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人生選擇權,不用再為錢而工作,這樣的財富自由境界,是許多人心中的夢想。你已經擁有財富自由了嗎?心中的財富自由數字又是多少?你又如何達到財富自由目標?《今周刊》與104人力民調中心、Yahoo! 奇摩合作,首次進行國人《財富自由度》大調查,並訪談多位名人、專家、各行各業精英,請他們與你一起分享成功的致富經驗。5個具體方法,幫助你往財富自由之路邁進!
除了海釣,他偶爾也到新店碧潭一帶垂釣。「不管有沒有釣到魚,我都很開心。」談起釣魚,他整個人眼睛都亮起來了,這是他在投資之餘最大的樂趣。
掌握董監改選行情
通常上午垂釣,中午回家稍事休息後,上網回覆網友請教投資理財的問題,下午騎騎腳踏車或是跑步運動一下,傍晚時分就回家,幫家人準備美味的晚餐。
今年五十歲的郭際勝,可以過著如此閒適自在的生活,其實都拜投資成功所賜。他的投資策略很簡單,就是掌握董監改選行情,選擇好的股票,長期投資,不用每天擔驚受怕。
靠著這套投資方法,他提早在四十歲就享有財富自由。除了擁有二間房子之外,每年股利相當於一份百萬元年薪;還有,十年來累積了千萬元以上的財富;更重要的是,他已學會了從投資賺錢的技能,所以當別人趕著上班之際,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郭際勝過去任職於上市科技公司,過著昏天黑地的忙碌生活;由於在公司負責業務工作,每天追著訂單跑,業績不好的時候,經常被老闆叮得滿頭包。
他投資股市的經驗開始得很早,在大學時期就跟同學去開戶;出社會做事以後,還是持續投資,但前面幾乎都在繳學費。
由於在八○年代股市狂飆時期都沒有賺到錢,他決定找一支不會倒、產品好、專注本業,又可能被市場偷襲的好公司來投資。經過審慎評估之後,研判中鋼結構會有經營權之爭,有潛在的董監改選行情,因此鎖定這支個股作為標的。
當時中鋼構股價二十六.一元,他把到期的定存、年終獎金加上薪水節餘全數投入,陸續買進;但九七年竟然跌到十九.四元,他仍持續買進,成本二十三元。到九八年,就發生有人要搶董事長事件,股價無量飆漲到四十五元。
他分批獲利出場,後來中鋼構雖然持續飆漲到八十七元,但卻因經營權之爭愈演愈烈,證管會介入調查,股價無量下跌十七根停板回到起漲原點。還好他已經提早獲利出場,這次投資為他賺進人生的第一桶金。
其後,他陸續運用同樣方法,掌握董監改選行情,投資東元、中橡、台泥等公司,至少都獲利一倍才出場。
郭際勝是純粹的散戶,他認為,散戶除了基本面勉強可以不吃虧,但是技術分析或消息面,都處於弱勢,「只有董監改選行情,才是散戶惟一的靠山。」由於董監改選前,大股東為掌握經營權,不會賣股票,加上若發生股權爭奪戰,就更有獲利空間。
但是布局董監改選行情不能太晚,通常三年改選一次,在二、三月間進行;因此,他通常會在前一年的六、七月或更早就開始布局。
價值選股、長期投資
除了董監改選行情,郭際勝認為,放長線是散戶勝出的第二個法門。研究公司的基本面,選擇價值股買進,長期投資。
二、三年前他注意到大洋塑膠這檔股票;研究它的基本面發現,這家公司有十萬坪土地,資產非常有價值,且股本又小,當時股價才二十幾塊,他陸續買進,最低曾跌到五塊錢,但他的平均成本是十元,後來再漲回二十幾元,他把手上幾千張分批賣出,獲利一倍。
大洋塑膠讓他賺了兩個波段,第一次賣出後剩下一百多張;後來跌回十元,他再次買進,二十元賣出,光是這二波就賺進千萬元的財富。
持有時間至少有三年左右,賺進一倍。他近幾年的投資都以這個方法為主,找到好公司長期投資,待獲利一倍時出場,或是長期投資享受股利。
目前他手上持有的聯華食,就是長期投資。他研究後發現,聯華食本業非常穩定,每年EPS(每股稅後純益)○.五元到○.八元之間,配發股利約六%到七%,股價在十到十二元間來回。他在十元的時候買進,每年光是股利就相當於一份薪水收入,這還不算中間賺的價差。
郭際勝的選股邏輯是只選上市公司、不碰未上市,只選擇明年有董監改選行情的股票,不易有董監改選行情的公司淘汰;如此,要研究的股票就只剩二十支,再從這當中選擇最優的五支。萬一沒有上漲一倍的機會,至少有比定存好的現金股利。
