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募爆是不是離場指標?專家認為此波行情強勁,基本面無虞,沒有必要提前下車。不過,受到歐洲及紐西蘭央行升息,美國長債殖利率攀升,投資人有必要重新調整資產組合,並可留意七月回檔時機進場,以參與更具上漲潛力的下半年行情。
「請幫我贖回所有基金!」王先生已不太記得正確時間,只知道當報紙不斷報導基金募爆的新聞時,就有一股衝動,跑到銀行將基金全部贖回。他細數包括香港、印度、韓國、亞洲及能源基金,報酬率從二%到二○%不等,全被他一口氣砍光。只是,這波行情遠比想像中強勁,王先生空手看著日後全球股市持續上漲,感覺超悶。
原來,王先生當時的贖回,並非一時的衝動。早在十年前,他就曾被當時募爆的歐洲基金,狠狠修理過。「那時,歐股如日中天,歐洲基金成了熱門搶手貨,大家瘋狂追逐,創下最高募集紀錄。」王先生回憶,沒想到資金投入三個月,不但沒賺錢,還倒賠超過一成。
第二次不愉快的經驗,發生在二○○六年初,當時,市場一致看好日股,投信公司也卯足全力發行相關基金。眼見日本行情高漲,王先生禁不住誘惑,決定跟進,不料,這一次災情更慘,虧損近二成,到現在還翻不了身。他內心聲音浮現,「基金募爆是市場行情的反指標」,一旦類似情況發生,得提高警覺,免得再犯同樣錯誤。
王先生「翻舊帳」,記取過去教訓,以為在「舉世皆醉我獨醒」下,贖回基金是正確決定。想不到,國際股市這一波還有一波高,才開始後悔,嚷嚷著基金賣太早該怎麼辦?摩根富林明投資研究部經理洪胤傑指出,不少投資人將過去不愉快的經驗,當成避免下次犯錯的樣本,並不客觀,特別是金融市場瞬息萬變,絕非參考單一指標,就可高枕無憂,還須搭配其他不同面向,才能做出適當判斷。
同樣在五月先做調節,後來少賺了幾個百分點的國際全球基金經理人施伯昌坦言,原本預估這波行情,應在五月回檔,不料市場購併活動積極,上漲動能支撐盤勢,使修正時機,硬是遲了一個月才發生。現在,他的策略是等大幅回檔時再進場。其中,至少有三個好時機,值得密切把握。
時機 回檔盤整逄低進場
第一,市場利空不斷,交投清淡時,逢低進場。特別是七月上旬,半年報效應,將使投資人卻步。一旦買氣猶疑,後續就會持續殺出,可乘機撿便宜。
第二,中國祭出更嚴厲的宏觀調控策略,加速市場降溫。以過去印度經驗,跌幅最深達三成左右,中國股市只要回檔一五%,都是好買點。
第三,美國聯準會於六月底召開會議,將對利率政策發表談話。只要市場嗅出升息味道,都會對全球股市造成劇烈影響。屆時,將是進場的絕佳時機。施伯昌表示,現階段市場沒有作頭疑慮,「殺得愈低、下手愈狠」是未來布局策略。
升息 未來配置策略關鍵
事實上,聯準會六月底的利率宣示雖然動向未明,但升息議題顯然已經提前襲擊歐美股市。日前,歐洲及紐西蘭央行相繼升息,美國長債殖利率也大幅攀升至五%以上,衝擊對利率敏感度高的類股,造成歐股連四日收黑,美國道瓊指數也應聲下挫,一場小型股災,儼然成形。
新加坡大華銀投顧副理黃崇恩表示,由於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對通膨態度仍相當謹慎,導致市場對降息的預期,已大幅轉變,華爾街券商甚至改口宣稱,年底前不會降息。特別是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五%心理關卡,讓市場信心備感威脅,加上歐洲央行的實質升息動作,更加深投資人的負面預期心理,造成股市走弱。
但這樣的修正不會維持太久。黃崇恩認為,穩定的基本面數據終究能夠消弭心理層面的悲觀反應,隨著美國景氣衰退的可能性降低,預料年底前,股市多頭格局不變。
在多頭格局不變的前提下,黃崇恩建議投資人操作時有三項策略可特別留意。首先,觀察各國升息狀態及利率變化。他強調,除非看到一次升息兩碼以上,或連續幾個月升息,代表股市上漲動能將有極大考驗,此時才應該以相對保守的態度因應。
其次,注意機會成本問題。當投資人以為市場已達高峰,實際卻還在半山腰時,往往會以更高的成本,追回已出清的標的,付出更大的代價。因此,當機立斷,逢修正時承接,可避免愈追愈高的問題發生。
第三,掌握多頭市場「緩漲急跌」特性。空手者應從基本面看布局方向,在緩漲之際,以定時定額建立基本部位;當市場急跌時,則以單筆敲進方式,攤平交易成本。
整體來說,如果上半年提早出場,下半年的基本操作策略就是:等到重挫時機,就集中重壓持股;等不到,就以霰彈打鳥方式,均衡布局。施伯昌強調,目前全球景氣溫和向上,下半年投資戰果,肯定比上半年豐碩許多。積極型投資人可把握六、七月,市場大幅修正時進場;穩健保守型投資人,則可打安全牌,等到八月底、九月初,市場確定反彈時,再進行布局。
標的 觀察全球主題式基金
至於標的,復華投信投資研究處楊惠元建議,單一市場以台灣、韓國為首選,區域型則以拉丁美洲後市最看好。穩健保守型投資人,則可持續留意泛歐及美國大型成長股基金,特別是海外營收比重較高的企業,在市場震盪之際,相對抗跌。想參與市場,又怕拉回壓力大的人,可考慮布局。
此外,近期不少主題式基金登場。楊惠元認為,其中以全球基礎建設基金,最值得注意。因為該投資標的涵蓋範圍廣,包括礦物開採、機械設備、造船運輸等,不會流於概念空想,而是實際發生的需求,是新興市場發展題材中,不可忽視的配置,頗值得投資人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