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巴菲特、陳進郎,都還保有利用紙本記錄投資策略的習慣。「白紙投資術」,乍聽之下雖然既傳統又簡單,但卻是專家公認最能打敗人性心理的投資武器。
如何才能降低誤入陷阱的機會呢?《魔球投資學》的作者麥可.莫布新認為,利用簡單的一張白紙,隨時記下你的投資進出依據,就是最可靠的方法。
讓自己記得選擇個股的原因
「白紙投資術」的說法,雖然乍聽之下有些傳統老派;事實上,包括股神巴菲特及陳進郎等,至今都仍有利用紙本記錄投資策略的習慣。而綜合各家說法,我們也提出一套,適合一般投資大眾靈活運用的白紙投資術。
股市名家李挺生認為,克服人性心理的流程,是選定一個自己認同的投資哲學,由這個投資哲學加以延伸,就能找到具體的投資理由、選股條件。接下來,一路追蹤這些理由與條件的存在或消失,作為進出依據。總之,把進出操作的變數單純化、具體化,就能避免人性干擾。
簡單來說,將這個流程的重點記錄抄寫下來隨時檢視,就是投資人值得參考的適當作法。不過,前提是你必須找到「自己認同」的投資哲學。在行為財務學領域當中享有盛名的梅爾.史特曼博士認為,不同的人有各自不同的投資天性,也有各自適合或不適合的投資哲學。
換言之,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就得先搞清楚自己的投資天性。梅爾.史特曼設計了上表這份「投資天性評量表」,透過十八個類似於心理測驗的小問題,能夠精準測出你的投資天性,究竟是保守抑或積極,而依據量表的結果,他也提出了實用的解答。
學習專注 多元布局會分散注意力
確定了自己的投資天性,就能進一步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投資哲學就像是一條準繩,接下來,包括選股的範圍、方法,或是進出操作的策略,都將因為這條準繩而有了具體化的方向。
為了在投資過程中,減少人性心理影響,必須要將具體化的方向,更進一步地「具象化」。首先,從選股範圍開始做起。
股神巴菲特的名言之一:「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並且看好它們。」在股票投資的領域,簡單與專注的重要性,往往超過多元布局。
事實上,正是因為選股範圍的簡單化,所以才能專注研究個股;而也是因為專注研究,對個股的熟悉度提高,才能在市場波動、消息紛擾之下,堅定自己的投資信念。
而當你依循自己的投資哲學開始選股,自然就能篩選出適合自己的股票,請把這一籃子股票記在一張白紙上,並且告訴自己:「現在開始只看這些股票」。
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郭敏華表示,曾經研究過富人和一般人的思考方式有何不同。結果發現,在於富人總會把可能遇到的每一種情況都先設想一遍,不同的情況應該如何因應?遇到最壞的情況,自己能否承受得起?
投資決策也是一樣,只有當你充分思考過自己進場投資的依據、買進這檔個股的理由、停損與停利的適當時機之後,才能在投資過程當中規避人性心理的偷襲。郭敏華建議:「如果對自己的自制力沒有信心,那麼,就把這些依據、理由、停利停損時機等等,統統記在一張紙上吧!」
一個有趣的研究發現,當美國的股市投資人從電話交易轉變為網路交易之後,投資組合的周轉率瞬間暴增七成以上。
資訊多 反而使判斷力更混淆
專家解讀,這多半是因為網路提供了大量的即時資訊、盤後資訊,以及方便使用的線圖工具等,造成使用者出現了投資心理學中所謂的「知識幻覺」效應——誤以為掌握愈多資訊,就能更精準的掌握投資機會。事實上,這群周轉率暴增的投資人,其報酬率卻也反向下降了三成左右。
「資訊太多,反而會蒙蔽智慧!」李挺生認為,投資人應該只專注於自己所需要的資訊,續抱的理由、賣出持股的風險點,掌握這些條件的變化,才是投資成功的重點,其他的資訊聽太多,反倒可能讓自己陷入不知所措的資訊亂流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