集中火力研究並選股,近十年來,郭際勝投資過的股票只有十七支;透過這套方法,讓他立於不敗之地。他最近出版了︽散戶勝經》新書,分享這套投資方法。
四十歲之前努力工作賺錢存錢,並學會投資,郭際勝已經學會釣魚的方法;四十歲之後,開始用錢賺錢,財富自由就這麼水到渠成。
致富的途徑很多,就像郭際勝靠自己建立的一套投資方法達到財富自由一樣,每個人也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達成財富自由的夢想。
意外接下的親人公司
四十八歲就達到財富自由的賴淑惠,則是靠投資房地產;她的投資方法與致富後的人生觀,值得學習。
場景轉到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豪宅,穿著一身輕鬆的賴淑惠,在滿室漂亮的花草中流連,喜愛拈花惹草的她,有一畦獨立的小花園,裡面種滿各式各樣植物,錯落有致,儘管冬日細雨,仍可感受花園的生機盎然。
今年六十歲的賴淑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原本只是一位家庭主婦,一九七八年前後,賴淑惠幫忙姪子經營貿易公司,進口醫療器材;但是這家公司經營不善,最後由她接手,沒想到憑著超強的業務能力,不但讓公司起死回生,還經營得有聲有色。
有賺就賣、絕不貪心
賴淑惠在生意上賺了錢,是邁向財富自由的第一步;但後來把賺來的錢投入房地產,才是真正賺到大錢,讓她提早在四十八歲享有財富自由的重要關鍵。
說起投資房市的過程,其實有點誤打誤撞。一九八○年以後,台灣房地產起飛,賴淑惠第一次從房市賺到錢,是因為有朋友欠她錢,無力還債,就把台北市松山路附近的一間新房子給她作為抵債之用。
這間房子一年後賣出,足足賺了一百多萬元,這才讓她發現原來房地產投資獲利不錯。此後,她陸續以預售的方式購屋投資;使用的手法很簡單,就是只買北市大安、信義等精華區的房子;坪數不要太大,大多在十幾坪到二十幾坪之間,或是適合小家庭住的三、四十坪房子。
買進後,只要有人出價,有得賺她就會賣出,她說:「不要太貪」,是她投資一路順暢的原因。
她還自創了一個「波浪理論」。意思是房地產有漲有跌,就像海上美麗的波浪;在高峰時,可以享受高額獲利,當它下來時,你也要能欣賞波浪之美。
由於不貪,她在高點逐一出清手上存貨;當景氣向下時,也不用害怕,只要選對地點,景氣不好依然可以出租,享受波浪的美感,如此就不會因房市不好得憂鬱症。
用這套理論,在一九九○年之後,房地產為期十年以上的不景氣,她得以全身而退;沒有賣掉的幾間房子,都順利出租。長期投資下來,其中有一間安和路的店面,放了十年左右後,買進時一千二百萬元,賣出五千萬元,獲利三千八百萬元,這還不含租金收入。
法門 浪起隨漲、浪碎無妨
這段不景氣期間,她暫時退離台灣市場,赴新加坡住了一段時間,也投資新加坡和香港的房地產,有些斬獲。四年前到上海旅遊,看到這座城市蓬勃發展,她也投資了二間辦公樓以及一間小豪宅,其中二間辦公樓,每間用台幣七、八百萬元買進,目前每間每月租金十萬元,租金報酬率非常高。
三、四年前,正好SARS剛過去,她憑著敏銳嗅覺,感受到台灣房市的另一個波浪又要起來了,當場寫下「買進台灣房子的十個理由」。她自己也不假思索陸續買進一、二十間小豪宅,並以同樣不貪的方法賣出獲利。目前,她與郭台銘比鄰而居,這間豪宅買進時一坪才四十萬元,現在已經漲了一倍,財富也在這波房市榮景中再度翻倍。
賺到錢之後,她發現,惟有心靈自由,才是真正的財富自由;十二年前,她開始追求心靈層次的靈修,探索生命、赴美修習心理課程、赴印度奧修中心靈修、接近宗教,這些年逐漸走出自己的路,出了近十本與身心靈、人脈學相關的書。
現在她四處演講、幫企業員工上課、分享她的幽默人生哲學、為人做心理諮商,並將所得全部捐獻出來。她說,這麼做,帶給自己莫大的快樂。
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 獲得財富自由
