認為,從這一波的反彈,足以推論,下半年科技股仍有投資機會。

關鍵在於資金面。

謝國忠一向重視國際熱錢的流向,在他的解讀當中,油價之所以一路高漲,與其說是供給吃緊,更重要原因是來自於國際熱錢的積極炒作。
 
「資金太多了,總要找到炒作的地方,美國次貸問題出現以後,沒有太多的投資標的可以炒,於是,具有長線話題的能源和原物料,就成了熱錢集中火力的去處。」而現在,這些資金多了一個新去處,就是科技產業。

謝國忠表示,科技業今年的成長力道雖然不易樂觀,但從四月以來陸續公布的企業財報觀察,「至少,科技產業的基本面沒有惡化。
 
在尋常時期,這沒什麼了不起,絕對撐不起股價,但在當下的全球整體投資環境當中,沒有惡化,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好消息,足以吸引市場資金開始轉進。」

 
市場面
認同提高下半年問題不大

截至六月五日為止,美國S&P五百大企業中,已有四九七家公布財報結果,整體獲利下滑一六.三%。不過,在十大類股當中,能源、原物料、科技類股則能出現較明顯的成長幅度,分別成長二八.二%、一六.一%和一七.三%。在各類單一產業當中,能源、原物料、科技股,的確是現階段穩定度與能見度最高的三個產業族群。

「簡單的說,這是一個資金重分配的過程。」謝國忠解釋,在此之前,熱錢只能鎖定能源及原物料題材,而在能源及原物料價格衝高之後,必須找到新的出路。科技股的財報適時揭露,也適時為國際熱錢發現了一塊新的遊樂場。

至於科技業財報相對穩健的主要原因,謝國忠認為,新興國家對美國科技業的貢獻暫時不必放大解讀。在他看來,美國企業的採購支出未見縮水,才是支撐科技股的重要關鍵。
 
「今年度的企業採購預算,多半都還是去年編列的,可能還沒反映美國景氣衰退的疑慮,這是科技業需求未受次貸衝擊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體來說,謝國忠認為,最近三個月的一波漲勢證明了「市場資金認同科技股」的事實,在資金認同的基本前提底下,科技產業今年下半年即使缺乏興奮話題,但仍足以支撐科技股的股價水準。

「結論是,我不認為科技業的成長力道會有多強,甚至懷疑明年科技業的景氣需求,但就今年下半年的環境來說,科技股是可以考慮的投資方向之一。」謝國忠強調,大環境仍然混沌,能見度高的投資標的也就顯得格外珍貴。現階段,科技產業的投資價值就在於此。

 
基本面
財報顯示科技業沒受傷

「你不能說科技產業在這波次貸風暴當中的受傷不重,正確的說法是,科技產業根本沒有受傷!」這是資策會情報中心主任詹文男對美國科技業財報的超樂觀解讀,在他看來,美國科技業財報透露了一則明確訊息:科技業的營運表現與美國次貸風暴關係極低。

詹文男分析,美國整體景氣的復甦並不明顯,不過,資訊產品的需求卻仍然強勁,主要原因大概有兩個。

首先,是產品定位的轉變。說得更精確一點,是透過這場次貸風暴,更可確定個人電腦的產品定位,已經不再是所謂的「非必需消費品」。
 
詹文男分析美國市場,整體需求的成長雖然不若新興國家來得強勁,但由於個人電腦已確定被視為是「生財器具」,而不是一種「非必需品」,因此,即使景氣堪虞,且企業營運成本墊高,但對電腦的換機、採購需求仍然熱絡。「美國次貸問題的確影響到美國消費品的需求,但個人電腦已經不算是一種消費品了。」

這個結論,等於完全否決了先前各界對科技業的核心疑慮:美國民眾可運用的資金減少,消費緊縮,並且延長民生消費品的汰換週期。

「當然,還是有一些被歸類為消費、耐久型的科技商品,像是液晶電視,受到的衝擊程度較為明顯,因為電視無論換不換,都還能看。」詹文男以液晶電視為例,說明個人電腦產品的「必需性」,他說:「電視換不換都能看,但電腦不換,軟體跑不動,就會影響企業營運的效率。」

 
成本面
降低成本是科技業的DNA

美國本土的問題不算嚴重,而來自於新興市場的成長力道,則更是無視於美國次貸風暴。「戴爾電腦第一季財報很漂亮,財報上的第一句話,就是感謝新興市場的貢獻。」戴爾日前公布第一季業績,在景氣低迷之下,每股盈餘仍較去年成長一一%,達到○.三八美元,表現遠高於市場原先預期。
 
細看財報,戴爾在亞太區的銷量較去年同期成長四七%,歐非中東區域的銷量成長三成,至於金磚四國的成長率,則高達七三%。

「戴爾的首季財報,證明了新興市場仍在我們預期的軌道上。」詹文男說,資策會原本就預期新興市場的需求成長將持續加溫,並且降低美國經濟弛緩的衝擊,「從業者的財報數據來看,這個預測是正確的。」

