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股災一發生,就顯示台灣人的理財觀念還不成熟。」中國信託財富管理處協理黃培直,沉浸理財規畫工作多年,觀察過許多形形色色的客戶,有感而發地表示。
黃培直說,很多人都知道單靠微薄的薪水,要維持好的生活水準很難,因此需要投資,但常常因為理財觀念不清楚或不正確,摸不清自己的理財目標為何,反而淪為投機或賭博。
像這次二月底由中國股市帶頭點燃的股災,投資人因恐慌要求贖回基金的金額比往常增加了五成以上,至於當初為何買基金、資產配置該如何調整,一下子都拋在腦後。
風險升高 固定收益宜加碼
經歷過多次股災,黃培直早已有一套教戰守則。首先,投資人應先判斷原因,如果事件的衝擊會影響投資市場的經濟,則減碼退出觀望,例如,中國實施宏觀調控;如果是系統性風險,像九一一事件等政治性利空,則不必減碼。
其次,回頭檢視自己的資產配置,如果金融市場風險升高,則增加固定收益商品比重,同時減少重壓單一國家。再者,聆聽市場專業的聲音,尤其是「少數關鍵」的指標性投資機構,讓自己能對未來可能的金融局勢了然於胸。最後,觀察周遭朋友的投資心態,如果股災後大部分人仍看多,應戒慎小心。
這次全球股市漲多回檔,對黃培直來說,早已經是預料中的事。去年底,黃培直即建議客戶將二○○七年的基金投資組合,調整為股債各半的「黃金比重」,並轉為防禦性強的標的。由於因應得早,即使股災讓人措手不及,遵守「五五比」客戶的報酬率卻只有微幅下挫,相對於滿手股票型基金的人在停不停損間徘徊不定,妥當的資產配置確實發揮了最大效用。
不過黃培直坦言,由於今年初全球股市熱絡,大部分人因過於樂觀,投資組合都沒有「五五比」,股票部位往往在六、七成以上或者更高。所以他建議,趁著現在全球股市反彈之際,將資產配置適時調整,可避免在錯誤時間非理性殺低,或轉換到價格相對高檔的債券。
簡單來說,「汰弱留強」是最高指導準則。以股災後主要國家股市走勢來看,跌破季線卻守住半年線的市場,如日本小型股、黃金、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由於技術面相對強勢,因此未來仍然看好。至於跌破半年線,則有香港恆生、道瓊、S&P500、道瓊歐洲五十、東歐、拉丁美洲等,投資人宜利用反彈接近半年線或季線之際出脫,將資金移往固定收益商品,讓股債維持在五五比例。
預期降息 美債、歐債看多
全球股市波動加劇,投資人提高風險意識,增加債券比重固然是理所當然,不過黃培直提醒,高收益債券因和景氣關聯性高,並不適合,轉換標的應以高評等公債、公司債為主,其中美債和歐債是首選,這些地區因利率已升至高檔,未來降息的想像空間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股災效應,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應聲下跌到最低四.四%,除非聯準會立即降息,有更大的利多刺激利率下跌,否則第一時間調整資金到債券資產並不利,投資人最好等上漲到四.六%或四. 七%再行介入。
除了五成的固定收益投資比重,股票布局方面,黃培直認為,「防禦」是今年基金操作必備的動作,同時需秉持三大原則:先進國家(如歐洲、美國和日本)優於新興市場;價值型大型股優於成長小型股;全球資產配置或平衡型優於單一國家。
至於基金類型,高配息基金、房地產相關基金、公共事業基金、高評等公債或公司債基金,都是首選標的。
黃培直表示,目前市場閒置資金仍然到處流竄,加上日圓套利交易(carry trade)陰影存在,程式交易盛行,像避險基金等快速移動的資金造成外匯和股市暴漲暴跌的情況會愈加明顯,第二季以後甚至會變成常態,而也是景氣從高峰趨緩必然的現象,因此提高防禦型投資部位有其必要。
日小、黃金 短線有得瞧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善於快速操作的基金老手,或者有閒錢可以承受虧損風險的投資人,可以利用大波動的機會賺取短線,其中,日本小型股和黃金等原物料股不論從技術面或基本面觀察,都是最佳標的。
黃培直說,去年初活力門(Livedoor)事件讓日本小型股變成過街老鼠,整理至今已超過十三個月,但過去一、二個月不少專業機構發現,日本內需並沒有想像中惡化,不僅失業率持續改善,籌碼也有效沉澱,最重要的是,年底的作帳行情即將展開(日本企業的會計年度從四月開始),因此短期後勢並不悲觀。
至於黃金,受惠金融市場不穩定,美國與伊朗關係緊張,而美國利率又到頂,美元有走弱之虞,依照過去經驗,黃金一向是資金的避風港,也是第二季值得考慮的標的。