郭際勝和賴淑惠,一位是靠投資股票、一位是靠房地產達到財富自由。他們擁有人生的選擇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再為錢而工作,甚至可以回饋社會,追求心靈富足。
但這樣的境界,卻還是多數人心中的夢想境界。根據︽今周刊》與一○四人力民調中心,對國人進行「財富自由」調查發現,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擁有財富自由,有高達四分之三的人表示自己並沒有財富自由;而高達九二.四%的上班族,把追求財富自由視為未來十年職涯的重要目標。
這麼多人渴望追求財富自由,到底要如何達到這個境界呢?以下五個具體方法,可以幫助你早日邁向財富自由的目標。
為自己設一個財富自由帳戶 從今天開始累積
中國信託商銀副總隋榮欣指出,人生有許多理財目標要去達成,包括購屋、子女教育基金等,每個目標所需的金額不同,投資的年限也不同。有心想要擁有財富自由的人,建議為自己設一個「財富自由帳戶」,從今天就開始定期投入一定金額,慢慢累積,並在每年檢視自己是否按照計畫達到一定金額。
隋榮欣說,當你投入的錢愈多,投資的方法對,就會愈快達到財富自由。他分享個人經驗指出,他從十八年前就開始為財富自由做準備,十二年前更加積極執行,每個月提撥一定金額投入這個帳戶,並挑選優質基金進行投資,這期間若有獎金收入,就再整筆投入。
他認為只要有紀律、機械式長期投入,這個財富自由帳戶就會愈變愈大,隋榮欣的財富自由目標是二千萬元,今年四十六歲的他相信,再過十年就應可擁有財富自由了。
培養致富習慣 掌握資產負債
設定財富自由帳戶之後,再來是培養致富習慣。在︽讓財富自動流進你的口袋》書中,白手起家的美國億萬富翁麥可.馬斯特強調培養致富習慣,是達到財務獨立自由的關鍵因素。
致富習慣就是學習富翁的習慣,包括節制生活開銷、特別喜愛儲蓄、有多管道的收入來源、常常計算金錢,以及知道金錢的重要性等。
匯豐銀行私人銀行處總經理陳秀玲呼應這個想法。她認為致富的第一堂課就是,「你是否有辦法從日常生活中省下一個銅板?」變成有錢人不是一天就能達到,要懂得聚沙成塔,培養致富習慣。
陳秀玲從控制自己的現金流量與資產負債著手。她從進入社會工作之後,就每天記帳,掌握錢的流向;同時每月更新自己的資產負債表,透過這個方法,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資產是否逐步增加之中。
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業務副總吳耀邦認為,財富自由的定義是在有計畫的「每月盈餘」之下,仍有自由消費——也就是確定自己每月有多少開銷?可以存下多少錢?有清楚的財務目標,「不會因為追求財富自由,而失去生活的自由。」
許多理財書籍,都強調賺進第一桶金的重要性;但是在追求財富自由的過程中,幾乎所有專家都強調,專注本業把工作做好是重要基石。
提高賺錢能力 才能累積財富
花旗銀行台灣區總經理管國霖以自身的經驗強調,上班族把工作做好,在職場上就能不斷提升進階,薪水增加會超乎你的想像,但是一般人都忽略了這點。以前他剛進金融圈,每月不過領三、四萬塊錢,但是十幾年來,他只是好好努力負責任的工作,薪水就跟著節節高升。他認為,穩定的薪水,再配合適當的投資理財,上班族也有機會達到財富自由。
《巴比倫富翁的致富祕密》書中提及「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忘記了,因為工作也能變得非常富有;不要認為變得富有是非常困難的事,只要努力地工作,你也可以獲得應該有的回報。」
不到四十歲就達到財富自由的先鋒投顧董事長林寶珠建議,想達到財富自由的人,一定要先投資自己,因為如果沒有工作能力,一直夢想財富自由,是不可能的事。
不放過任何賺錢機會 用錢賺錢
努力提升自己之外,林寶珠建議一定要學習投資;她的方法是廣泛閱讀各種書籍、財經訊息與研究報告,從中學會抓住趨勢。她每天閱讀大量的資訊,床邊經常丟滿閱讀過的書籍雜誌。
身為投顧董事長,不僅引進國外基金,私下還是房地產投資高手。她說,抓住趨勢很重要,趨勢對了就對。她投資房地產,只抓大趨勢,細節反而不重視,例如殺價之類的事,她反而不在乎。