展望下半年,詹文男分析,由於去年下半年電子產業的基期普遍較低,因此,只要新興市場維持穩定需求,下半年的成長力道很容易凸顯出來。
 
再者,若美國景氣能夠進一步復甦,除了企業支出維持穩定之外,並且開始刺激消費型電子產品的買氣,則今年的聖誕效應將有明顯強過去年的機會。整體而言,電子產業下半年的成長力道雖仍不必過度樂觀預期,但也並不看淡。

除此之外,今年下半年科技產業亦有一項特殊利基——抗通膨。詹文男表示,不像一般傳統產業,科技業是常態性地面臨著超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各家業者為了取得價格優勢,早已將「降低成本」內化為企業體內的基本DNA,「所以,如果下半年通膨問題真的非常嚴重,科技業的抗壓力或許會比其他產業來得強!」他說。
 
 

天時、地利、人和

聯發科5G晶片占優勢

 

聯發科

​▲點擊圖片放大

 

聯發科這次推出5G晶片時程,與高通拉至有史以來最近的距離,如果說是聯發科將士用命展現出的一種「人和」成果,那麼,中美貿易衝突的時空環境,以及台積電七奈米良率勝三星,則分別是「天時」與「地利」兩大優勢。

 

因此,聯發科第三個機會在於,中國高科技供應鏈刻意進行的「去美國化」腳步,讓華為、小米、OPPO、vivo這樣的中國手機品牌大廠,更有棄高通、選擇採購聯發科晶片的主觀意願。但在商言商,前提是,聯發科的晶片,無論效能、品質、服務與價格都必須與高通並駕齊驅,換言之,只要聯發科的產品能做到與高通一樣好,「天時」是站在聯發科這邊的。

 

在4G世代的手機晶片,有研究機構統計,聯發科手機晶片全球市占率僅十一%,遠遠落後於高通的四五%。瑞信證券則相當看好聯發科5G手機晶片市占率回升,該券商亞洲科技研究部主管尼根(Manish Nigam)預測,二○二○年聯發科5G晶片市占率將達十七%,二一年將進一步提升至十八%。

           

至於,聯發科5G晶片選擇使用台積電七奈米製程製造,相對高通5G晶片一大部分規畫在三星電子投產,也造就了聯發科第四個機會:成本有機會比高通略勝一籌。主要原因在於,台積電七奈米製程良率高於三星電子同級製程,讓聯發科投產的5G晶片有機會更添成本優勢。雖然也因為如此,傳出高通有意將部分在三星投產的產品線移至台積電生產,但兩家製程迥異,光罩也不同,高通即使轉換晶圓代工廠製造,將付出量產時程推遲與成本堆高的代價。

 

5G手機銷量成潛在威脅

當心股價漲多拉回

 

聯發科

 

然而,聯發科的未來也不是一片晴空萬里,仍有幾朵烏雲夾雜著閃電般的威脅。第一個威脅在於,明年如果全球5G手機銷售量仍出不來,目前已經被注入過多期望的聯發科股價,恐有顯著回檔之虞。

 

麥格理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廖光河即發布報告指出,今年迄今聯發科股價大漲七○%,顯示市場對5G手機晶片的期待過於樂觀。麥格理證券分析,一一年至一二年期間,市場對聯發科推出4G晶片也同樣充滿期待,但那段期間聯發科股價也不過上漲五○%,今年的七○%漲幅,顯然過度樂觀。

 

其次,5G單晶片對聯發科實質的營收與獲利貢獻,預計在明年上半年仍相當有限,象徵性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由於明年上半年5G單晶片仍未真正出量,但初期的研發與製造費用恐將稀釋整體獲利,屆時,聯發科股票恐出現失望性賣壓。於是,廖光河著手調降聯發科目標價達十五%,至三一○元。

 

今年傳出,一向自產自銷的三星手機晶片,著眼於手機市場飽和,計畫外賣給其他手機品牌廠,企圖擴大市占率,也對聯發科造成第二個潛在威脅。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師呂珮如認為,三星手機晶片如果真的外賣,聯發科除了高通與展訊之外,又平白多了一個勁敵。「但三星本身是手機品牌大廠,其他手機品牌廠採用對手研發的晶片,應該也頗為忌憚吧!」她分析道。

 

兩年後難逃激戰

考驗聯發科經營能耐

 

不過,三星電子這項動作,也不禁令人聯想到海思的手機晶片是否也會外賣,的確是聯發科的隱憂之一。

 

不管怎樣,以目前的態勢,高通依然是聯發科最主要的對手。分析師們認為,5G手機普及化的初期一至二年,高通與聯發科的價格戰或許會稍微緩和些,但兩年後,5G手機高度普及化,兩家獨立晶片廠的價格戰火勢必愈趨激烈,這是聯發科未來難以迴避的威脅與挑戰,考驗該公司後續產品研發創新與成本控管的經營能耐了。

延伸閱讀
春遊杭州三美
春遊杭州三美

2010-04-08

達人・春遊・邀請函
達人・春遊・邀請函

2019-01-30

春遊 舊城新事
春遊 舊城新事

2023-01-17

春遊台東  遇見雙重慢活
春遊台東 遇見雙重慢活

2009-03-05

春遊 美感建築小旅行
春遊 美感建築小旅行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