即將出版新書《聰明女人學投資》的林寶珠認為,會不會變成有錢人最重要的是執行力。她以個人經驗指出,○六年到上海進修,碰到一位房地產高手,房市高手當時告訴她要投資杭州房市,漲幅會比上海還高。
她因人在上海,而沒有到杭州投資。但積極的她,仍看準了時點,於○七年六月在上海置產投資,半年就賺進台幣三千萬元。
而杭州房市果然暴漲,後來碰到那位高手,她興奮地問對方賺了多少,對方竟然回答她:「一間也沒買。」林寶珠結論說,明知道會賺錢的事,有沒有執行力就差之千里。她也強調,在累積一定資產後,要懂得用錢賺錢,才能加速致富腳步。
林寶珠靠投資房地產,用錢賺錢。出版︽富總裁教你買基金》的前匯豐銀行副總裁楊偉凱則建議,想要擁有財富自由的人,要訂定財務目標去完成它。
賺到錢 三分之一投入房市 守住資產
至於財務來源,其中三分之一可以來自於投資房地產、三分之一股票與基金,另外三分之一則是來自工作所得。
楊偉凱非常強調三分之一投資房地產的重要性;他認為,金融資產是浮動的,股票或基金價格每天都在變動,一個決策錯誤就不得了;但房地產具實用性價值,且風險較低,因此若能將金融市場賺到的錢,挪三分之一到房地產,可以幫助你守住財富。
賺到錢並守住,避免財富像過眼雲煙,適當投資房地產是必要的,楊偉凱本身這麼做,他周遭的金融圈友人也都這麼操作。
這次國人財富自由大調查也發現,二○%的人認為要有一億元才算擁有財富自由。管國霖強調,對於財富的想像應該務實一點,像他個人生活簡單,自己覺得大約二千萬元就稱得上財富自由了。「想要愈多就會愈不自由」,他認為,財富自由不該只是一個數字,因為最終心靈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看清這一點,即使有再多的錢,也不會有自由的!
努力提升自己之外,林寶珠建議一定要學習投資;她的方法是廣泛閱讀各種書籍、財經訊息與研究報告,從中學會抓住趨勢。她每天閱讀大量的資訊,床邊經常丟滿閱讀過的書籍雜誌。
身為投顧董事長,不僅引進國外基金,私下還是房地產投資高手。她說,抓住趨勢很重要,趨勢對了就對。她投資房地產,只抓大趨勢,細節反而不重視,例如殺價之類的事,她反而不在乎。
即將出版新書《聰明女人學投資》的林寶珠認為,會不會變成有錢人最重要的是執行力。她以個人經驗指出,○六年到上海進修,碰到一位房地產高手,房市高手當時告訴她要投資杭州房市,漲幅會比上海還高。
她因人在上海,而沒有到杭州投資。但積極的她,仍看準了時點,於○七年六月在上海置產投資,半年就賺進台幣三千萬元。
而杭州房市果然暴漲,後來碰到那位高手,她興奮地問對方賺了多少,對方竟然回答她:「一間也沒買。」林寶珠結論說,明知道會賺錢的事,有沒有執行力就差之千里。她也強調,在累積一定資產後,要懂得用錢賺錢,才能加速致富腳步。
林寶珠靠投資房地產,用錢賺錢。出版︽富總裁教你買基金》的前匯豐銀行副總裁楊偉凱則建議,想要擁有財富自由的人,要訂定財務目標去完成它。
賺到錢 三分之一投入房市 守住資產
至於財務來源,其中三分之一可以來自於投資房地產、三分之一股票與基金,另外三分之一則是來自工作所得。
楊偉凱非常強調三分之一投資房地產的重要性;他認為,金融資產是浮動的,股票或基金價格每天都在變動,一個決策錯誤就不得了;但房地產具實用性價值,且風險較低,因此若能將金融市場賺到的錢,挪三分之一到房地產,可以幫助你守住財富。
賺到錢並守住,避免財富像過眼雲煙,適當投資房地產是必要的,楊偉凱本身這麼做,他周遭的金融圈友人也都這麼操作。
這次國人財富自由大調查也發現,二○%的人認為要有一億元才算擁有財富自由。管國霖強調,對於財富的想像應該務實一點,像他個人生活簡單,自己覺得大約二千萬元就稱得上財富自由了。「想要愈多就會愈不自由」,他認為,財富自由不該只是一個數字,因為最終心靈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看清這一點,即使有再多的錢,也不會有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